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纪念邓小平诞辰百年征文]生命的光芒(外二首)
作者:周家鸿

《含笑花》 2004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1904年8月22日,四川广安,
       牌坊村简陋的房屋里,
       一个农民的孩子,睁开黑亮双目
       打量印满伤痕的华夏大地。
       从此,他九十多年的生命历程,
       跳跃着长江黄河真挚的律动。
       足迹向最陡最高的山脉,
       书写属于中国人的灿烂诗篇!
       这不是简单行程。复杂歧路
       不是一道易解的数学方程式。
       治愈藏于心灵的忧伤,
       与医治流血相比:艰难!
       困苦和折磨,注定陪伴他
       三起三落却依旧慈祥的面容。
       每个人都愿意被温暖阳光照耀。
       可是又有几人愿意发射光芒,
       照耀别人?照耀渴望光明的土地?
       “邓小平”——充满生命光芒的名字,
       在渐渐照亮别人的时候,
       1997年,四处暖风的春天,
       却为人民富裕为国家强盛,
       飘逝为一缕永远的花香……
       本以为新的世纪里能留住
       那覆盖着重重磨难的体温,
       感动人的思想将继续创新。
       凄楚的雨水却过早地来临,
       百色起义的号角依然在回荡。
       烟火中升腾的智慧熏染着
       万古千秋的中国大地。
       那也是一种光芒、一种力量呵!
       谁说阴暗日子找不到路途?
       谁说坎坷生命里没有骄傲?
       一切陈腐旧调都已被
       实事求是的身躯和名字,
       否定、矫正、打上句号。
       而光芒却以再生和复制的方式,
       传遍了七个大洲四个大洋。
       并以洋洋洒洒的姿态,
       升——向——太——空。
       “小平,您好!”
       当一群年轻后生举出这面横幅,
       华夏震动了。泰山以更加伟岸的雄姿
       向世人宣告崭新中国时代。
       简单明白的字符,代表着一种心声。
       信任和理解飞扬在中国人中间,
       稳定和繁荣走向大街小巷。
       似乎是酝酿了千百万年的呐喊。
       似乎是汇集了十几亿嘹亮心声。
       夏商周汉唐。太宗武帝明皇。
       任何旧盛世,都是帝王的荣誉。
       怎比今天——面向大众的广博浩瀚?
       中国人的骄傲,就是从贫困中
       昂起头颅。将破烂屋舍
       打扫成干净殿堂。让光明
       清理一切腐朽黑暗。
       “小平,您好!”时光过去无数,
       但那种情景依旧亲切感人,
       当我站在温煦四起的老人生日里,
       就能体味到一种奋进力量——
       960万平方公里:960万个希望!
       13亿人口:13亿创业的力量!
       也只有中国能够容纳,
       这种强大的呼唤声音!
       不信请试一试:“小平,您好——”
       那是新世纪中国的声音。
       在五岳、在江海、在森林,
       在世界屋脊喜玛拉雅山脉。
       用世界人口最多的语言。
       用目光最黝黑的注视。
       用最接近土地肌肤的色泽!
       一九八九·春夏之交
       那时,野心家们的“和平演变”,
       把一群不明真相的孩子,
       排列成实现阴谋的挡箭牌。
       北京,一股看不见的硝烟,
       企图接近平静的天安门。
       于是动乱成了世界焦点。
       有人在暗笑——幸灾乐祸,
       有人在担心——满目焦灼。
       有人出卖了自己的良知。
       有人张开了收刮权钱的袋口。
       一场检验,在中国大地上开始;
       智慧的老人呵,这时
       深邃目光扫射着四面八方——
       谁能够代表中国的未来?
       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敌人?
       谁是真正的爱国者?请看
       谁是汉奸和国贼?请看一看
       都在这束光芒的注视中,清晰了。
       一九八九那个夏呵,
       就成了一台过滤器,
       成了中国人常用的筛子和簸箕,
       果然有些沉渣被滤出去,
       果然让所有人都看清了——
       善意与真情;罪恶和毒质。
       都在这场闹剧中展现。
       一个声音,已经传递十五年,
       如今又覆盖新世纪的征程
       开放成一种怀念。一种牵挂。
       让人想起那个英明的决策——
       搽上碘酒就能医治的痛,
       又何必让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
       伤筋动骨。停下前进步伐?
       “动乱给我们上了一堂大课!”(注)
       这是课堂上无法讲授的内容。
       这是战争与和平的另类含义。
       从此,中国的眼睛更亮了,
       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将走向
       更加准确的道路。
       (注:录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3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