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区域发展]北方经济中心:天津的世纪大考
作者:栗建昌 张 涛

《新华月报(记录)》 2006年 第1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天津早就该成为北方的经济中心了。”自天津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之后,在许多天津人心中,这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然而,国务院对《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的批复披露后,还是引起社会各界对这个定位的强烈反响。
       尽管已“迟到”,但毕竟是件“幸福的事”,天津人还是兴奋不已。8月9日,天津市举行新闻发布会,高调宣布国务院对《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作出的批复。天津终于有了明确的城市功能定位和身份:在未来15年时间里,作为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的天津市,要以滨海新区的发展为重点,逐步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这样的城市定位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可以说是对天津的一次“世纪大考”。
       定位:北方经济中心
       天津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渐渐明晰:中国北方经济中心。
       实际上这也是这个城市对恢复昔日荣光的一种梦想:在近代,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后,曾成为中国北方的工业中心、金融中心、商业和贸易中心。不过,新中国成立后的数十年以来,这个生活在北京“阴影”之下的城市,因发展的缓慢和滞后,引来外界无数的诟病。无力的辩解之后是难以言说的委屈,进而是对自我的一种迷失。
       1999年国家确定天津要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天津在得到些许的安慰之外,“重要”这两个很寻常的字却让天津人心中有些不是滋味。
       2006年,历史性的机遇终于垂青了天津,国家明确宣布要把天津建设成为“北方经济中心”,天津城市定位得以提升。
       天津市政府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张峻屹认为:“两次城市总体规划对天津城市定位的表述,虽然只是两个字的差别,但是变化很大,‘含金量’很高。”
       对普通的天津人来说,也多多少少感到新定位沉甸甸的分量。盛安是一位公司的主管,刚从新加坡等国周游回来。“比较来比较去,还是觉得天津好。”尤其让她振奋的是刚回天津,就从新华网上看到了国务院对天津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这几年,天津建设得像模像样,变化很大,有点经济中心的味道了。”
       三年前来津投资的金鹏源辐照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吴军对记者说,天津新定位是这几年变化的一个必然结果。刚来天津时,天津机场客流量小得让人吃惊。三年下来,新航线不断增加,客流量也大大增加,有大都市的味道了。
       事实上,自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以来,让天津人兴奋的利好接踵而至。
       2006年3月,国务院原则同意给予滨海新区五项扶持政策,包括将滨海新区作为综合改革试验区、设立东疆保税港区、进行金融改革试点、扩大建设用地供应、将区内510平方公里范围高新技术产业的所得税税率降为15%等等。
       4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意见。
       5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批准天津滨海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确定天津建设北方经济中心,是解决中国经济南高北低、推动经济平衡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共进的重要战略‘支点’。”天津市社科院研究员卢卫说。
       争议:经济总量远逊于北京
       2005年,天津经济总量为3663亿元,北京为6814亿元。今年上半年,天津经济增长14.5%,北京增长为12.3%。
       天津经济总量远小于北京,何以“北方经济中心”桂冠落在天津头上,京津在北方地区的龙头之争随着天津的定位明确再次浮出水面。显然,与北京的关系将是一个绕不开的“心结”。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表示,“北京和天津是协调发展的关系,不存在谁做龙头。”在谈到有关京津合作、滨海新区发展的有关问题时,马凯表示,京津两市优势互补,互相支持。
       对于马凯的这番讲话,天津市长戴相龙立即给予了高调回应,发挥天津的优势来服务大家,同时也发展了自己。这不是与“邻居”争夺资源、争夺市场,而是分工合作。大家共同发展,实现的是共赢。
       南开大学区域经济问题专家季任钧认为,这里还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什么是经济中心?“目前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我的理解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活动中,依靠集聚比较雄厚的经济基础,实力和潜力,周到的迅速的管理服务功能,较为完备的便捷的交通运输和通信网络,有力的技术和智力支撑,并且在其范围内发挥着枢纽、协调、服务、示范作用的城市或城市群。”
