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化]弗朗索瓦·达马的美好愿望
作者:兰燕飞

《新华月报(天下)》 2008年 第07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顾拜旦1892年的演讲手稿,在102年后被国际奥委会定名为《奥林匹克宣言》。这份《奥林匹克宣言》的发现者,就是弗朗索瓦·达马。
       2008年1月1日,经达马本人授权,《奥林匹克宣言》的中、英、法文版选择在北京向世界首次亮相,手稿复印件也开始在中国各城市巡展。
       5月19日,《奥林匹克宣言》国际论坛的现场十分热闹。这也是在顾拜旦发表“复兴奥林匹克运动”演讲116周年、国际奥委会公布《奥林匹克宣言》14年后,第一个以《奥林匹克宣言》为主题的国际论坛。
       弗朗索瓦·达马成为当仁不让的主角。此时奥运火炬巴黎受阻事件刚过去不久,会后在媒体问及他如何看待这起事件时,达马微笑着说:“法国人民是友好的,《奥林匹克宣言》来到中国,同样是为和平而来。”
       ■“我很高兴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奥林匹克——和平,对已经从事外交政治分析工作长达35年的达马来说,这是不可分割的两个词。“现代政治的根源在于对历史的分析,顾拜旦很早就做到了这点。这也是我寻找《奥林匹克宣言》的出发点。”达马认为,奥运会可以成为致力于世界和平的一种外交形式,这也是当年顾拜旦提出“复兴奥林匹克运动”的真正意义所在。
       在中国,达马首先接受到的信息是:这里有一群和他具有相同理念的人。这个来自国际论坛上的发现让年迈的达马异常兴奋。“没来中国之前,这个国家给我的印象是神秘。”而现在,他感觉中国很亲切。
       “我很喜欢中国,因为这里的人很热情。”达马说,他几乎去过所有的奥运会举办城市,中国人是他见过的最热情的。
       在决定把《奥林匹克宣言》的首次公开发布权放在中国时,达马还没有踏上中国的土地,“我很高兴自己的选择是对的。”他在北京这样说。
       ■美妙的探险历程
       达马出生于一个联姻法兰西、意大利、西班牙的千年贵族之家,世袭侯爵。 “《奥林匹克宣言》使我走上了一次美妙的探险历程。”从1990年开始动手寻找这份手稿到2008年在北京公开发布,弗朗索瓦·达马对这其中的波折颇多感慨。
       1892年11月25日的晚上,巴黎索邦大学大礼堂,29岁的法国男爵顾拜旦在台上慷慨陈词。对于当时的许多人来说,这个演讲不过是一次一小时的消遣,而历史却选择它作为现代奥运史的起点。
       顾拜旦的演讲虽然饱含激情,但当时的法兰西正处在复仇主义的战争狂热中,他提出追求和平的理念与社会现实格格不入。《奥林匹克宣言》未能正式刊发,很快被湮没,不知去向。
       达马最终在日内瓦找到这份手稿。1994年,该手稿经过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确认为《奥林匹克宣言》。顾拜旦这篇开创性的演讲稿终于重现天日。
       “它是一件历史文物,在黑暗中,所有人都没见过它。突然有一束光照射下来,所有人都看到了。”达马说,那束光就是北京奥运会。
       
       ■奥运是世界的
       达马是法国人,由法国人发现的《奥林匹克宣言》在法国的土地上首次公开发布,似乎更合情理。
       “这是人类的一份遗产,究竟属于谁其实并不重要。”达马并不喜欢被刻意标上国籍的标签,“奥林匹克本身才是最重要的。”
       那份手稿经历百年的风雨,纸张已经非常脆弱。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意义,达马一直小心保管,起初并没有想要将其公开发布。2002年,雅典奥组委找到达马,希望能借助2004年雅典奥运会之机发布这份《奥林匹克宣言》,与此同时,还有来自美国及其他国家的一些人士,向达马表达了同样的愿望。这其中就有一位名叫郭凝的法籍华人。
       郭凝还有一个身份是巴黎法中友协常务副主席。她找到达马:“如果《奥林匹克宣言》通过雅典传播,它还是没有走出欧洲;如果《奥林匹克宣言》在美国传播,它还是没有走出西方;如果《奥林匹克宣言》通过中国传播,它将真正走向世界。”
       达马最终接受了郭凝的建议,同意把《奥林匹克宣言》的首次公开发布权放在中国。
       “我总是在期待一些事情的发生。譬如我现在在中国,在北京,我最期待的就是能参加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谈到自己的愿望,达马的眼睛闪闪发亮,像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