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之前的这个“七一”格外引人注目。6月25日,在赴港参加香港回归十周年庆典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了重要讲话。

除了“基本现代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等让人眼前一亮的提法之外,更引人关注的是此次讲话对于诸多要点的有力强调——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人民日报》隔日发表的评论员文章称,这篇讲话“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奠定了重要的政治、思想和理论基础”。
有评论称,这一讲话中提及的诸多要点,意在为十七大奠定基调。
走什么道路至关重要
在这次重要讲话开头,胡锦涛就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对媒体说,这两年,在改革开放要不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问题上,要不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问题上,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其实质是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这是我国在改革开放的每个历史关头都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这些问题。非常重要,非常及时。
此前《光明日报》曾刊登来自国防大学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的文章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唯一正确道路。
这篇文章说,最近,有人宣称我们现在所走的道路就是民主社会主义道路,提出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这些观点都是不正确的。民主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而早在5月中旬,《人民日报》理论版相继发表的《如何看民主社会主义》和《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两篇文章,就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
此次胡锦涛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调,再一次明确了中国发展的路向。
有学者分析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出发想问题、定方针、做决策。
在这次讲话中,对于中国的社会发展阶段问题,胡锦涛也做出了明确的表述——必须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胡锦涛在讲话中告诫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必须认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我国基本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增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坚定性,提高想问题、办事情决不可脱离实际的自觉性,清醒而又顽强地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而扎实奋斗、不懈奋斗。
科学发展观被至为凝练地表述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对于科学发展观的表述,在这次胡锦涛的讲话中至为凝练、完整而层次清晰。
“科学发展观是这一届党中央提出的统揽全局的最重要的战略思想。”中央党校学者刘春预测,十七大将对科学发展观这一说法重点突出,强调科学发展这一特色,强调社会和谐和全面进步。
刘春认为,胡锦涛再次强调第一要义是发展,意义十分深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已有29年,其经济的高增长令人瞩目,国家综合实力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但收入差距加大、城乡失衡、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是当前社会发展最为显著的特征。”中央党校教授林认为,今后5年的发展,中央将会在解决矛盾上有新的作为。
如果从1978年算起,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将在2008年走到30年这个历史节点。在过去几年,对于改革方向、改革实效等问题的争论并不鲜见。
6月25日,胡锦涛说,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一次新的伟大革命”,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
在谈到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时,胡锦涛说,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
刘春说,以前常见的是“经济增长方式”,而这次讲话则改为“经济发展方式”,两字之差,寓意着“发展”的深刻内涵。
“过去一提到发展,就让人想到GDP的增长,而在新的时期,发展的内涵更加丰富,不只是经济的发展,还体现在人的发展以及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等方面的发展。”刘春说。
机制创新推动民主政治发展
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到“构建和谐社会”,再到“6·25”讲话,林认为,中国共产党对自身的深层次变革冷静而认真地面对,五年来,在意识上、观念上,以及党的执政方式、组织方式、党员构成等方面都进行广泛的改革和尝试。
截至今年6月,为期一年多的全国省、市、县、乡四级党委集中换届基本结束。与以往相比,这次地方党委换届中最吸引人眼球的是“三减”改革:精简党委班子职数——“减人”,减少副书记职数——“减层”,扩大党政交叉任职比例——“减线”。
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何增科认为,这是中共完善地方党委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减少和避免党政分工重叠、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执政水平的重大尝试,也是新一届中央“从严治党、科学执政、保持先进”理念的具体体现。
“现在是发展的关键时刻,大的政治方针不会改变。”刘春认为,政治体制发展将会表现在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上。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也被列为胡锦涛此次重要讲话的重点之一。
专家分析认为,即将召开的十七大将是中国发展的又一个历史新起点。
(《望东方周刊》2007年第27期,作者为该刊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