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对外关系]曾培炎访问波兰、罗马尼亚和卢森堡并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08年年会
作者:佚名

《新华月报(记录)》 2008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曾培炎访问波兰
       
       1月15日,波兰总统卡钦斯基会见了曾培炎。
       卡钦斯基说,波方重视发展波中关系,希望两国关系继续蓬勃发展。波兰愿加强同中国的经贸合作,希望在继续进口中国产品的同时,积极出口波兰优势产品。他相信波中经贸合作会有更大发展。卡钦斯基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和世界人民的一件大事,他预祝北京奥运会取得圆满成功。
       曾培炎说,中国政府重视发展对波关系,愿继续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原则基础上,不断提升中波合作水平。中国今年将举办北京奥运会,波兰将承办2012年欧洲足球锦标赛,这为双方扩大在基础设施和体育场馆建设合作方面提供了新的机遇。双方应积极探讨拓展合作的新思路和新办法,进一步加强互利合作。
       当天下午,曾培炎参观了中国TCL集团波兰工厂并出席了LCD新产品下线仪式。
       1月16日,曾培炎会见了波兰总理图斯克。
       曾培炎说,希望双方积极探讨在高科技、采矿、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劳务等领域合作的可能性。中方愿更多进口波优势产品,欢迎波方充分利用参加上海世博会等契机在华介绍和宣传自己,寻得更多商机,逐步实现两国贸易平衡发展。曾培炎高度赞赏波历届政府在台湾问题上奉行一个中国原则。
       图斯克说,波兰钦佩中国人民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为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所作的巨大努力。波兰愿积极发展同中国的友好关系,通过加强高层互访,推动波中各领域互利合作。图斯克表示,波兰政府始终坚持一个中国政策。
       曾培炎访问罗马尼亚
       曾培炎于1月17日下午抵达布加勒斯特,开始对罗马尼亚进行正式访问。
       当天,曾培炎与罗马尼亚总理波佩斯库—特里恰努举行会谈。
       曾培炎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对罗关系,愿进一步加强两国领导人、政府、议会、政党之间的交流,不断提升经贸合作水平,扩大双向投资,积极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推动罗全国CDMA网、多瑙河大桥、首都环城路三大中罗经济合作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
       
