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特别策划]1978~2008年:改革开放30年30人(二)
作者:佚名

《新华月报(天下)》 2008年 第1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1992年,中国经济徘徊在紧要的十字路口之际,鼓励和推动人们继续向前的动力依然来自改革开放开始的地方。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之后,人们的观念和经济发展态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八五”期间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推进最快的时期,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形成了总体开放的格局。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达到12%,是同期世界各国中经济增长最快的,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增长速度最快、波动最小的时期。
       此后十年的路并不平坦,但是改革开放进入纵深领域,中国毅然融入全球经济的方向始终未变,2001年加入WTO则被赋予了里程碑的意义……
       本刊从这一时期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十人,以他们个体的感受和经历,重温这段伟大的历程。
       
       俞敏洪
       上榜理由:教师首富
       1985年俞敏洪从北京大学毕业,留校任教。1991年从北大辞职,进入民办教育领域;1993年创办了北京新东方学校,担任校长;2000年,他及其团队成立了东方人投资有限公司,向教育产业化进发;同年,新东方与联想合作成立了联东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挺进互联网成立了新东方在线网站;2006年,他带领新东方在纽交所成功上市。
       他博闻强志,善于辞令;他精通英语,尤工词汇,一本“红宝书”在业内有口皆碑,由他创办的新东方学校目前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外语培训机构,国外的留学生七成是其弟子。凭借对留学教育专业的杰出贡献,他被社会誉为“留学教父”。他高瞻远瞩,在事业如日中天之际,仍然开拓进取,在国内外设立了多家分校;他潜心钻研教学,多年来编写了一大批高质量的英语教学著作;他将中国人望而生畏的托福、GRE考试变成了福特式的生产线,成为中外盛名的英语教学专家。他也曾经历数次磨难,高考两次落榜,出国也失败了几次。曲折的经历使他具备了忍受孤独、忍受失败和忍受屈辱三种能力。几年后,新东方学校从“星星之火”发展到“燎原之势”,开创了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的新模式,成为中国大陆在海外上市的第一家教育机构,他也成为了“中国最富有的老师”。
       
       鲁冠球
       上榜理由:中国企业“常青树”
       改革开放只有30年,浙江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的创业史却有47年。这位中国商业界鲜有的“常青树”企业家所经历的风雨正是中国本土企业成长的缩影。
       1962年,那年鲁冠球只有17岁,他创办了一家米面加工厂,后因被人指斥为办地下黑工厂而遭关闭,机器被廉价拍卖,他只好出卖刚过世的祖父遗下的三间旧房,才得以还清向亲友借贷的3000元欠款。这一次创业几乎使他倾家荡产。
       1969年中央下发文件,要求每一个公社都必须有一个农具修配站。鲁冠球抓住这个机遇,7个人搞了一个宁围公社农具修配站,开始第二次创业。他依靠作坊式生产,拾遗补缺,生产犁刀、万向节等五花八门的产品,这种“多角经营”,为他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积累。
       1979年,鲁冠球调整战略,放弃次要产品,集中力量专业化生产汽车万向节。1983年,鲁冠球向镇政府承包了当时已更名为万向节厂的萧山公社宁围农机修配厂,在当时轰动了全国。3年承包期间,鲁冠球年年超额完成任务。鲁冠球放弃第一期承包奖金44.9万元,全部用于工厂培养人才和建造乡村小学。至1993年,他共放弃承包奖金300余万元。鲁冠球的行为,为他赢得了声誉,使他成为蜚声全国的企业家和改革家。
       1994年,经过多方努力,经国家外经贸部批准,万向美国公司在美国注册成立。2001年8月28日,他一举收购NASDAQ上市公司UAL,开创中国乡镇企业收购海外上市公司的先河。现如今鲁冠球已经将26家海外企业揽入自己的企业帝国版图之内。
       鲁冠球从最初只有4000元家底的“铁匠铺”起家,发展到如今拥有100多亿元资产,先后在国外并购或控股了31家公司,集团旗下拥有8家上市公司,可以说鲁冠球已经掌控着大型民营企业的命脉。
       在回顾自己创业的艰辛时,鲁冠球说:“只有始终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站得越高,看得越远;看得有多远,就走多远;如果看得足够远,风险就会小一些。 困难总是很多,你要有这个承受能力。喜怒哀乐,只有天知、地知、自己知。”
       
