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走四方]滇池畔的曼布侬
作者:龙 符

《含笑花》 2003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滇池是云贵高原的明珠。浩淼的滇池水,是西山睡美人沐浴的清泉,像是睡美人的一头绿色长发,而起起落落、上下翻飞的红嘴鸥,又仿佛睡美人身边的蝴蝶,片片飘落、纷纷而下的是一个洁白如雪的美丽灵魂与倩 影……
        如果说,彩云之乡、云岭之南是一位“英姿飒爽的山野妙龄女郎”的话,那么,五百里滇池,就是这位美丽“滇国少女”的那双深不可测、情浓似水、火辣辣的大眼 睛……
        滇池畔有一座“船在花中游,景在水边映,人在画中行”的灰瓦青砖白墙的江南水乡;有一片云南“二十五个民族,二十五朵花”奇风异俗的兄弟村、民族寨、欢乐谷和旅游城;有一片色彩斑斓、五彩缤纷、异彩纷呈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最亮丽的风景区,是昆明都市里的“民族村庄”……因此,云南民族村,是一首放飞春漫云南大地的美丽诗笺,是一幅讴歌“歌舞花海”云岭山寨的动人画卷,是一支描绘“彩云之乡”富绕神奇的交响音乐……
        当我驻足滇池边,任凭池风吹拂,沉思凝望那万倾波涛,“五百里滇池奔入眼底,数千年往事涌上心头。”云南进士孙髯翁“天下第一长联”开头的两句,打开了我心中多多年的历史问号,那些沉默无语、吐故纳新的起伏浪 花,哪一朵不藏着一个个屈原“天问”式的不解之迷?“生不满百岁,常怀千岁忧”,“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万千青青烦恼丝”,把我的思绪向广阔无垠的红土高原牵引,灵魂的放飞 与思想的野马却跨越沧桑时空,向邈远古代遨游飞翔……
        关于“滇文化”,与“濮越”先民有着千丝万缕道不清、说不明的复杂关系。在云南这片红土高原上,承袭一条悠久和漫长的历史长河。开启这块富于灵性土地的第一支文明火炬,是元谋人在170万年前洪荒时代里创造的人类文化源头的滥觞。
        如果从云南“西畴人”算起,云南壮族先民的足迹与遗址,已存在了至少五万年。从战国时代开始,这条古老的历史长河,就曾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三七之乡”大地上,掀起波澜壮阔的波涛。孕育分娩于由壮族先民母姓建立的句町国,其铜棺之规模、铜鼓之精美,令史学家为之叹服。在这块濮越人威武雄壮舞台上驰骋的,还有首创辉煌“滇文化”的“滇国滇族”,那填满精致贝壳和铸满千姿百态之雕的贮贝器,告诉后人一个不容置疑的信息,滇国时代,是一个高度繁荣的时代。滇濮在滇池周边遗留下丰富的“贝丘文化遗址”,那些被敲碎尾部螺蛳壳遗存堆积物,最厚处可达九米,长达五百多米,宽达一百三十余米,形似一座小山一般。那些没有“屁股”的螺蛳,说明古滇人是以吃螺蛳为主,才会有大量的螺壳堆积层。
        关于贝丘文化,我不得不作一点解释。贝丘文化,是指原始人类以采集螺蛳、蚌类等水生软体动物和捕鱼狩猎为主要生活来源所遗留下来的一种文化遗存,亦即原始人类把剔食过的螺蚌壳和兽骨遗弃一处,经不断堆积,日久愈多,形似小丘,故名“贝丘”,考古学称之为“贝丘遗址”。现在的当地居民称之为“螺蛳山”,国外则称为“庖厨”,即原始人类的生活垃圾堆。按其遗址位置,又可分为洞穴贝丘、台地贝丘、海滨贝丘三种类型。贝丘文化是壮族地区原始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壮族地区是贝丘文化遗址的主要分布地之一。
        各个贝丘遗址,应是一个母系氏族的聚落点,贝丘既是他们的垃圾堆,同时又是埋葬本氏族死者的墓地,其居住地也在贝丘旁侧。各氏族成员平时在一起劳动生活,死后一同埋葬在本氏族的墓地里,从而形成别具地方特色的“壮族贝丘文化”。由此可见,滇国与濮越密不可分的“不解之缘”。