       从整个北方区域来说,过去由于定位不明确,大家都在各自的地域内埋头“耕地”,没有把有效的资源优化组合,每个城市的发展都受到了限制与影响。尽管北京得到了很多的机会,但是北方地区并没有得到迅速的发展。“先进的城市,落后的地区”,人们曾这样描绘环渤海京津冀区域发展的滞后,尤其是去年一度公开披露的环京津贫困带调查,让人们见识了在这两大繁华都市周围的贫困现状。
       在此前已得到批复的北京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中,北京被定位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北京市高层人士表示,“按照国家京津冀都市圈区域开发的整体部署,发挥首都科技创新和研发中心集聚优势,抓住天津滨海新区建设机遇,建立交流合作的长效机制。”
       “北京‘十一五’规划首次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列入其中,表明北京也意识到‘一枝独秀不是春’的道理。”天津市发改委有关人士说,北京和天津的发展都不能单兵突进,必须站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层面对发展进行仔细地考量。
       “天津的定位和北京并不冲突。两个紧邻的直辖市,在功能定位上首次有了明确分工,这将有助于两个城市的协调发展。”季任钧告诉记者,现在北京不再提“经济中心”了,不是地位的削弱,而是把应有的作用充分发挥,这可以使北京轻装上阵。“首都功能”是任何一个城市无法替代的,从国家层面来说,这也是需要。
       国家显然也意识到这个区域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2004年初在国家发改委组织协调下,京津冀三省市就推进区域合作达成“廊坊共识”。2005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启动了京津冀、环渤海京津冀地区城市轨道交通网规划。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工作由前期准备阶段进入了实质性工作阶段。
       事件的发展常是以巧合和偶然的面目出现的。在天津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国务院批复的当天,北京银行宣布该行天津分行正式获准筹建。“首选天津,是希望借天津出海口走向国际。”北京银行董事长阎冰竹说,天津是首都的大门,与北京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很多北京的企业都已经走向天津发展,特别是滨海新区成为今后环渤海经济发展的热点地区,是银行业持续发展的理想平台。天津分行开业后,下一步肯定要在滨海新区设立支行。
       滨海新区:中国经济增长“新引擎”?
       尽管中国经济没显示出需要什么“新的增长引擎”的迹象,但中国正加快建设这样一个“新引擎”,以作为对上海和深圳这两个处于国家经济变革最前沿的港口城市的补充。北部沿海长达150公里的贫瘠的半废弃地区正转变成一个庞大的开发区。
       实力:区位优势明显
       不少人用“历史性机遇”评价这个定位对天津发展的意义,许多天津人表示从区位优势、历史地位及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看,天津有理由担当起这一角色。
       
       “继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后,国家首次明确天津要建设成为我国北方的经济中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卢卫说,从区域经济发展看,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分别有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巨大带动作用的上海、深圳和广州等经济中心城市,中国北方地区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经济中心城市来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而目前“天津已具备这样的基础和条件”。
       70岁的季任钧教授是南开大学区域经济专家,满头白发的他这个暑期过得不轻松,仅是媒体的采访就接待了一拨又一拨。
       “从国际上看,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这是发展趋势、潮流。几乎没有一个地区和国家不参加区域发展的,比如说欧盟、东盟。”季任钧说,过去是一个企业,一个港口,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发展,我们国家改革开放早期也是这样的情况,而现今再这样单打独斗,已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天津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也积累了很雄厚的基础。从1993年到2005年,天津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2.9%,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化工等六大优势产业,已成为我国北方最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天津良好的区位环境,使其具有比较强的对内吸引和向外输出的双重的有利条件,正成为中西部地区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道”。天津拥有京津、西北和华北十二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腹地,服务两亿多人口。是华北、西北地区通向世界各地最短最好的出海口,也是国外客商进入中西部市场的最佳通道。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海、空兼备的综合运输体和天津港集装箱物流中心等六大物流基地,形成了海空港一体的国际物流运作体系,大批国际资本通过天津进入腹地。