       史玉柱
       上榜理由:他的身上浓缩了中国市场经济的改革和变迁
       三次创业经历,使史玉柱成为非常独特的、贯穿改革开放后第一、第二和第三代企业家的重要人物。有学者指出,无论是讨论改革开放后中国知识分子下海创业的历史,还是总结中国民营经济兴衰更替的艰辛;无论是探讨中国企业的崛起和挫折,还是盘点中国经济自主创新与学习借鉴的结合,史玉柱的创业轨迹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案例。史玉柱个人与他所取得的商业成就,一定程度上浓缩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中国企业、中国经济的错综复杂、悲欢离合。
       1989年,史玉柱的事业在深圳以巨人汉卡起步,巨人集团随着深圳特区的崛起而迅速成长。1993年,史玉柱因珠海“重奖”科技人员而闻名全国,成为改革开放知识分子创业的“典型”。1994年,意气风发的巨人集团开始凭借脑黄金“狂飙突进”。然而,同一时间,中国经济过热发展,史玉柱在房地产过热的高风险之下做出了营建77层巨人大厦的决策。
       1997年,是史玉柱人生的转折点,一夕之间,史玉柱因巨人大厦成为“最著名的失败者”。他开始在失败的阵痛中找寻自己的人生节奏。
       1998年,脱胎换骨的史玉柱携脑白金卷土重来,反思之后的史玉柱由实业家转型为投资家,由激情的创业者变身为稳健的守业者;也是在1998年,改革开放也找到了保持稳定增长的“节奏”,中国经济实现软着陆,成功避免了“大跃进”之后的大倒退。
       2004年,史玉柱重返IT行业,以一款《征途》点燃了网游产业发展的第二把火,以《征途》为首的免费网游在短短三年内令网游产业的市值翻了两番,史玉柱也借巨人网络在纽交所成功上市的“东风”,跻身中国IT业富豪之列。
       
       
       李书福
       上榜理由:第一个闯入汽车业的民营企业
       李书福,浙江台州人,1982年开始做照相馆生意,1984年成立浙江台州石曲冰箱配件厂,1986年组建了台州北极花电冰箱厂,1989年成立台州吉利装潢材料厂,现任吉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
       李书福曾经荣获“十大杰出明星企业家”、“新长征突击手”、“经营管理大师”、“中国汽车工业50年50位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中国汽车界风云人物”等荣誉。
       李书福是浙江草根经济的代表人物之一,从电冰箱到汽车,做过不少行业。在全国上下还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他就开始“闯红灯”按市场经济的思想做生意,赢得了“有浙商就有市场”的声誉。他以一己之力挑战国家行业准入制度,在中国汽车制造史上书写了不可或缺的一笔。当年他决定进入由国有资本垄断的汽车行业时,一句“汽车不过就是四个轮子加沙发”震惊四座,因此获得了“汽车狂人”的“美名”;十年后,他率领的吉利集团成为国内第一家能生产轿车的民营企业,制造出了中国第一辆自主知识产权的跑车,第一台自主研发的发动机,第一台自主研发的自动变速箱,创建了全国最大的民办大学——北京吉利大学,他的执著追求和进取精神获得了业界普遍赞誉。他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管理方法的改革和完善、产品的更新换代和品质提升、经营规模的扩大和资本运作等方面都有独到的理念。
       
       倪润峰
       上榜理由:使长虹成为民族品牌代表
       倪润峰,山东荣城人。1967年毕业于大连工学院机械制造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四川省绵阳市长虹电视机厂;1985年5月始任长虹电视机厂厂长;1988年6月起任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在长虹的二十年,倪润峰将一个生产军品而“军转民”的工厂发展成为民族品牌的代表。后因种种原因卸任,2004年7月起任四川省政府顾问。
       倪润峰的果敢,莫过于他决策的长虹彩电一上一下两次大幅度调整价格。人们干脆把这两次调价所形成的冲击波,称之为“长虹现象”。有人在研究美国巨型企业的成长史后认为,最佳商业战略便是先于需求建立起强大的生产能力,然后以比所有竞争者都低的价格出售产品。显然,倪润峰按照这样的路径,为国人展现了一个可以亲见的“民族品牌振兴之路”——四川长虹的崛起。随着1998年中国彩电行业由盛转衰,长虹的中衰也拉开了序幕。之后倪润峰的离任和复出都没能重振长虹。相反,却因为累积的亏损和管理层收购的尝试,使得老帅最终悄然卸任。虽然随着改革的深入,倪润峰在后期无法面对日益困难的市场,然而他不失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代企业家的优秀代表,也是至今最有影响的企业家代表。
       
