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本刊特稿]小人物与大历史
作者:迟子建

《长篇小说选刊》 2005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一九九八年早春的一个日子,我背对窗户,在旧居漆黑的写字台上,开始了《满洲国》的写作。我明白,我写作历史中的长跑开始了。长跑是需要蓄积足够的能量和激情的,在那一年,这两点都悄然来临了。我已经为这部长篇做了多年的资料准备,做了大量笔记,并且在持续的中短篇写作中获得了文字的锻炼;而且,那一年,我做了新娘,喜气洋洋,精力充沛,以往我担心的《满洲国》的写作会损害我的健康的顾虑被彻底打消了。我就像一匹找到了一个好主人的、吃足了草、喝够了水、歇息得只想扬蹄奔腾的马一样,一头闯入了一段尘封已久的沧桑岁月,开始了我漫长的文字旅行。
        写作之前,我已经确立了用小人物写大历史的写作理念和以人性之光驱散战争带给日中两国人民心灵阴霾的基本思路,所以工作进行得十分顺畅。在那两年,我提着手写稿奔波在哈尔滨和故乡之间,为那段在教科书中只有只言片语的历史建构着房屋,开辟着道路,填充着人物,涂抹着色彩。就这样,弹棉花的命运多舛的王罗锅出来了,开当铺的好心掌柜王恩浩出来了,天真愚顽的吉来出来了,“砸窑”土匪胡二出来了,开拓团的中村正保和细菌部队的北野南次郎出来了,站在灰尘累累的杂货铺中叼着长烟袋的杂货张出来了他们占据各自的角落,讲述着自己在那段岁月中的故事。这些形形色色的小人物一出场,那个时代在我眼前就栩栩如生了。
        我在小说中也写了大人物,比如浦仪,但我写他也是用写小人物的笔法,写他的细枝末节,从而看出他心灵深处的那种压抑和孤独感。
        其实小人物才是历史真正的亲历者和书写者。人世间的风霜雨雪,都被普通百姓所承受了。平顶山大屠杀中不会有大人物,被抓到虎头要塞当劳工的不会有大人物,因吃白米而被定罪的人中也不会有大人物。因为经历了太多的苦难,所以小人物对“善”有着天然的热爱,他们的情感世界因而异彩纷呈、真挚动人。为这样一群小人物塑像,我用的是东北肥沃的泥土,而调和着这泥土的,是这里的河流和清风。
        二000年,《伪满洲国》出版了。那上下两卷接近七十万字的书,真的像两块厚厚的砖头,在呈现它的重量的同时,也无形中为读者的阅读制造了障碍。因为我深知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真正能静下心来读两卷书的批评家都很少了,更何况是为生计所累的普通读者呢。但不管怎么说,我的内心终于平静下来了,因为我完成了四十岁前最想完成的一部书。我感激我的爱人,因为他的爱给予了我完成这部作品的勇气、信心和激情。所以一拿到样书,我首先送给他一套,记得我的扉页上写的是:“把我目前最为满意的一部书送给你,它是我的,更是你的。”二00二年春,爱人因车祸而离开了我,我们的婚姻只有短短的四年时光,这其中我有两年沉浸在这部长篇中,可以说它是我们婚姻的见证和纪念。由于这个特殊的原因,我现在翻阅它的时候,内心会有一股疼痛的感觉。
        感谢《长篇小说选刊》的编辑,能把这部书重拾起来,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它。编辑做的删节和处理是恰倒好处的,使作品呈现出一种结实的风貌。这种对作品的认同和后爱,是对一个写作者最大的鼓励和安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