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环球]掀起金融大浪的小交易员们
作者:杨红林 陆 乐

《新华月报(天下)》 2008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涉嫌制造法国兴业银行欺诈案的期货交易员热罗姆·盖维耶尔1月26日被法国警方逮捕。由于他在去年的非法交易,法国兴业银行蒙受了71亿美元的损失,这也创下了有史以来个人欺诈行为涉及金额的最高纪录。但是凭借一己之力制造“惊天大案”,搅乱金融市场,盖维耶尔并不是第一个。
        “炒股高手”制造印度史上
        最大金融丑闻
       1992年,印度股市狂跌,当时报纸称之为“印度有史以来最大的金融丑闻”、“印度超级股票诈骗案”,丑闻的主角是37岁的哈夏德·迈赫塔,他利用印度政府债券买卖中的漏洞,操控股市价格,并把印度国家银行、国家住房银行、渣打银行、花旗银行等数十家银行卷入丑闻中。
       迈赫塔出身于一个小商人家庭,大学毕业之后,他在孟买的新印度保险公司找到了一份保险经纪人的工作,这家公司对面就是孟买股票交易所。头脑机灵又喜欢投机的迈赫塔,很快就不满足于现状,他对朋友说:我不仅仅要向这些股票交易员卖保险,我还要像他们一样有钱!于是,他每日中午,都要到孟买交易所的大厅内转上一圈,观察股市是如何起落的。1980年,他终于成为孟买股票交易所的一名全职股票经纪人。
       投身股市初期,迈赫塔凭着他敏锐的判断力赚了不少钱,他最喜欢四处炫耀的一个战例是先以每股40卢比大量买进印度总理牌汽车公司股票,几个月之后股票升至每股400卢比,再全部抛出。那一次的大赚,让他一下子就跻身于孟买富人之列。4年之后,他进入了孟买股票交易所的大户室,但是这时候,他才发现,要想在股市中赚大钱,光靠判断力和冒险精神是不够的,还必须有雄厚的资金。
       迈赫塔暗自琢磨了很久,终于发现了他的秘密“金库”:银行债券。债券是印度政府的重要筹资手段,由印度国家银行组织发行,各家银行都可以买卖。迈赫塔用金钱买通了国家银行和十几家其他银行的高级主管,利用银行间交易政府债券的机会,将本来不能用作交易凭证的“政府债券收据”拿到一些银行去套取现金,然后投入股市去控制股市价格。在巨大的资本后盾下,迈赫塔在孟买股市涨落中“呼风唤雨”,被成千上万的股民们顶礼膜拜,在3年之内堪称印度首富,拥有一座1.5万平方英尺的别墅和自己的高尔夫球场。他常常神秘地故意向外界透露,他的运作得到一家资金雄厚的阿拉伯银行的支持。
       迈赫塔越编越大的骗局,终于逐渐暴露。1992年,国家银行行长找到迈赫塔,要他交还代售债券的银行收据。税务官员突袭迈赫塔的家,搜出了数十亿卢比的债券。相继浮出水面的是,至少有10家以上的银行向迈赫塔提供了数十亿乃至数百亿卢比的周转资金。迈赫塔丑闻一传开,孟买股市指数一下子便从4163点下跌到3086点,许多股票在两天之内便下跌了50%到90%,就连印度国家银行等资金雄厚的大银行,也有数亿美元付诸东流。印度政府不得不暂时关闭股市10天,成立专门调查委员会调查迈赫塔事件。迈赫塔后来被宣判72项刑事罪和高达600多项民事罪,被冻结所有财产。卷入丑闻的许多银行主管也纷纷入狱,甚至有高管受到惊吓,突发心脏病去世。迈赫塔于2001年12月31日死在狱中。他给印度股市留下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印度政府花了很大力气重新建立公众的信心,包括重新建立银行业监理体制、彻底改革银行业间资本市场,规范证券市场。
       “天才交易员”玩垮英国老
        牌贵族银行
       
       1995年2月26日,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突然宣布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巴林银行不得继续从事交易活动并将申请资产清理。10天后,这家银行竟以1英镑的象征性价格被荷兰国际集团收购,从而宣告了自身的彻底倒闭。可是谁又能想到,巴林银行实际上是一家拥有233年显赫历史的财团。