       
       南存辉
       上榜理由:他率领的正泰集团被誉为新温州模式的缩影
       南存辉,浙江温州人。1978年初中毕业后从事修鞋行当;1984年创办乐清县求精开关厂;1991年成立中美合资温州正泰电器有限公司;现任浙江正泰集团董事长、总裁。南存辉从昔日小小修鞋匠,几经奋斗一手创办起国内一流的电气企业——浙江正泰集团,终成资产超过亿万美元的年轻富豪。
       如今,正泰集团的年销售额已达150亿元,在低压电器产业中排名世界第三,并成为中国乃至亚洲低压电器产业的龙头老大。
       谦虚凝聚了南存辉的大智慧。当成功带给他越来越多的荣誉和头衔时,南存辉去掉了名片上众多的“名号”,选择了收敛低调地做人,专心致志地做企业。
       眼光是南存辉成功的源泉。在温州他最早扛起质量的大旗;最先提出品牌温州的口号;最及时地通过“股权释兵权”的资本手段为百亿正泰王国搭好了框架……
       胆识为南存辉堆砌了成功的台阶。以正泰品牌整合温州数十家同行,用统一的营销分公司取代游击队式的营销代理商……
       每一次的突破都是南存辉的胆识支撑着他和正泰前进,从一个小规模作坊发展到了百亿资产的集团。南存辉是这样解释“正泰”的:正直做人,泰然处事。他秉持了这样的信念,用自己的财富为教育和慈善事业贡献着力量,用自己的企业家精神为民营经济的繁荣、民族品牌的辉煌贡献着力量。
       
       马蔚华
       上榜理由:中国最具创新意识的银行家
       马蔚华,1949年生于辽宁锦州,1982年吉林大学经济系本科毕业,1986年获吉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999年获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辽宁省计委副秘书长、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副主任、中国人民银行计划资金司副司长、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南分局局长等职务;1999年3月任招商银行行长至今。
       在《2004年中国金融市场论坛》上,马蔚华做了《加快国际化步伐迎接全球化挑战》的主题演讲。提出了补充资本金的三条途径:首先是宏观上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第二,创造条件减免税负,让商业银行可以用自己的利润补充资本金;第三,应对国际化考验,还需要全社会配合,银行业实行合理收费将是发展趋势。
       马蔚华是中国最具创新意识的银行家。他导演了招商银行近年来“网络化、资本市场化、国际化”的三出大戏。他使得招商银行拥有全行统一的电子化平台,率先开发了一系列高技术含量的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吸引了大批高端用户,同时树立了技术领先型银行的社会形象。他率先利用信息化网络技术改造银行业务,建立网上银行,抢占了金融领域的制高点,成为中国电子商务最主要的支付银行;他将原始的服务手段与先进的管理理念“嫁接”,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他将企业的管理模式与市场的营销策略进行了完美组合。
       在马蔚华的领导下,招商银行从一家后起的小银行,成长为“中国最健康、最有潜力”的银行新锐。
       
       刘存周
       上榜理由:中国医药行业的比尔·盖茨
       1976年,刘存周开始从事医药生产和经营管理工作,历任哈尔滨制药总厂的副厂长、厂长。1997年8月他被正式调任哈药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通过大规模的整改,使该企业实现产值、收入、利润等主要指标翻番,2000年一举坐上中国医药行业销售收入的第一把交椅。
       刘存周因此被业界人士誉为“哈药教父”和“中国医药行业的比尔·盖茨”。
       刘存周是国内医药界不能抹去的名字之一。他是曾经的“哈药教父”。在主持哈药期间,刘存周“精干主业、优化副业、收拢五指、形成拳头、调整经济结构、发展规模经济”的思路使集团销售利税大幅增长。截至2004年10月,哈药集团累计创造利税56亿人民币,而在3年前,哈药集团共有23家亏损企业,潜亏5.3亿元人民币。
       同时刘存周对产权改革也有颇多想法,他希望通过引入外部股东,推动哈药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避免政府一股独大过多干预,使哈药能在一个顺畅的体制通道中尽快变身为国内医药产业巨头。但刘存周希望引入国内同行强强联手的思路并没有得到最后的认可。最后因为重组思路与相关部门相异而黯然辞职。然而他在医药界的影响从未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