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社会]救,还是不救?
作者:董 伟

《新华月报(天下)》 2008年 第1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两个月以前,地产商们就有呼声要求政府放松银根,并戏谑的拉“猪坚强”当形象代言。这被视为中国房地产要求“救市”的信号。之前,他们说得最多的是,住房是刚性需求,房价不能不涨。
       这一信号至今未得到中央政府的回应,但是各省市却逐渐忙活起来。最近的例子是,河南省宣布,从9月1日起,居民购买首套自住商品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首付款缴纳比例可由30%降到20%;购买普通商品房的,可按一定比例减免房地产交易契税。
       此前成都市、西安市等已经采取了类似的措施。然而,在市场做出反应之前,人们的争论就激烈起来。许多人不同意政府的上述“救市”做法,认为这实际上是在用所有纳税人的钱补贴开发商,于国于民于行业都是不合适的。
        对此,北京高策地产顾问机构董事长李国平认为,首先,这些地方政府的做法并不能称之为“救市”,从力度上讲最多算作扶持一下;其次,“中国房地产市场还没有出现崩盘或者很大的滑坡,在这种情况下,谈何救市?”
       不过,他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已经在进行。因此,现在出现的价跌量缩的情况不是观望期的表现,而是调整期的表现。它将维持更长的一段时间。
       我爱我家副总经理胡景晖则提出,美国人救市有它的道理,但是这个道理还不适用于中国。“房地美和房利美有很深的政府背景。两房的境况事关美国政府的信誉。”中国基本上不存在按揭证券化,所以所面临的风险也是完全不同的。
       此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也曾表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新形势要求人们紧密关注,毕竟房地产关联事大,但是由于缺少精确的数据支持和有效的实证分析,采取任何举动都为时尚早。
       ◆地方政府旨在扩大财源
       既然中国房地产还没有到“救市”的地步,那么怎么理解各个省市的扶持举措呢?他们对保障性住房从来没有这样的热心,这样的热心源于什么样的诉求呢?
       李国平的看法是,扶持政策只是政府的诱饵,目的是扩大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很大部分来源于土地出让的溢价和房地产开发的各种税收。”如果没有人买房子了,那么这些利益就没有了。“所以别认为这是政府补贴,它只是政府的一个诱饵。”
       “在江湖上混总有一天要还。”他提醒说,有责任心的地方政府需要保持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不该竭泽而渔,一下子透支后面几年的行情。
       焦点房地产网的相关调查显示,四分之三的受访者认为,政府补贴和减税的政策不是正确的救市办法,也不愿意用行动支持这种措施。他们的态度很明确,不打算在救市情形下买房。
       ◆是该回归理性的时候了
       地方政府的举措谁最支持?当然是房地产开发商。在此次讨论中,唯一一位开发商代表、永同昌集团营销总监肖志刚旗帜鲜明地说,地方政府的目的是要让市场活起来,继续处于运行状态,“可能政府和开发商是皆大欢喜的”。
       不过,他也认为,过去两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处于癫狂状态,当前的调整是一个正确的方向。肖志刚说,去年属于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时期。“大家一聊,你涨500元,我就涨1000元,把市场拉动起来,而消费者处于恐慌性的购买中,也加剧了这种癫狂。”典型的表现是“地王”的不断出现。
       可是,市场变幻莫测。在毫无预料的情况下,进入2008年中国经济进入转折期。摩根大通中国证券市场部主席李晶指出,在历经数年的两位数增长后,在政策日程表上,对于经济大幅下挫的担忧取代了对于经济过热的担忧。预计GDP增长将温和放缓,出口商正忙于应对不断飙升的成本及日益疲软的全球需求。国内经济方面,一系列近期数据表明,从房地产直至汽车等重要经济领域正在呈现周期性下滑。
       于是,降价突然出现了。领头的则是赫赫有名的万科。肖志刚也认同上述观点。他表示,2007年到2008年,房地产可能已经把后面5年的价格全部透支过去了,现在出现这种市场的状况也都是很正常的。“就像孩子走路一样,走的时候可能扶他一下,摔两跤其实没关系的,摔疼也没关系的。”
       不过,他强调,由于房地产牵涉面广,一旦出问题恐怕要引发社会问题,所以这个时机需要各方都做调整。肖志刚的意思是,政府不要设置过多的障碍阻止购并和股权融资,同时在信贷方面要出优惠政策。“使目前市场的购买需求应该适当的有一些松动,不能把某一个行业打倒再踩上一脚。”(董伟)
       (9月11日《中国青年报》,作者为该报记者)
       时评
       救市与否考验政府大智慧
       美国政府再次对房利美和房地美(以下简称“两房”)出手,给中国的“救市”派提供了最新的利器。所有主张救市的人都会将此奉为经典,“看吧,世界上最最市场经济的国家都出手了,我们为什么还不救?”
