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负喧锁话]人生的价值
作者:杨 绛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07年 第1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按基督教的说法,人生一世是考验。人死了,好人的灵魂升天。不好不坏又好又坏的人,灵魂受到了该当的惩罚,或得到充分的净化之后,例如经过炼狱里的烧炼,也能升天。我认为这种考验不公平。人生在世,遭遇不同,天赋不同。有人生在富裕的家里,又天生性情和顺,生活幸运。做一个好人很现成。若处境贫困,生情顽劣,生活艰苦,堕落比较容易。
       佛家轮回之说,说来也有道理。考验一次不够,再来一次。但因果之说,也使我困惑。因因果果,第一个因是什么呢?当然。各种宗教的各种说法,都不属我自问自答的探索。但是,我尊重一切宗教。不过。宗教讲的是来世,我只是愚昧而又渺小的人,不能探索来世的事,我只求知道,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一辈子。能有什么价值。
       不是说,“留下些声名”吗?这就是说,能留下的是身后之名。但名与实是不相符的。“一将成名万骨枯”。但战争中奉献生命的“无名英雄”更受世人的崇敬与爱戴,我国首都天安门广场上,正中不是有“人民英雄纪念碑”吗?我们人世间得到功勋的人,都赖有无数默默无闻的人。为他们作出贡献。默默无闻的老百姓,他们活了一辈子,就毫无价值吗?从个人的角度看,他们自己没有任何收获,但是从人类社会集体的角度看,他们的功绩是历代累积的经验和智慧。人类的文明是社会集体共同造成的。况且身后之名,又有什么价值呢?声名,活着也许对自己有用,死后只能被人利用了。
       一代又一代的人。从生到死、辛辛苦苦、忙忙碌碌。到头来只成了一批又一批的尸体,人生一世。还说得到什么价值呢?
       匹夫匹妇。各有品德。为人一世,都有或多或少的修养。俗语:“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得”就是得到的功德。有多少功德就有多少价值。而修来的功德不在肉体上而在灵魂上。所以,只有相信灵魂不灭,才能对人生有价值观,而相信灵魂不灭。得是有信仰的人。有了信仰,人生才有价值。
       其实。信仰是感性的,不是纯由理性推断出来的。人类天生对大’自然有敬畏之心。统治者只是借人类对神明的敬畏,顺水推舟。因势利导,为宗教定下了隆重的仪式。虔信宗教的。不限于愚夫愚妇。大智大慧、大哲学家、大科学家、大文学家等信仰上帝的虔诚,远胜于愚夫愚妇。
       一个人有了信仰,对人生才能有正确的价值观。佛家爱说人生如空花泡影,一切皆空。佛家否定一切,唯独对信心肯定又肯定。“若复有人……能生信心……乃至一念生净信者……得无量福德……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为什么呢?因为我佛无相。非但看不见,也无从想像。能感悟到佛的存在。需有“宿根”“宿慧”,也就是说,需有经久的锻炼。如能把信仰传授于人,就是助人得福,功德无量。
       我站在人生边上。向后看,是要探索人生的价值。人活一辈子,锻炼了一辈子,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成绩。能有成绩,就不是虚生此世了。向前看呢,再往前去就离开人世了。灵魂既然不死,就和灵魂自称的“我”,还在一处呢。
       这个世界好比一座大熔炉。烧炼出一批又一批品质不同而且和原先的品质也不相同的灵魂。有关这些灵魂的问题,我能知道什么?我只能胡思乱想罢了。我无从问起,也无从回答。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不知为不知”,我的自问自答。只可以到此为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