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民族花篮]书“话”
作者:龙 符(壮族)

《含笑花》 2005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纷纭万物中,读书人只需要一张书桌相随。
       漫长人生路,爱书者仅渴求一本好书陪伴。
       ——题记
       我爱书。
       因为书具有诱人的魅力,仿佛是一个令人不解的人生“斯芬克斯之谜”。
       书犹如招引人走进变幻莫测的“智慧迷宫”的神奇“魔杖”;书宛如指挥人生走进千奇百怪的“思辨花园”的“阿拉伯神灯”;小小的书,好像就是天帝用于治理洪水,“可大可小”的“息囊”,大至经国之伟业,不朽之盛事,微至雕虫小技,你都可以从中寻找到成功的秘籍和奥妙。
       被书迷住的人,一辈子也很难回头。书在我的面前,洞开一扇扇观察与理解世界的窗口;招我投入那一座座气象万千的精神之海畅游;书让我每天每夜都在与人类智者的灵魂交谈,与世间圣人的理性对话。历史与现实,古代与当代,时间与空间,在书的沟通与桥梁作用下,全变得模糊。
       书是一道七彩光环,一个精神万花筒;书既是一道五彩缤纷的屏幕,又是一道杂色的人生风景线;因此,每一次接触,都有馥郁醉人的馨香;每一次阅读,都会产生独特新鲜的思想;每一次开启,都在打开一座金碧辉煌的宝库,里边尽是无价的宝藏。
       我可以读到古罗马沉重斑驳的羊皮书,读到古老得让青铜生锈的甲骨文,读到古埃及太阳神神庙上依稀的祭祀咒语笔迹。
       我可以见到留着一大把络腮胡子的马克思额头的灵光;见到穿布鞋爱吃辣子的教书先生“东方巨人”毛泽东;见到一身戎装但常常衔烟斗的斯大林同志。
       我可以想到使用刀叉嚼面包的高尔基;想到“双目失眠”,但“歌吟不止”的欧洲文学先祖的“行吟诗人”——盲荷马;想到“周游列国”,遭受白眼、冷遇、饥饿和围堵的平民出身的文化圣人“布衣孔子”。
       我能够领略地中海带腥味咸丝丝的海风;品尝到法兰西葡萄园下地窖中的美酒。触摸到中国古代被风化侵蚀的残缺烽火台,冰冷的秦砖汉瓦,以及几千年来华夏民族崛起 的不屈的脊梁——长城。
       我能够体验到罗马角斗场身穿红色斗篷的斗牛士生与死的搏杀,美利坚黑得发亮又力大无比的“世界拳王”在拳击场上激动人心的较量;还有奔流不息的“母亲河”长江翻卷起的美丽波浪,泥沙俱下的黄河挽起群山钢铁般的臂膀,以及亘古屹立的喜玛拉雅山脉托起的亚细亚辉煌的太阳……
       书有书的哲理,书有书的辨证法。“不读书,无以言”,强调书的礼仪教化作用。“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告诫人们要站在用知识和智慧构筑的方砖上,营造新世纪巍峨的经济殿堂;“书有如面包,是人们的精神食粮。”此话一点不假。人们的需要有两种,一为物质需求,二为精神满足。食,不仅要果腹,而且要愉悦脑子,此所谓“赏心悦目”。书,犹如人类生存所必具条件之一,就像阳光、空气和水;仿佛生命,骨骼和血肉。
       人不能没有书读,书也不能没有人看。人只有在物质要求和精神享受双重满足之后,才是真正幸福的人,缺少其中一环,都是残缺的幸福,不完善的人生。“嗜书如命”者,乃将书与生命同等对待之谓也。在人生之旅的天平上,书与生命—样厚重,达到一种平衡与极致。生命不能承受其轻,乃需要书作为另一头的砝码。
       “焚书坑儒”,实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场悲剧和浩劫。无书无儒,不识草木之名,不懂礼俗章法,莫不近乎禽兽?“文字狱”又是一次人为的破坏与毁灭。捕风捉影,牵强附会,得以横行一世的原因,就是无知与愚昧。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恐怕仅仅是儒家天真烂漫的梦想与憧憬。“读书无用论”,则是对人类文化的莫大嘲弄和讽刺。“尽信书,不如无书”,实际上是对“两脚书厨”的规劝。“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有道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也。
       书,仅仅是知识的载体。占有书,其实未必买到知识,并不等于拥有智慧、诗情、画意与灵感。故好书要快读,须读出汗、读出泪、读出血。陆游的名言“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一语道破天机。
       古人说:“书中自有千种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道出个中滋味。“千种粟”之说,言书内容丰富,浩如烟海,像粮食一样,美味可口:“颜如玉”之说,言书若杏花春雨,曲桥流水,像美女一样,国色天香:“黄金屋”之说,言书字字千金,价值连城,像黄金一样,乃无价之宝。
       三个比喻,形象生动,通俗易懂。一言其多,二言其美,三言其佳。从味觉讲,如粟,可充饥;从视觉讲,如女,可美目;从触觉讲,如金,可悦心;粟,喻求味;玉,喻求美;金,喻求智。此乃读书之乐,乐在其中之境界也。
       清代学人王国维用唐诗宋词中的名句,概括出读书治学的三种境界,精辟绝妙。一曰“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天涯路”者,读书求学第一境界之谓也,意为学无止境,书海无涯。二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人憔悴”者,潜心研习,第二境界之谓也。意为志在凌云,九死未悔。三日“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阑珊处”者,天道酬勤,第三境界也。意为峰回路转,豁然开朗。即“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会有所获。用王国维自己的话说就是“人乎其内,出乎其外”。一言以蔽之,还是美学大师朱光潜说得好:读书要“以出世的精神,做人世的学问”。
       坐拥书城,四壁以书为墙,就是我的梦想。
       高尚的书培养高尚的读者,塑造丰富的心灵和培养健全的人格。只有高尚的人,才能写出高尚的书。让我们一起读高尚的书,做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