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社会]重建规划踌躇起步
作者:刘 阳

《新华月报(天下)》 2008年 第07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日程之迫
       突发的堰塞湖险情使绵阳暂停了重建规划的脚步,然而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制定灾后重建规划的时间指针却已拨动。
       5月23日晚,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于第13次会议上下发通知,决定成立灾后重建规划组,并要求争取3个月内完成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总体方案的制定。
       随即四川省政府也下发了特急红头文件——《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编制“5•12”特大地震后恢复重建规划的紧急通知》。
       一份由众多台湾建筑师联合发出的呼吁被带到了5月25日召开的“城市中国”论坛上。这份由建筑评论家史建带回的呼吁,建议半年内不易进行灾后重建规划。参与该倡议的建筑师都经历了台湾“9•21”大地震以及其后的灾后重建工作,而那次地震和此次汶川大地震在地理地貌上十分相似。
       6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526号国务院令,公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该条例明确规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分步实施、自力更生、国家支持、社会帮扶的方针。
       ◆北川重建选址之艰
       在绵阳市初步拟定的重建规划方案中,北川县城选址作为单独的一章被列入主题。
       远离地震带,成了北川和众多需要选址重建城市的首要考虑因素。
       由于北川县城地处龙门山断裂带,而且周边大山岩石破碎,极易发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因此理论上在原址已无法重建县城。北川县县委书记宋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明确表示:“县城在原地重建是不太可能的,肯定要重新选址。”
       据史料记载,北川历史上已经搬迁了数次,但一直都没有逃离危险地带,北川县城重建的备选地址已经讨论了多处,不过无论在哪里选址重建,第一考虑的都是安全性。
       然而对灾难的忌惮抵挡不了羌族人内心重回家园的渴望。作为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北川对羌族人而言代表着这个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传承,是灵魂的归宿。一个滞留绵阳的北川大婶这样说道:“这里不是我们的家,吃的不习惯,住的不习惯,不回去不行。”这恐怕是北川羌族人,乃至所有幸存下来的四川羌族人的共同心声。
       经过20多天的实地考察和论证,6月9日,国家抗震救灾规划专家组把北川老县城的重建地点初步选在绵阳的板凳桥。目前专家组已将北川新址的初步方案上报国家相关部门,按照国家的规划,将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北川县城恢复重建的目标。
       板凳桥位于安昌镇和黄土镇的交界处,专家介绍说,板凳桥距离绵阳市区比较近,从交通、大的空间布局等各方面都有利于带动新北川产业经济的发展。
       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李晓江介绍,板凳桥首先是安全的,在地质方面将来发生震灾或者其他的地质灾害比较少。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区域所所长朱波介绍说,现在北川加上暂住人口是3万多人,一般来讲是3个多平方公里,考虑到近期整个经济发展应该扩展到三到五万人,也就是说三到五平方公里就足够了。
       板凳桥一带在历史上就是羌族活动和聚居的地区,在这样一个依山傍水的地方重建北川县城更有利于羌族文化的传承。
       李晓江说,因为羌族是一个山地民族,羌族既喜欢山又喜欢水,他们和山水有非常深厚的渊源,所以既要研究山体,又要构筑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生态环境非常好的一个水系。
       但北川重建工作委员会书记左代富于6月23日表示,北川县城新址尚未确定,目前仍在做规划论证。
       ◆都江堰重建规划全球招标
       500多名建筑专家组成的大型团队正在对都江堰的楼房进行评估,被确定为危房的,将立即进行拆除;具备居住和工作条件的,将在加固后再使用。危房拆除后将会按照安排,在原址上重建。目前,在二环路周围,安置房正在紧张搭建。
       都江堰规划局局长屈军在这些专家和来自上海的援建专家中间奔走。“目前,都江堰临时过渡安置房的选点已经确定,其中城区共有14个安置点,这些点位主要分布在城区二环路附近,而19个乡镇的安置点也已明确。”屈军说。