        其实,滇池,古称“昆明湖”,昆明是壮语Kh):m35me:31的汉语译音,意为“鱼虾之湖”。联想到“汉人、回人住街头,壮人、傣人住水头,苗人、彝人住山头,瑶人、黎人住篝头”之说,壮族,亦是一个“水的民族。”有人说:“滇”,实际是“田”之读半日之变。如“滇三七”,就被广西壮人读作“田三七”,故“滇池”,是濮越之称“田池”之音变误。
        “滇文化”丰厚历史积淀的基础上,绽放一簇簇绚丽的民族文化之花。滇池畔的“东方花都”——云南民族村壮族村,用壮语说就是“曼布侬”1,就是“云南民族风情之旅”第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云南民族村的壮家寨,有云南壮族民居建筑艺术的典范与浓缩微型景观。如果你想了解中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壮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习俗独特的风情,你不必亲自跋山涉水,千里迢迢赶到壮乡村寨。在昆明滇池畔的壮族村,你就可以看到你想知道和了解的关于壮族的文化风情的点点滴滴。
        中国壮族有1600多万,作为云南省5个人口超过100万的少数民族,仅居住在文山州境内的壮族就将近100万。壮寨村,是全省壮族民族文化的精华与凝聚,也 是文山州对外开放的窗口。占地15亩,投资500多万元新建的云南民族村壮家寨,其主体景点建筑工程,主要是选择云南壮族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壮族典范民居与建筑艺术来集中展现,应验了那句话:“浓缩的就是精华。”
        远望壮族村,像一幅壮锦刺绣的花纹。壮族村的“寨门”,为了驱妖避邪而立。门口站有石狮子“护门神”,“照妖镜”专射妖魔,两只空口横对门外的坛子,以备降鬼防恶……寨门,体现出壮族的“门神文化”,在壮乡屡见不鲜。
        推开石柱雕窗,红墙木门,青砖白瓦砌成的一扇单墙寨门之后, 就进入视野开阔的壮族田园风光和民房村落。“壮族住水头”。这是一个世居“水头湖滨的民族”。在壮乡,你会被青青竹林,茂密绿阴,山光水色所陶醉,让你流连忘返。在这里,田坝宽广,景色宜人。壮家人将对美好生活的彩色梦幻,纺织在绿树成荫、山环水绕的古老榕树下,青山绿水里、苍翠竹林中。因而壮族人也有了水一样的柔情、水一样的个性和水一样的灵气。正如“铁马秋风冀北”孕育出粗犷强悍的北方人性格,“杏花春雨江南”塑造出细腻俊秀的南方人性格一样,“画山绣水的壮乡”诞生出柔和友善的壮族人性格。依水滨河而居的壮人,在碧波清流中,培植了青山绿水一样的秀美含蓄,纯朴委婉的民族个性与风采;如水一样情深意长,似水一般缠绵悱恻,若水一样晶莹剔透!
        在与滇池一水之隔的壮族村,村寨傍便隔水相望。波涛拍岸、浪花翻卷的滇池,把粼粼波光,一池碧水,引入壮家寨的村畔房边。一对身着盛装壮家服的“洛少”(姑娘)“洛包”(小伙),手打花伞,撑着长蒿,坐着竹筏,甩着绣球,唱着山歌,流连飘荡在碧水盈盈的池塘边,滇池水“清且涟漪”,让我不免想起《诗经》中的名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流动的风景,绚丽的服饰,仿佛是一幅壮乡风情画的生动剪影。
        那遮天蔽日、那根须庞大、那合抱树干、那枝叶茂密、那长年苍翠、那百年树龄的寨头的巨大榕树,常常被爱护森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壮人,视为“神灵”,是佑寨护民的“神物”和“龙树”。夏日明月之夜,壮族人就会来树下乘阴纳凉,讲述祖先的来历和民族故事。而作为壮寨村诱人一景的,莫过于那直径为20米的巨大水车,这农耕文明中的一大发明,可将低处之水引自高处,且不需人力,完全依赖水之自然力,不愧是先民智慧的结晶!水车,用竹藤编扎,不用铁丝,也固如金汤!这种水利设施,相当于现代的引水器、抽水机,常常作为壮乡的代表风景。不少的游客,就纷纷赶到大水车前,听着水车“吱呀吱呀”的转动声,捕捉美的瞬间和造型……