       巴林银行由弗朗西斯·巴林爵士创建于1763年,由于其经营灵活变通、富于创新,很快就在国际金融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业务遍及全球,20世纪初,它受到英国王室的青睐,就连伊丽莎白女王也成为其长期客户。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巴林银行向海外发展,在新兴市场开展广泛的投资活动,其一度在全球范围内掌控270多亿英镑的资产。不料天有不测风云,正当巴林银行处于鼎盛之际,却被一名交易员推向毁灭的深渊。
       那是在1989年7月10日,一位名叫尼克·里森的期货交易员来到巴林银行工作。此前,他曾在著名的摩根斯坦利银行清算部工作。进入巴林银行后,他很快就崭露头角,1992年被总部派到新加坡分行成立期货与期权交易部门,并出任总经理兼首席交易员。来到新加坡后,里森开设了一个“88888”账户作为期货公司的误差账户。虽然按规定该账户只能用于冲销错账,但后来却被里森用来进行交易。
       起初,里森曾通过大阪股票交易所、东京股票交易所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买卖日经225股票指数期货和日本政府债券期货,从中赚取差价,也一度为巴林银行赢得了巨额的利润。因此,以稳健、大胆著称的里森被国际金融界誉为“天才交易员”。从1994年下半年,里森预测日本股市将会有大涨趋势,于是贸然大量买进日经225指数期货合约和看涨期权。然而事与愿违,由于受1995年1月关西大地震的影响,日本股市暴跌,结果里森严重亏损,走投无路之下,他畏罪潜逃。
       灾难面前,巴林银行不得不紧急求助于英格兰银行,希望挽救局面。然而这时它的损失已达14亿美元,并且随着日经225指数的继续下挫,损失还将进一步扩大,英格兰银行也束手无策。最终,这家拥有两百多年历史的贵族银行被迫宣告倒闭。就这样,一名职员的个人失误竟瞬间毁掉了一家老牌银行。尽管里森最终在德国落网并被引渡回新加坡入狱,但一切已无济于事。
        “百分之五先生”使住友亏
        损40亿美元
       就在巴林银行惨剧发生后一年,日本又惊曝一起金融丑闻,这便是著名的“住友事件”。众所周知,住友商社堪称日本最老牌的财团之一,尤其在铜的国际交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在1996年6月,同样是由于一位交易员的违规操作,住友家族的百年基业差点毁于一旦。
       这位交易员名叫滨中泰男,1970年加盟住友商社,时年仅22岁。由于在交易过程中表现出了非凡的能力,他被任命为住友的有色金属交易部部长和首席交易员,代表住友在国际铜市上连续征战达20多年。到20世纪80年代末,他手中竟能控制全球铜交易量的5%之多,并因此被业内人士称为“百分之五先生”。但是令很多人吃惊的是,刚愎自用的滨中泰男居然未经授权就打着公司的旗号以私人账户冒险进行期铜交易,试图通过操纵国际期铜市场而牟取巨额利润。
       
       据披露,早在1991年,滨中泰男就有操纵国际期铜市场的迹象。由于当时没有引起有关风险控制部门的注意,他的冒险举动曾一度获得成功。从1994年到1995年,由于他控制了许多交割仓库的库存,导致国际铜价从1600美元/吨飙升到3082美元/吨。但到1995年下半年,随着铜产量的大幅增加,市场终于暴露出混乱的动向。在重重压力下,滨中泰男被迫忍痛抛盘,结果到1996年5月,期铜已经跌至2500美元/吨以下。与此同时,国际铜市上开始流传这位“百分之五先生”即将被迫辞职的谣言。受此影响,大量恐慌性抛盘出现了。在了解实情后,1996年6月24日,住友商社宣布解雇滨中泰男,随后铜价更是一泻千里,24小时之内就由2165美元/吨跌至1860美元/吨。据估计,仅此一项,住友商社就蒙受了18亿美元的损失;而由于股票价格的下跌.总亏损可达40亿美元。
       这场风波结束后,滨中泰男被判处了8年监禁,但住友商社却不得不为他的超级失误“埋单”。在惨重的损失面前,住友商社的总裁秋山富一痛心疾首地说:“他(滨中泰男)十分富于自制力,而且也十分讲究逻辑,于是我信任他,并委任他为首席金属交易员。但我现在感到非常失望!”
