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老报旧闻]与奥运第一次苦涩的亲密接触
作者:郭传芹

《新华月报(天下)》 2007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1932年7月1日(即民国二十一年七月一日)的《大公报》上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我国参加世界运动会 刘长春于希渭定期放洋》。文章报道了即将举办的第十届奥运会的时间(1932年7月30日)和地点(美国洛杉矶),并就我国派出代表参赛的过程作了说明。文章特别指出,“由于时间紧迫,经由全国体协王正廷(时任全国体育协进会会长)、张伯苓商量,对刘、于二人的代表资格由王正廷先行承认,俟将来召开全国大会时,再行追认。”刘长春、于希渭同为东北大学学生,以径赛选手名扬全国,刘长春擅长短跑,于希渭擅长中长跑。定于当年7月8日由上海乘轮船前往美国洛杉矶。
       《大公报》从7月1日至7月11日对刘长春奥运之行进行了系列报道,包括7月2日下午5时从北平出发,7月4日抵达上海。其中7月3日刘长春经过徐州时,谈到了他此行的目的是打破伪国及日本的谣言,并乘此时机宣传东北真相,还可以借此增加经验,至于比赛的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这是中国参加世界运动会的第一次。于希渭由于在大连受日本的监控和阻挠未能参加。7月8日上午10时许,刘长春在海关码头接受王正廷授旗仪式。随后刘长春偕同教练宋君复登上威尔逊总统号轮船驶往美国。
       从当时的报道中可以看出,国民政府起初并未打算派代表参赛,只预派代表沈嗣良到美国观光。因日本帝国主义扶持的伪满政权,为了骗取世界各国的承认,竟然电告国际奥委会:拟派刘长春、于希渭作为“满洲国”选手参加奥运会。此举一出,举国哗然,刘长春也予以拒绝。刘长春还为此发表声明,揭穿日本的阴谋。他的这一举动得到了张学良的支持。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国民党政府决定派刘长春、于希渭作为运动员,宋君复为教练员,沈嗣良为领队,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但是所需经费基本上是体协会募得的,其中张学良资助8000银元。
       第十届奥运会也是我国首次派出参赛运动员参与世界运动大会,对于全国人民来说是莫大的鼓舞,刘长春此行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各主要媒体都相继进行了报道。
       与《大公报》相比,上海《申报》对于此行报道得更为详细和具体,它辟有体育专栏,从刘长春到达上海之日起,基本上每天都有较大篇幅的报道:7月4日到达上海,《申报》第二天就报道了刘长春到达上海车站的情形,场面甚为壮大,并配发了照片,同时介绍了刘长春的所参与体育赛事的记录及成绩;7月8日《申报》发表了题为“威尔逊总统轮今晨送刘长春宋君复赴美参加第十届世界亚林匹克运动会”,欢送民众千余人,并高呼“中华万岁”,文中附有7月7日刘长春练习跑步姿势的照片和刘宋二人的合影。同时该报还对近代奥林匹克运动史进行介绍。这些都说明了此时国人对奥运的期望已很强烈,对世界性体育赛事倍加关注。
       此后,《申报》和《大公报》分别在7月31日和8月1日相继报道了第十届奥运会开幕的盛况,报道了中国运动员首次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备受各国关注的情形,以及中国选手的表现。由于受到当时交通条件的限制,经过20多天的海上奔波,旅途劳累、体力不支,刘长春仓促上阵,在100米和200米短跑预赛中即被淘汰,同时又放弃了400米的比赛。中国第一次奥运之行便黯然落幕。
       与奥运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是苦涩的,但是刘长春这种单刀赴会的精神仍然激励着当时的人们和后来者,他的奥运之行当时就被称为“壮行”而见诸报端。今天他已作为我国“奥运第一人”而载入史册。一个教练带着一个队员代表一个国家参加奥林匹克大会在奥运史上也是罕见的,但对于中国它有特殊的意义,这次参赛虽无成绩可言,但向世界宣告了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存在,改写了中国没有参加世界体育大赛的历史,打开了中国进入奥林匹克运动的大门。近百年来,国人为在中华大地举办这样的体育盛事而不懈努力,2008年我们的愿望终于实现了。(相关资料由国家图书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