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时代先锋]“村官”畦正春
作者:张永松 吕 红

《含笑花》 2006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有一个村干部,在平凡的岗位上无私奉献,心系群众,时刻把群众的冷暖系在心头。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恪守着一个共产党员的誓言,诠释着一个“村官”应有的人生价值。他就是文山县古木镇洗古塘村党总支书记畦正春。
       1998年,在古木镇扎门自然村担任村民小组长20年的畦正春被组织任命为洗古塘村村长,在2000年、2004年的村级换届选举中,他先后当选为洗古塘村委会主任、洗古塘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几年来,在他和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洗古塘村通过抓好组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兴产业建设,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昔日落后的面貌已是旧貌换新颜,一年一个样,年年有变化。2004年全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78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63元,比上年增长了14.5%。畦正春也在洗古塘村的发展中谱写了一曲“村官”为民谋利的新篇章。
       抓基础建设,突破制约经济发展“瓶颈”
       基础设施的滞后,曾制约了洗古塘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洗古塘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在畦正春担任村干部之初,洗古塘村所辖的9个自然村中,有5个自然村未通公路;8个自然村人畜饮水问题未得到解决;尚有一个自然村未通电;全村人均耕地仅1.1亩。面对洗古塘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实际,上任后的畦正春和村两委班子审时度势,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动洗古塘村社会经济发展和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突破口。几年来,在他的带领下,村两委班子在积极争取上级部门补助的基础上,带领全村群众积极投入到全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中,使洗古塘村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突破了制约全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改善了洗古塘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1998年至今,村两委班子先后争取投入资金66万元,接通了扎门、硝厂、草果地、洗古塘4个自然村的自来水工程。同时,以扶贫三项工程大会战为契机,多方筹集资金60余万元,在大石坎、长石盆、车基塘、瑶塘、岩羊洞5个自然村新建小水窖242口。与此同时,修建了大石坎、长石盆、车基塘、瑶塘、岩羊洞5个自然村全长20公里的砂石路面和古木至扎门1.5公里的水泥道路,有效地改善了群众的道路通行条件,为群众铺就了致富路。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在基础设施建设中,为切实起好带头作用,畦正春带领村两委班子冲在建设第一线,发挥了一个村干部应有的作用。2001年,在为洗古塘村解决自来水问题时,少数村民意见较大,有一定情绪,不愿交纳集资费用,部分群众甚至说:“接什么自来水,这些年来我们靠老天吃水还不是一样过了下来”,村民小组工作的开展一时陷入了僵局。由于工作阻力大,村小组干部在收取部分集资费用之后,又将收取的费用退还了村民。这是一次解决洗古塘村人畜饮水的绝好机会,如果错过此次机会,洗古塘村人将继续延续靠天吃水的境况。畦正春在得知此事后,及时与几个村干部进行商量,对有意见的群众的基本情况作了分析,决定对家庭困难的农户采取动员他们的亲朋好友贷款的方式帮助解决,对于家庭条件好,但思想上有顾虑的农户,想尽办法做通思想工作,绝不能因为有阻力、有困难而放弃接通洗古塘村自来水的机会。最后,经过他和几位村干部三个星期的早出晚归和多次苦口婆心的登门说服动员,原来已交了集资费用的农户重新交了集资费用,家庭困难的农户也积极想办法交了集资款,有意见的农户心里的结解开了,主动交纳了集资款,确保了工程的按时开工。2002年,在改造古木至扎门的进村道路中,由于路基需要加宽,涉及到古木、扎门两村58户近3亩土地需要占用,21个小水窖被填没,涉及到的农户意见很大。古木村的部分群众说,你们扎门开什么工厂,有什么大矿产,换一个官修一条路,要占我们的地,我们不让。