       
       
        “骗子交易员”令世界第一
        大产铜国损失惨重
       就在日本的滨中泰男违规操纵国际期铜市场时,在世界第一大产铜国智利,另一位交易员也掀起了一场惊天波澜,并给国家带来了巨大损失。
       大名鼎鼎的智利国家铜业公司是一家全资国有企业,其铜矿储量、电解铜和钼的生产量均为世界第一位。1989年到1994年期间,智利铜业公司的首席交易员胡安·戴维利亚违反有关规定,擅自在国际期铜市场上进行多次未经授权的交易。负责本公司所有矿产期货合同的他还受一些跨国公司的指使操纵期铜市场,而自己则捞取大量回扣。1994年,针对国际期铜市场不同寻常的波动,智利铜业公司开始产生怀疑并随即着手进行调查。经过3年多的调查,戴维利亚的罪行逐渐败露。而这时,智利铜业公司已蒙受了至少1.7亿美元的亏损。
       据有关资料披露,这名金融期货交易员之所以酿成一场惨剧,居然缘起于一次小小的失误。戴维利亚声称,在1992年9月时,他曾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在应该“购入”的时候向电脑输了几个“售出”指令,还有几次把“售出”当作“购入”。当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已经损失了4000万美元。于是为了弥补损失,他便接着进行违法交易,但这一系列交易却都以失败收场。
       事件曝光后,34岁的戴维利亚被公司开除,智利政府随后以非法交易的罪名逮捕了他。由于情况复杂,这案件惊动了智利、英国和美国三地的法院,并牵涉到一大批公司和个人,包括著名的美林公司。1997年,法庭宣告以欺诈和逃税罪名判处戴维利亚3年徒刑和罚款两千多万美元。尽管如此,这起欺诈交易丑闻带给国家的巨大损失却永远无法弥补。后来,智利人甚至怀着苦涩的心情发明了一个新词:“戴维利亚尔”,意即“堂而皇之地将事情搞砸”。
       (1月28日《环球时报》)
       链 接
       流氓交易员:上级打马虎眼
       前法国兴业银行交易员热罗姆·盖维耶尔因违规交易,给东家法国兴业银行造成近50亿欧元损失。他在接受法国调查部门两天讯问后,1月28日取保候审。
       根据供词,盖维耶尔2005年进入银行交易部门,同年开始第一次违规交易。他把赌注押在看空德国安联保险公司的股票上。盖维耶尔没有解释,他具体押在哪个证券市场上。
       “我在安联保险建立头寸,赌股市会下跌。不久,真的发生了。伦敦(地铁)爆炸后,股市大跌。我简直中了头彩——50万欧元,” 盖维耶尔说,“它让你欲罢不能,就像滚雪球一样。”
       盖维耶尔称,至2007年底,他的账面浮盈已达14亿欧元。他不知道该怎么向老板交待这么大一笔盈利,于是借助虚假交易“藏”起这笔巨额黑字。丑闻曝光前一星期,法国兴业银行即将公布的年报显示,银行2007年盈利55亿欧元。可见,盖维耶尔一个人的隐性“创收”相当于银行全年盈利的1/4。
       盖维耶尔说,作为个人违规行为,自己有责任,但银行上级主管的责任也不容推卸。
       “我不相信我的上级主管没有意识到我的交易金额,小额头寸不可能取得那么大利润。我想说,当我盈利时,我的上级装作没看见我使用的手段和交易金额。我用的手法根本算不上复杂。任何正确开展的检查都能发现那些(违规交易)行为。”
       在提及动机时,盖维耶尔说,他只是想“替我的银行赚钱”,没有自肥腰包的打算。他说,2007年度,他希望得到60万欧元的年终奖,但一名主管说,他的年终奖不会超过30万欧元。这令他一度感到沮丧。
       盖维耶尔供词内容的曝光,使法国兴业银行的处境雪上加霜。由于遭遇巨额损失,市场传出法国兴业银行将遭收购的消息。该公司股价当天大幅上扬。不过,法国总理菲永表示,政府将不允许兴业银行成为恶意收购对象。(新华社特稿 冯武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