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事象杂记]王雨百字小说
作者:王 雨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07年 第0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良心局长
       为争夺科长职位,小孙、小赵都给局长送了礼。小孙送八千,小赵送了一万。要论工作能力,非小孙莫属,可小赵送的礼又确实……差价两千,究竟是论才还是惟钱?局长“斗争”了一个多礼拜,终痛下决心:惟才是举,提拔小孙。
       局长夫人得知后,极力反对。局长日:“好戏在后头,勿使妇人之见!”
       “圈内人”得知其事,称局长实属不易,并私下誉其为“良心局长”。
       小孙上任当天,便得知“内幕”,时局长更是感恩戴德,当晚即携款五千到局长府上,局长坚持不收。小孙日:“若领导不收。在下羞愧难当,惟有辞职!”局长方笑纳。
       小孙走后,局长谓夫人道:“如何,是好戏否?”
       夫人始释然。
       前列腺不会老捣乱
       人秘科的梅向东是王副局长的人,跟王局长有六七年了,虽然一直“原地踏步”,却毫无怨言。王局长也知道小梅不容易,有心想让他这次“上一上”。人事调整会议上,王局长提了梅向东的名字,且非常到位地介绍了小梅的情况。大伙觉察到“一把手”赵局长的眉头有点皱——赵局长和王局长是一对“冤家”。王局长虽是副局长,但后台硬,“一把手”通常是“无理亦让其三分”,何况今日有理?所以,大伙并没全皱眉,有几个还含了笑。点了头。关键时刻,王局长的前列腺又来捣乱。王局长只好去了趟卫生间——人生的紧要关头,往往就在于这一两步。
       过了不长时问,便传出消息:梅向东的提名未获局党组的通过。
       有人告诉梅向东:“关键时刻,你被王局长的一泡尿给尿掉了。”梅向东心里明白,这叫“缺席判决”,乃官场上颇为厉害的一手。属难防之暗箭,怨不得谁。
       小梅现在依然是王局长的人,无怨无悔,跟得仍然很紧,等待下次机会——王局长的前列腺总不会老来捣乱吧?骑虎难下的小梅,只有豁出去赌一把了。
       职业道德
       赵处长喜迁新居,科员小王决定以“祝贺”的名义给赵处长送上800块钱。搬家时,小王暗中将“红包”塞到赵处长手里。出人意料的是,赵处长硬是不收,赵处长说:“小王,无功不受禄,这钱我不能收!”
       “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请赵处一定收下!”小王诚恳地说道。
       “你别以为当领导的就一定贪得无厌,其实我们领导也讲职业道德。能收的,我不客气;不能收的,我决不会收。小王,这钱你拿回去,因为有纪律,我现在还不能告诉你,过几天必然会明白,否则你要后悔的!”赵处长郑重地劝说小王。
       小王心里想:骗鬼去吧,你!我才不相信你有什么理由不收哩!于是小王坚持要送!
       于是两人一来一往呈拉锯状,但赵处长的态度异常坚决。
       小王终于没送成礼,悻悻而返,心里把赵处长恨成一个“洞”。
       两周后,赵处长调到另一局里任处长的消息终于传到了小王的耳里。小王方恍然大悟赵处长当初为什么不收自己的礼。
       “我们领导也是讲职业道德的!”小王蓦地想起了赵处长曾说过的这句话,不禁感慨万分。
       最近几天,张处长看小王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极不满意。
       小王便想到别人曾说过的话:若张处长对你不满意,那便说明你要赶快去“烧香”了……
       小王便拎着一大提包烟酒去张处长家里烧香。处长不在家,但到张处长家里送礼的却有好几拨。小王和张处的老婆说了几句话,便放下提包走开了。
       张处长晚上回家,看到东西,问:谁送的?老婆答:好像是上回来的那个A单位的,人长得白白净净,戴个眼镜……张处长想了想:“噢,是小李……”
       好几天过去了,可张处长时小王的态度并未变好,反而有点变本加厉的味道了。
       张处长看小王的眼神恨恨的,张处长心里想:拎不清的东西,看你究竟到啥时才能开窍?
       下去了
       中午休息的时候,局财务处主任科员赵东鑫常陪王局长到6楼活动室活动。赵东鑫从组织人事处的铁哥儿们小王口里得知。这次自己有可能“上一上”。
       这天一大早,赵东鑫被派到乡下公干,中午急匆匆赶回来。三口两口吞完午饭,便往6楼活动室跑。刚上6楼,正碰见王局长从活动室出来往楼下走,赵东鑫失望至极,慌不择词,脱口而出:“王局,您下去了?这么快?!”王局长头也没点,下了楼。
       半个月后,局里中层干部调整,赵东鑫“原地踏步”,什么“上一上”,连个影都没有。赵东鑫苦闷不已,夜访小王宅,探寻“症结”。
       小王一脸的不屑和恼怒:“我问你,你有没有说过‘王局你这么快就下去了’这句话?冲着当官的说‘下去了’,你这不是哪壶不开拎哪壶?没事找事吗?!”
       赵东鑫顿悟,遂面如死灰,黯然离去。
       送“砖头”
       赵君想当官,想得是茶饭不思,夜夜难眠。“拎着猪头找庙门”,一年年都去领导家进贡,茅台、五粮液、红中华,时兴什么送什么,就差送彩电、冰箱、洗衣机了……可除了捞到个主任科员的“虚衔”外,收效甚微。气得赵君暗地里直骂自己是“肉包子打狗”!
       某日,仅替局长开了半个月小车的外甥竟以过来人身份来开导他:这都什么年代了?!你还送那些“软货”?!现在要送礼就送“砖头”——人民币,舅舅您要是真想当官,就抓紧给你领导一“砖头”,一“砖头”就是一万元,我保您一“砖头”就能把他给“拍死”!
       赵君大悟,依计而行,在一个暗夜里偷偷给领导送去了一块“砖头”。果然一“砖头”就把领导给“拍死”了!-——赵君不久当上了实权部门的副处长、领导挨了一砖头后,还向他许诺:小赵啊,好好干,你大有希望,平时多注意积累“经验”,争取明年再上新台阶——赵君想:可能领导想明年再挨一“砖头”!
       如此管用
       某县为提高县委领导班子“科技含量”,特提拔了一位博士进常委班子。为防止博士做出“书呆子”事,众领导再三“叮嘱”他:“少说多看,平日少去基层,多在大院里转……”
       某日,该博士下基层检查工作,在一特殊养殖场,他对一群从国外引进的特种鸡多看了两眼,随口对负责人道:“养得非常好,非常有特色!但是这鸡吃起来味道咋样?”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第二天晚上,养殖场便把20只洋鸡用专车送到了博士副县长的家里,并欢迎他常去检查指导工作!
       20只大洋鸡被博士夫人分送数家亲戚,亲朋好友大快朵颐,不亦乐乎。博士副县长自此恍然大悟:怪不得领导让我少说话,原来我的话竟是如此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