        在壮族村,少不了“老人厅”,那是老人们议事决定部族命运的“议事房”,这是壮族氏族自治的最高权力机构,尊严而又神圣,且至高无上。而楼台亭阁,雕梁画栋,勾心斗角的屋檐,彩绘题诗造像的墙柱,几乎是完全模仿壮乡广南“昊天阁”实物而造。这里是祭祀祖先、宗教活动的场所,多为按“宗教仪轨”和“习俗法”来招魂诅咒,是神秘的禁地,禁忌较多,从中可感受古朴的的壮文化历史的岁月与沧桑。在“风雨桥”上,放羊放牛的“牧童”,可以光着屁股,在这里洗澡、游戏、嬉水、打闹。如遇风雨,人们既可在桥上避雨,又可以在桥上小憩。融休息、交通、避雨、遮阳四大功能为一体;造型别具一格、架在桥上的楼台亭阁“风雨桥”,见证了壮乡发展的前进步伐,是连接壮族人走向新时代的“桥头堡”。
        值得一提的是“干栏式民居”和“麻栏式民居”。冬暖夏凉,上住人,下圈牲畜。百越民族多居干栏式建筑,现在傣、壮族亦可见此屋。被公认的百越先民的“河姆渡文化”创造者住的就是典型“干栏式”建筑。《魏书·僚传》载:“依树积木居其上,名曰‘干栏’。”古滇族也居干栏式房屋,晋宁石寨山、江川李爷山出土青铜器上,都有这类建筑图像。可以说,“干栏式”建筑是热带、亚热带百越原住居民为适应自然生态环境生存方式的产物,是百越先民建筑艺术的专利。由此并形成“南人巢居,北人穴居”的南北之别。
        在壮族村,有被视为“神物”的“龙柱”(亦有木柱、石柱)。一般人不知道,此物乃是濮越族群“图腾观念”的产物。百越民族古有祭祀铜柱的习俗,部落的重大事件,如收成的丰欠、战争的胜负,以及“歃血为盟”、“部落明誓”等,都得祭祀龙柱以取悦于“神祗”。因为越人族群视铜柱为护佑村寨安全的神物。
        壮族村“大王崖画”,其原型是麻栗坡“大王岩崖画”的翻版与复制。这幅绘制于新时器时代 云南境 内发现的惟一彩色崖画,显示出壮族先民的丰富想象力和艺术创造才能,是一幅“有意味形式”,具有威严、神秘的独特艺术风格。整幅画,是云南古壮人“图腾崇拜”、“牛崇拜”的产物,一幅古壮人原始宗教活动中,顶礼膜拜的“保护神像”。传说,崖画上的所谓“大王”图案,就是宋代壮族首领侬智高起义失败后死于此,他留下的“影身像”,就是今天见到的大王岩崖画。当地壮族人对大王崖画毕恭毕敬,怀着崇敬、虔诚的心情,年年祭祀,岁岁焚香。
       三七,是名贵中草药材,“云南白药甲天下,文山三七天下第一。”壮族村,有一排“三七园”。在昆明世博园“药草园”药圣李时珍雕像后面,就有一个用竹木搭成的“三七棚”,这个“温室”里有一至三年生三七的生物植株,跟壮族村的“三七园”同出一辙。许多外地人对文山的三七棚不熟悉,进入“三七之乡”文山之后,首先进入眼帘的就是东一棚、西一棚的园地,不知为何物,颇为诧异,细访才知是“三七生长之所”。其实,远处山坡上连成一片,连延着的座座席棚,里边孕育的就是“南国奇药”、“壮乡之宝”——三七。这株“人间仙草”,从二亿五千万年前的古热带过来,娇嫩异常,要光又怕光,要肥又不耐肥,热不得、冷不得、湿不得、干不得。所以,壮乡人民专门为三七盖起“冬暖夏凉”、通风透光的“温室房屋”,伺候这位“全身都是宝”的“摇钱树”、“聚宝盆”——娇 贵无比的“三七公主”呢!
        “南药明珠”——三七,是云南白药的主产地。产量占全国的90%以上。三七棚,在中国惟文山独有,这种神奇的生产基地和栽培种植方式,非文山莫属,这是“世界三七之乡”的“地域文化”和“壮乡特色”。在文山全境,沿公路沿线,随处可见,星罗棋布,绵连蜿蜒的三七大棚,是文山壮乡独有的一道最美丽的风景线。
        游览壮族村,在村正中处,有一个斜卧 铜鼓,有点像意大利比萨的斜塔而非法国巴黎的艾非尔铁塔。对此乱摆乱放,我颇有微词。铜鼓从来就是正放的,不论是广西南宁的铜鼓广场,云南民族博物馆门前,文山州广南县的铜鼓广场,都是铜鼓鼓身直立,鼓足支地,鼓面朝天,而壮族村却将此“神物”和“圣器”放倒在地,斯文扫地,有辱铜鼓之尊,真是令人发笑,且不符合“图腾祭祀”的壮族习俗,不知其意为何故,令人费解。
