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生活随笔]精 神
作者:张 灵

《含笑花》 2003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树是人类的朋友,是地球上的生命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
        但我对树的认识或者说是崇拜与敬畏并非来自参天大树和千年古木,而是来自一株死树和一些树的残肢、树根……
        秋风乍起,天高云淡,应几位好友之邀,一起去登高,目的地就是东山坡——文笔塔。
        清晨,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迎着习习的柔风,心旷神怡地踏过悬挂在盘龙河上的吊桥,沿着河边的小路向前走着,身旁一棵棵风杨树(俗称小鸡树)以它特有的身姿和造型与盘龙河一道妆点打扮着我们生活的这块土地。要问这些树的树龄有多长,我不甚清楚,只是从它们伟岸粗壮、虬枝四延的躯干上猜想,恐怕不会少于七八十年。
        清晨的霞光从浓密的树阴间斜射下来,一缕缕的金光穿透薄薄的晨雾落在水中,像一片片细碎的金子,熠熠生辉。
        来到近处的一棵树旁,我突然发现一棵风杨树有些与众不同,似乎已经死了,从它粗大的主干到曲绕的树枝以至细密的树叶,硕大的身躯全是一片枯黄,这份枯黄是全身心的,像一团正在燃烧的火,空中荡满一层层枯黄色的火焰。这份燃烧出来般的枯黄色在这浓密的树阴中尤其显得醒目和鲜明。这份醒目和鲜明强烈地感染着我,我于是顾不上登山,顺着树根周围望去,只见一片落叶以及一串串风杨树花散落在地上,撒成一片,形同一个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家庭。这种惨景不由得使我的心阵阵隐痛。审视着这棵风杨树,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一棵树,自它植根于土壤之中的那一刻起,它的生长就是生命赋予它的使命,不管狂风暴雨,不论电闪雷击,它依旧顽强地“天天向上”。它的生长似乎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不用几年的它,就能为这个城市的容貌增添几分色彩与活力。它成熟的同时也象征着无私奉献的开始。我眼前的这棵树,已是一棵死去的树,它的叶子随着早晨的清风雪花般地下落,只有那一只只手臂似的枝条还完美地、真实地擎向天空,它似乎还有生命,还在延伸与生长,还在展示虬枝四延的特有的魅力。这时,朝霞无羞地展露它鲜红灿烂的面颊,似乎要与大地上一切的一切相媲美,骄傲艳丽的霞光酷似金针般无情地剌扎在它已“退休”的身躯上,但它还是以宽容的气度承受着。借助霞光,溢出满身的色彩与光芒迸发出金子般的光辉,在清风中微微摇曳着自己的身姿,婆娑起舞,我仿佛感到它还有生命,还有思想……
        这棵“死树”的精神强烈地感染着我,令我肃然起敬,不由得想到,从事文化工作三十多年来,下乡演出,文物征集,陈列展览等工作中耳闻目睹农村土灶火塘燃烧的那些柴禾,建盖干栏式、井栏式等民居用的那些柱子、大梁、椽子、门窗等木材,一棵棵、一件件,全都是大树挺拔的躯干。还有那些造船用的木材,历代王朝的皇宫大院,楼榭亭台,以及地下埋了数千万年的仍旧蕴藏着光和热的煤,这一切不正是树的化身吗?
        第三届中国特产文化节在文山举办期间,组织了一个根雕艺术展,看着那些参展的作品,近似腐朽的树根,经过根艺家们灵巧的双手的雕琢成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艺术品。我真不敢相信那些飘然若飞的艺术造型的原料就是那些死去的树的身躯与根须。“此时无声胜有声”,你能说它仅仅是枯死的树根吗?确切地说,这是另一种生命的延续和展示,一件件根艺作品,是一个个生命永恒的再现,这,不正是树的精神最纯粹最本质的体现吗?
        这棵树虽然死了,停止了自身的新陈代谢,然而它却以一种庄严肃穆,不屈不挠的形象挺立着——永不倒下。是的,我从来没有见过一棵因死去而倒下的树,哪怕是山巅上一棵不知名的小树。
        万物都抵御不了死亡,一棵树,即便死去了,也留下了不死的精神与价值——艺术品生命的永恒。
        树的生命力之强大,或者可以说是无限的,从一棵种子说起,只要落入适合它生长的土壤,它就会生根发芽,深深地扎根下去。而一旦扎下根去,它就永远不背离这片它赖以生长的土壤,在它扎根的土壤上空撑起一片荫凉的天空,在它的脚下又护卫着一方水土。从生到死,至死不渝。它也决不倒下,似“菊残犹有傲霜枝”,这是一种多么坚强多么崇高的精神啊!
        感悟树的精神,由此审视“文化”。文化离不开养育它、滋润它的土壤,崇山峻岭是文化施展“舞姿”的舞台,大山里的一草一木象征着文化库房中无限的宝藏,翻山越岭寻找丰富的阳光雨露,扬起文化飞翔的双翼,享受曾经留下与收藏美好及遗憾的记录,拥有回首无数的足迹,留连那郁郁葱葱的草草木木,都让人十分爱恋,对它们有着深厚的感情。除了对那枝繁叶茂的大树怀有一份敬重外,对于已死的树,也怀有一种凛然的敬畏之感,说倒底是对树毫无保留的奉献及无私精神的敬重。
       树啊,我赞美你和你伟大的精神,你永远是我效仿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