       此前,美国政府也曾出手对困境中的“两房”给予过援助,并且在股市低迷的时候,调低了利率。而这些措施也都成为救市派有力的证据。
       但其实,东西方经济学家对于“救市”一词的理解并不相同。笔者日前,曾就美国对股市以及“两房”的救助,采访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济学家。他们认为,这不是政府在救股市、楼市,而是为了维护金融稳定,对经济进行的干预。
       但其实就实际效果来看,“干预”与“救市”可能更多是理解上的不同。救市本身就是一种对经济的干预,只不过干预是一个经济学上常用的词汇,而救市则更具有民间色彩以及中国特色。干预意味着在经济或者某些重要行业发展过快、过热,出现泡沫时,出台政策进行降温,挤压泡沫,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压市。而在经济下滑或是行业低迷时,出台政策进行升温,刺激经济、产业的发展,这也就是所谓救市。说白了,干预也就是政府常说的调控。
       本来用哪个词无关紧要。但近年来,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救市说的一次次兴起,“救市”被更多地戴上了利益的标签。这在某种程度上,局限了人们的眼光,妨碍了我们客观地分析认识问题。
       由是许多专家在谈到这个词时,开始顾左右而言他,生怕被扣上利益代言人的帽子。在今年4月因股市下跌而引发的争论中,有些人就很聪明地回避了“救市”这个词,而是说,政府出台利好股市的政策,不能简单理解为救市,而应理解为政策的纠偏?因为在股市过热时,政府上调了印花税,并导致股市大跌。
       其实在一个复杂的经济社会,每一个人都是利益中人。西方经济学的前提就是,假定人都是“理性经济人”。这意味着趋利避害是一种本能。因此,关注利益的变化,本身无可厚非。但如果被自身利益蒙住了眼睛,则很可能陷于相互指责,甚至语言暴力。
       比如,很多人会说,房地产崩盘了才好呢?楼价跌得越多,能买得起房的人越多。但其实,房地产业背后是无数人的就业,以及巨大的对相关产业以及全局经济的带动作用。如果楼市崩盘,势必将金融业拉下水。而一旦银行系统出现问题,后果将非常可怕。但另一方面如果听凭地产商动辄以金融业以及经济下滑相要挟,盲目出台楼市利好政策,不仅将助长房价的上涨,招致更多人购房无门,而且会加速房地产业泡沫的累积,从而将经济置于风险之地。
       明确了问题的利害,再回到最初的问题——美国救了,我们是不是要救?笔者认为,美国的做法未必就是市场经济的样板。每个国家的情况不同,救与不救要从本国的实际出发。
        事实上,对美国不遗余力地救助“两房”,一直有不同的看法。不久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就在英国《金融时报》上撰文指出,美国政府对“两房”的拟议援助,将导致风险社会化,其中蕴含着长期的道德风险。“基本经济规律认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金融市场中的那些机构已经享用了一场奢华的盛宴,而政府现在正要求纳税人来负担一部分费用。我们应该干脆地说‘不’。”但就在今天,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发表文章称,只有国有化才能救“两房”。
       两种看似自相矛盾的观点,出现在同一个媒体,其实正说明了分歧。干预与否,何时干预,这不仅是经济学上的难题,也是各国政府面临的共同困惑。
       事实上,自从上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盛行以来,干预经济已经成为各国政府普遍采用的一种做法。干预与否,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经济生活中,而非今天所独有。比如说,不久前对部分纺织品出口退税的调整,也被认为是一种救市。
       就中国而言,救与不救,首先要明确的前提是,股市与楼市到底处在一个什么样的阶段?是不是到了政府必须出手的时候?以楼市为例,房价到底降了没有?降了多少?楼市危机是否已经到了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的程度?对这些问题要有切实的调查与定量定性分析。这显然是决定政策走向的一个前提。
       因此笔者认为,政府现在应该做的是在充分听取各界意见的同时,做充分的定量分析,在效率与公平上寻找一个均衡点。这是所有决策的前提。
       救市与否考验政府大智慧。(潘圆)
       (9月11日《中国青年报》,作者为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