        这只立于国家级旅游风景区内的铜鼓,号称“云南第一铜鼓,直径5米,高3.2米,矗立在壮族村内,是镇村之鼓、镇寨之宝,护寨之神,可驱妖避邪,曾是壮族部落权力与财富的象征。铜鼓,壮语称之为“音乐”。经出土文物证实,万家坝型铜鼓,为“濮人”所造和使用,故称为“濮人鼓”。而其出土地点的地名为“那波”,是壮语“泉水灌溉的田”之意。1990年,广西田东出土3面最早的万家坝型铜鼓,而壮乡文山州,却又有5面,右江上游也出土此类铜鼓。其中砚山大革大村铜鼓,底部直径81厘米,是此型中最大者。广南阿章寨出土的石寨山型“竞渡鼓”,纹饰精美,造形生动,其铸造工艺之精,堪称“全省铜鼓之冠”。而濮人中的“巫咸”,就是最早的铜 鼓制造者。
        青铜时代工艺品的杰作,云贵高原的珍宝——铜鼓,是南方古代民族一部不成文的历史文化百科全书。铜鼓,也是“无字壮族的创世纪史诗”。云南境内,举凡有壮族聚居的寨,均有家藏传世铜鼓,其数量之多,不胜枚举,时至今日,壮族村寨民间,仍有保存、使用铜鼓的习俗。
       
        在“铜鼓的故乡”——云南,出土了世界上最原始的铜鼓。在铜鼓的身上,镌刻着五千年风雨岁月的沧桑,作为历史的目击者,是古代南方百越民族劳作狩猎生活的缩影。在孕育铜鼓的高原热土上,流淌着亚热带高原的河流。它是百越人带有“原始意味”的文化圈。这个古老的种族,生息在河边水畔,靠吃糯米饭,撵猎野兽,唱山歌,住干栏,一代又一代繁衍生息下来。
        壮族人独特的生活内涵,受到阳光烈焰的炽爱、炙烤与亲吻,受到血红、紫黑、嫩黄色糯米饭的养育、滋补与抚慰;受到干裂、锈蚀、斑霉的青铜铸鼓的鼓舞、感悟与震动;在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的时间岁月经纬中,在火热的红土地上,在冰冷的青色铜鼓上,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谱写一曲曲与天奋斗、与地抗争的热血颂,播种绿色春天的希望,收获原始朴素的爱情,耕耘着幸福的欢颜与生命的悲歌……
        在壮族村,最令人难忘的就是“三月三”的歌圩盛会。“情廊亭”就是为壮乡的“歌海串寨”和“月下恋歌”而准备的。一年一度的“三月三”传统歌节里,山青水秀、绿树成荫的壮乡村寨,壮家人家家户户蒸五色花糯饭,舂绿蒿枝粑粑,喝甜米酒,杀鸡炒肉,香气扑鼻。“祭龙”求雨后,走亲访友,宴请宾客,欢度佳节,沉浸在节日的欢乐气氛之中……
        壮族妇女们,穿上传统衣裙,头包银带花边角布帕,秀发上插满各种银饰,耳坠银环,脖套银项圈,手戴镯头。身穿紧身镶边短衣,腰系百褶长裙,脚穿青布绣花鞋,打扮得花枝招展,美如天仙。洛少们(壮语:少女之意)呼朋邀友,互相邀约,拖着长裙,一步一摇,含笑藏羞,袅袅娜娜,沿着弯弯曲曲的田间小路,成群结队走进人流如织的“花街”。不论是青翠欲滴的榕树下,还是舒展秀美的竹林旁,或者水清如镜的溪流畔,到处都倒映着壮家女性的花容月貌和窈窕倩影……
        入夜,白天唱得意犹未尽的歌手们,又伴清风明月,虫吟蛙鸣,围坐在木楼堂屋的火塘前,通霄达旦,彻夜放歌,如春潮阵阵,似鸟鸣啾啾,若丝雨晰晰……唱的人、出神入化;听的人、如醉如痴;有的洛少(壮语:少女之意)和洛包(壮语:小伙子之意)唱得情切切意绵绵时,就会互赠定情物,私定终身……
        当月上树梢时,人约青山后,三三两两,成双成对,散布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或溪边河畔,或竹旁树下,倾吐胸中如岩溶般炽热的滚烫恋歌,犹如一首首散发泥土芬芳的“壮乡田园小夜曲”。夜色朦胧,树影婆娑。人影如织,火把点点,歌声遍地,勾勒出一幅壮家山寨美丽动人的精彩风情画卷!令远方的客人,流连忘返,回味深长……
        游览壮族村,实际上就是游览壮族遥远的历史;进入壮族村,实际上就是进入这个民族诗情画意的千种风情和万般文化。
        壮乡山水入画来,“歌海”无处不飞花。告别心仪许久、神往不已的滇池畔的壮族村已有半年之久,但每当我想起村中那面“天下第一铜鼓”时,我的心灵就会被久久地震撼,那古老而又沉重的灵魂之鼓哟……
        注释:1“曼布侬”:壮语,汉语之意为“壮家寨”、“壮族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