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生活随笔]蟋蟀趣事
作者:陈韶华

《含笑花》 2004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说起蟋蟀,你别以为秋天才有,事实上,真正会玩的,是从夏季开始,这其中的学问和泾渭可多着呢!
        夏季的,叫夏虫,又叫伏虫;秋季的叫秋虫。蟋蟀的大小也说是虫子大、虫子小。捉蟋蟀,不说抓,也不说逮,而说“扳”。一只蟋蟀,不说一只,而说一缸,蟋蟀自古就是缸装的,以缸为单位,这种器皿大小类似茶具,但甚至更讲究。我家就有过一只,紫砂的,也是宜兴产的,我祖父当年是搞船的,路过南京,在码头边用八石米换的。祖父说价值连城,要做传家宝,是明代的古董,我小时见过,比一般紫砂茶壶大又高些,缸面上浮雕着一对青龙,姿态飘逸,另有些古怪的小字,不认识,藏在父亲的小皮箱里,只见过一次。
        蟋蟀一般栖身于砖头瓦砾或田头地垄间,凡草浓郁处最多。主要凭叫声寻找,扳开砖头互砾或蟋蟀洞府,找到它,在它惊跳间,你可千万不能伸指去逮捉而伤着它,而是用双手轻轻合围,小指着地,拇指为盖,确实围住了,用小指轻轻触动蟋蟀,它会蹦到你的掌上,你必须艺术地合掌为圆笼,将此笼对准事先准备好的纸笼,轻轻对掌内呼出热气,它就会乖乖爬进纸笼,拧紧笼口,大功告成。
        蟋蟀的名品很多,通常有:蜈蚣籽(叫起来,可见背上有籽粒状)、破荷叶(指声音)、金荷叶、黄眉童子、红头大将军、乌头元帅、虎头大王、巨灵神等。那时,我刚上小学三年级,第一次扳到的,是一只“红头大将军”,是黄虫子,特别大而长,牙齿黑黄呈琥珀色,力大,耐久战,一口气打遍西门湾一十二只头缸,未遇敌手,尤其打败了玩友张大三的蜈蚣籽,引得他夜里翻墙到我家来盗,被我家小花狗咬烂了裤子,回家讨他母亲一顿好打。
        想起来令我愧疚的是,那年,我有个同班同学,小名叫黄毛,他有一缸“巨灵神”,在整个西门湾及岗上保持了十天不败的记录,我曾带过七缸与之奋争,皆输。有一天我在下河湾的倪家菜园扳到了一缸“黄眉童子”,刚到手,正装笼,惊动了一条蜈蚣蛇,有扁担长,我拔腿就跑,蛇跟我后面追,吓得我全身冷汗,腿肚子打颤,最后,转了几个弯,才摆脱了追兵(因蛇不会转弯)。这缸黄眉童子果不负厚望,与巨灵神整整打了三分钟,终鸣金获胜,黄毛不服,将“巨灵神”捉出缸,放了三次马,再战三次,最后,连大胯也被卸了,黄毛当即摔死“爱将”,大哭回家。当夜,黄毛找了根绳子在锅前上吊,刚踢开凳子,幸巧他母亲起夜,未死。此事,一时闹得整个县城沸沸扬扬,家庭、学校均禁蟀事。
        在孩子们看来,越禁止的,越要干,便越有趣味。禁蟀事后,不久的一天,中午十二点,我在南门大圩埂上找到了一只“金荷叶”,叫声特别清亮、透明,虫子大而威壮,正在我高兴地千遍喊“好宝贝”时,突然听到母亲呼唤,我慌乱往回跑,竟踢翻了大脚拇指甲,鲜血流了一路,疼痛丝毫未减弱我的欣喜。
        再后来,又发生了件大事:两个小兄弟,大扁,十二岁,小扁,九岁,午后去木材公司河对岸扳蟋蟀,大扁落水,小扁去拉,弟兄二人均丧生,岸边丢下了几只纸笼,有一只被蟋蟀咬了个圆洞,那蟋蟀却逃生了。大扁、二扁的死,成了整个夏天全城热门话题,从此,到小学毕业,蟋蟀真的玩不成了。
        上初中后,那是初二下学期,阳历六月份,快放假了,学校的操场、塘边、院落里、草地上,夏虫特别多,那天上午课间操时,我捉了六、七只蟋蟀放在喝水的搪瓷杯里,上面盖了本子,藏在桌肚里,上课时,这几只居然斗了起来,此起彼伏,叫个不停,惹得同学哄堂大笑。这堂是几何课,教师姓江,是右派,只能喊“先生”,当时我惊慌失措,真希望江先生骂我几句,那样,我肯定会好受些,可江先生却不动声色,反而令我愧疚无颜。下课时,江先生在我耳畔小声说:“我在大学时也玩蟋蟀,并因此被打成右派”。至今想起来,他的话真是如雷贯耳,令我颤栗莫名。
        今夜,星光灿烂,细想来,时光荏苒,几多欢乐,几多愁绪,骤然闻得有夏虫“唧唧”歌吟,再也难寻我童年的那一只了。蟋蟀啊,蟋蟀,但愿今夜你我梦中一聚,在八岁时的山坡,十岁时的水湄,十八岁时的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