扎门村的部分群众甚至还说,几代人都过来了,现在就你们不能过。在修路中,有的群众把手指到了他的头上,口水喷到了他的脸上,说了一大堆难听的话。当时,为了解决扎门村群众多年来行路难的状况,完成前几届村干部未完成的心愿,畦正春顶住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协调支持下,义无返顾,全身心投入到道路的建设上,45岁的他带头挖路扛石头,和年轻人一道战斗在施工第一线;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他自己一人带头捐资1600元用于修路,并三番五次跑到红河州的开远市找熟人帮助协调资金。春节期间放弃与家人的团圆,到扎门村发动回家过节在外工作的人员捐款,坚持到工地上照看物资,督促施工。一分辛劳一分回报,在畦正春的带领下,经过扎门村群众数月的努力,古木至扎门的进村道路改造完成,了却了扎门村群众多年来的夙愿,也了结了畦正春多年来心中的一个结。
       在抓好水、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畦正春还带领村两委班子积极组织抓好其它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1999年10月,动员群众自筹资金5万元,接通了扎门、洗古塘两地的有线电视;2002年,扎门村被列为温饱试点村的7+8项目工程,建起沼气池41口,安装闭路电视网站一个,安装程控电话凹部。2004q~7月,争取到上海援建扎门小康示范村建设的资金,投资修通了一条宽4.5米,长1300米的街心水泥路,新建了一间180方米的科技活动室,建起沼气池132口。在扶贫三项工程大会战中,在洗古塘村新建沼汽池274口。通过一系列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洗古塘村人畜饮水问题基本得到解决,道路通行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全村的基础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兴产业建设,促进农民增收
       畦正春在带领村两委班子在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瓶颈”的过程中,紧紧抓住经济建设不放松,结合本村的资源优势,确定了以种植三七、佛手瓜、烤烟、甘蔗为发展的重点,同时,积极扶持生猪养殂、石料开采、运输业。近年来,经过精心培育,积极引导,三七、佛手瓜、烤烟、甘蔗种植已初具规模,并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主要经济来源。2004年,全村种植三七、烤烟、佛手瓜近1000亩,实现产值近600万元。洗古塘村的贺国红、贺国华经过积极引导,依靠种植烤烟脱了贫、致了富。在扎门村,佛手瓜已成为当地农户增收的一项支柱产业,形成了家家户户种植佛手瓜的良好局面。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畦正春还带领村两委班子把目光放到了外界,在发展经济上做到内引外联,经多方协调联系,扎门自然村与州种子公司联合搞起了230亩的杂交包谷制种基地,此项目的实施,为扎门村群众每年增收25万元以上。此外,在引导农户念好特色农业种植经的同时,积极引导农户通过拓展副业增加收入。针对扎门、草果地、硝厂,具有一定的生猪养殖基础,而且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但规模不大,难以起到规模示范带动效应的实际。畦正春和村两委班子从引导规模养殖上下手,积极引导并扶持任正伟、王朝正发展生猪规模养殖,有效地带动了周边群众的积极性,使生猪养殖逐渐成为群众增收的主渠道之—。
       致富路上不忘乡亲
       近年来,畦正春通过大力发展三七种植业和生猪养殖业,走上了勤劳致富的道路,已成为当地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农村致富能手。然而,致富之后的他始终没有忘记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2002年,在修建古木至扎门的公路时,畦正春一人带头捐资1600元用于修建公路。扎门村的唐文跃、任正亮两户农户,一直以来都有发展三七种植的愿望,但苦于手中没有资金,发展种植三七的愿望一直难以实现。后来,畦正春采取以赊销红籽给他们栽种,不计利息,并提供技术指导的办法帮助他们发展三七种植,使他们走上了致富之路,现在俩人都已成为了当地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另外,他还对在发展种植业、运输业中资金不足的个人,到信用社为他们担保贷款,帮助他们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畦正春,一个朴实的农家汉子,在平凡的岗位上履行着一个村干部应尽的职责,体现着一个“村官”应有的人生价值。
       本栏责编 王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