       重建工作开始前,仍有大量工作要做。屈军说,除了楼房评估,这个专家团队将对选址地的地质状况和周边生态环境进行专业评估,安全是第一要素。除此之外,再建房屋的抗震标准也要重新修订,在7度6级的基础上增加,达到新的抗震要求。临时过渡安置房的设计为两层钢板结构,墙体两边内也被要求填充有抵抗余震的泡沫材料,它将提供40万受灾群众的居住。
       都江堰市的重建安置规划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吴志强领衔。这位上海世博会总规划师,现在成为成都灾区灾后安置规划总规划师。
       “规划图纸早一天完成,建筑工人就可以早一天开始施工。”作为先遣队进入灾区后,吴志强带领的先遣队走遍了4个市县的80多个受灾的乡镇(村),确定了40多个需要重建的乡镇名单。吴志强对我说,“我们立了军令状,在5月30日以前全部完成都江堰、彭州市、崇州市和大邑县4个市、县的80多个城镇的安置规划。”
       吴志强和他的常务副院长夏南凯提出的新方案,包括3个阶段的主体工作:一是救灾避灾,继续采购帐篷;二是安置,临时安置,前面是灾民,后面是建设大军;三是永久性居住建设。吴志强在做的是最迫切的第二阶段的工作。
       “永久安置点的选择要综合多方因素。”夏南凯说,“就是让这些灾民从临时安置点能住进去,而且要符合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要求。在灾民生活和生产的问题都解决以后,还要考虑整个城市的发展。”
       考虑到未来3年的临时安置房生活,过渡区域也要保证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夏南凯说,“每50套配建1个集中供水点,1个公共卫生间和1个垃圾回收点。每1000套住房,配建1所300平方米的小学,1个20平方米的诊所和1个50平方米的商店。每2000套住房,配建一所中学。”
       这个以都江堰景区为核心,呈扇形扩张的城市,在这次地震中毁坏最剧烈的地方,就是靠近景区的旧城部分。“根据评估,都江堰的老城区已不适合居住。”屈军说,规划组正计划保留老城区的旅游功能,并在周边重新择址,建造占地150万平方米的生活区。由于都江堰的历史完整性,不可能像北川那样举县搬迁,而只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保持和扩建。
       “我们的总体方案争取在3个月内完成。”他说,都江堰要向东朝聚源方向选址建立新城区,计划3至5年内将都江堰建成能容纳108万人口的城市。
       在同济专家组紧密布置安置工作的同时,由成都规划局和都江堰规划局牵头的“都江堰市灾后重建规划方案”征集也在展开。官方称,此次方案为无偿征集,将邀请有实力、有信誉、有社会责任感的规划设计机构参与。成都市政府将于今年7月组织专家对征集的方案进行论证。
       这是城市重建史上首次全球化招标,5家规划设计机构最终将参与到都江堰的重建规划设计中来。屈军说,地方政府将配合中选机构做实地踏勘和调研。都江堰市灾后重建规划的地理范围,可涵盖整个都江堰市域,重点为都江堰市城区、聚源镇和青山镇,共约1600平方公里,涉及居住人口110余万人。规划应包括灾后重建模式、城市的定位、城市的功能分区及布局结构、灾毁资源的利用和再开发、产业支撑、城乡形态、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灾民安置等。
       ◆发展之困
       业内专家指出,此次地震破坏了四川境内众多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同时切断了诸多地区的经济发展命脉,比如茂县的旅游经济、德阳的工业经济等,未来的重建规划如何续存文化、延续经济发展,是规划专家乃至城市决策者们将要考虑的重中之重。
       “在地震带上所处的城市向来都是景观、物种和矿产资源最丰富的地方,这些资源往往就是这些地方经济的发展支柱。” 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尹稚告诉记者。
       一场地震斩断了茂县的黄金旅游线路,曾经的风景旅游胜地几乎面临灭顶之灾;这场地震同样让德阳什邡市和蓥华镇的金河磷矿、清平磷矿两个磷矿被埋——这意味着一年要输送500多万吨矿产品的德阳化工业将遭遇毁灭性打击,德阳工业的半壁江山骤然倒塌。
       这些城市还想要发展自己的支柱经济产业,想要重回当年的盛况,这些资源都不可能丢弃。然而一个巨大的现实条件是,这些资源依然处于地震多发带上。这也给未来的城市重建规划又出了一个巨大难题。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杨保军指出:“救灾阶段大家热情高涨,但是不得不注意的是这种热情很难长久持续。灾难之后城市经济、文化的重构是相当艰难的,但是城市规划恰恰是这个重构的基础。”
       灾后重建路途遥远漫长,重建规划只是其中的第一步,而这第一步又是如此的举步维艰。
       (综合6月2日《中国房地产报》、《三联生活周刊》2008年第20期、6月9日“中新网”和6月23日《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