       曾培炎说,中方十分重视罗对华贸易逆差问题,愿采取措施,积极促进两国贸易平衡,也希望罗企业积极开拓中国市场。同时双方应深化教育、体育、旅游、劳务等领域的互利合作,并继续加强在多边事务中的协调与配合。曾培炎对罗方坚持奉行一个中国政策表示赞赏。
       波佩斯库—特里恰努说,希望双方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将双边经贸合作推向更高水平。罗方欢迎中方企业到罗马尼亚投资,愿为其提供协助和便利。他强调,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罗政府将始终坚持一个中国政策。
       1月18日,罗马尼亚总统伯塞斯库会见了曾培炎。
       伯塞斯库说,罗方重视与中国的经贸关系,欢迎更多中国企业到罗马尼亚投资,愿为此积极创造条件,并在劳务政策等方面提供便利。罗方将始终坚持一个中国政策。
       曾培炎赞赏罗马尼亚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曾培炎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与罗关系,珍视与罗人民的传统友谊,愿与罗方一道,推进中罗关系不断发展。中方重视双向投资,将积极鼓励中国企业到罗马尼亚投资兴业。
       当天下午,曾培炎参观了罗马尼亚“巨人”重型机械厂。
       曾培炎访问卢森堡
       曾培炎于1月21日中午抵达卢森堡开始进行正式访问。
       1月22日,曾培炎与卢森堡副首相兼外交和移民大臣阿塞尔博恩举行会谈。
       曾培炎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与卢森堡的关系,推动两国友好合作深入发展。中方愿意继续保持两国高层互访势头,加强各级别对话与磋商。他表示,两国经济发展各有特色,进一步加强两国互利双赢的经贸关系潜力很大。在巩固和发展金融、钢铁、卫星通讯等传统重点领域合作的同时,双方可积极开拓投资基金、物流、人才培训等新领域的合作。曾培炎高度赞赏卢森堡政府坚持一个中国政策。
       阿塞尔博恩说,卢方愿进一步推动两国和欧中关系发展,包括继续加强金融、钢铁、卫星通讯等领域的合作。卢方赞赏中国在朝鲜半岛核问题等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发挥的积极和建设性作用。阿塞尔博恩强调,一个中国政策是卢发展对华关系的基础,卢方将继续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
       21日,曾培炎会见了卢森堡国库和预算大臣弗里登,出席了卢森堡金融情况介绍会,并参观了欧洲卫星公司。
       当天,曾培炎会见了卢森堡首相容克。
       曾培炎表示,双方应保持高层交往势头,加强各级别对话与磋商,扩大教育、科技、文化交流,积极探讨在金融、航空、钢铁、物流、卫星通信等领域深化合作。双方交流了对当前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和宏观管理政策及应对措施的看法。曾培炎对卢森堡政府一贯坚持一个中国政策表示赞赏。
       容克表示,卢方对双边政治和经贸关系的良好发展感到满意,愿继续密切高层交往,深化经贸合作,进一步促进双边关系和欧中关系发展。卢政府始终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湾“入联公投”。
       1月23日,曾培炎会见了卢森堡大公储纪尧姆。
       曾培炎说,中方重视发展同卢森堡的友好合作关系,愿继续保持高层和各级别交往势头,深化钢铁、通信等产业合作,扩大教育、文化、体育、旅游等方面交流,开拓物流、投资基金、环保等新的合作领域,推动双边关系迈上新的台阶。曾培炎还应询简要介绍了北京奥运会的筹备情况。
       纪尧姆祝愿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取得圆满成功。
       曾培炎出席
       世界经济论坛2008年年会
       1月23日至27日,世界经济论坛2008年年会在瑞士达沃斯举行。来自20多个国家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高级官员以及世界各地的企业家、媒体及国际组织代表共5000多人出席会议。曾培炎率中国代表团与会。
       在论坛年会上,与会者就“协同创新的力量”这一主题,围绕商业与国际贸易、经济与金融、地缘政治与国际安全、科技与创新以及社会价值观等分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与辩论。
       1月24日,曾培炎在世界经济论坛上发表特别致辞,围绕“协同创新的力量”这一主题,就世界经济与中国发展的重大问题阐述了观点。
       关于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曾培炎说,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经贸联系日益紧密,世界贸易和投资更加活跃。但是近一时期,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加大,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扩大,世界农产品、能源、矿产价格上涨,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全球气候变化压力增大。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中国愿与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为世界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关于中国的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曾培炎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进一步阐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面向未来,中国将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把防止经济过热、防止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促进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立足国内增加粮食、能源等重要商品供给,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稳步提高居民消费率;加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提高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注重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三是增强产品创造能力。中国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确立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并作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提高产品质量,更加重视保护知识产权,更加重视培养创新型人才。“中国制造”值得信赖,“中国创造”指日可待。
       四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排放行业的落后生产能力,推进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节油环保型汽车。控制建筑物制冷和采暖的温度,大力推广节能灯具。
       五是继续深化体制改革。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六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强双边多边经贸合作。调整外贸进出口结构,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继续积极有效利用外资,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海外投资。在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妥善解决贸易摩擦和投资问题。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和环境合作,加强与能源资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对话与交流。
       曾培炎说,达沃斯论坛已经成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去年夏天,中国大连成功地举办了第一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他代表中国政府邀请各位嘉宾今年9月到中国天津出席第二届夏季达沃斯论坛。
       24日中午,曾培炎在达沃斯会见了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
       当天,瑞士联邦主席库什潘会见了曾培炎。
       库什潘表示,瑞士政府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湾加入联合国。
       曾培炎表示,中方欢迎瑞士经济界扩大对华投资,希望双方在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加强互利合作。
       曾培炎赞赏瑞士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强调中国政府重视发展同瑞士的关系,愿与瑞方在去年两国签署的加强对话与合作谅解备忘录基础上,共同推动中瑞关系不断取得新进展。
        (据1月9、17-20、23-26日《人民日报》,1月24日《文汇报》和1月31日《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