       天津还拥有我国北方最大的港口和进出口货值最大的海关。2005年天津口岸进出口总值超过800亿美元,天津港货物吞吐量突破2.4亿吨,其中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等省区市的货物占70%以上;集装箱吞吐量480万标箱,来自“三北”地区的占60%以上。
       提速:滨海新区迅速崛起
       国务院批复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滨海新区对于振兴环渤海区域经济的重要作用,增强和完善滨海新区为区域经济服务的综合功能。
       滨海新区区位优势、功能优势、产业优势、科技研发优势、资源优势明显。这些优势将在今后的发展中被充分调动起来,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自去年中央提出“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建议以来,滨海新区作为增长极的效应正逐渐显示出来。
       过去,天津到外地参加会议,如今外地商业、媒体、研究机构纷纷找上门来。对此,感触最深的是新区的接待人员,过去他们一个星期接待两三个外来考察团就很不错了。可是,现在南来北往的客人一拨接一拨,有应接不暇的感觉。有时候,一天就得接待好几拨前来考察参观的客人。
       去年10月27日,李显龙到滨海新区考察。这位新加坡总理诚恳地表示,我们对滨海新区的发展前景看好,愿意介绍和支持更多的新加坡企业积极参加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新加坡交通部部长姚照东说:“从我国到天津发展的企业现状来看,到天津发展的确‘物超所值。”
       今年的8月8日,一场大雨没有挡位保定市委书记王昆山与市长于群一行的脚步。他们带领的一个由107个组成的庞大的代表团来到滨海新区考察。王昆山明确此行的目的就是:看看保定如何承接滨海新区与曹妃甸的辐射。
       在人流涌动的背后,是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的天津滨海新区,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后,新一轮开发建设开始强势启动。中国民航总局、中国海洋石油、中国五矿集团、清华大学纷纷与天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目前天津滨海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全年80个项目现已开工47个。丹麦维斯塔斯、韩国锦湖轮胎、韩国三星手机、丹麦诺和诺德等一批跨国公司在天津滨海新区投产或扩产,欧洲空中客车、美国奥的斯电梯、美国孟菲斯等一批跨国公司与滨海新区签署落户协议。
       今年上半年,滨海新区实现生产总值94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以上,占天津市生产总值比重约达47.3%。外贸出口102亿美元,增长25.5%,占全市出口的67.3%。
       “目前国家对天津成为北方经济中心有两大政策支持:一是在整个产业布局上。二是滨海新区拥有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政策优势。”季任钧认为,滨海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将和深圳、浦东的地位同等重要,但滨海新区的发展模式和深圳、浦东“将不会一样”。国家赋予滨海新区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权利,滨海新区发展要靠体制、机制创新。
       国务院批准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近期工作重点集中在:鼓励天津滨海新区进行金融改革和创新;支持天津滨海新区进行土地管理改革;推动天津滨海新区进一步扩大开放,设立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给予天津滨海新区一定的财政税收政策扶持。
       天津有关方面正集中精力、紧锣密鼓编制《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和近三年行动计划。同时,配套制定企业、科技、金融、土地、资源环境、涉外经济、农村、社会事业、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等10个专项改革方案。
       挑战:内外协调任务艰巨
       大多数经济学家更愿意将天津新定位“定位”为一种新挑战。
       “现在国家进一步明确了天津经济中心的定位,但天津能否尽快发展成为一个经济中心,还取决于自身的发展。”卢卫说。
       天津内部首先就有一个整合的问题,与深圳和浦东不同,滨海新区包括天津港、开发区、保税区三个功能区和塘沽、汉沽、大港三个行政区以及海河下游工业区。是先有这些行政区,后才有功能区和新区管委会,到现在为止,管委会只是天津市委、市政府的一个派出机构。这种相互平级、各自为政的管理体制,使得每个区都有自己的发展战略,在协调利益分配、规划落实、重点项目设置等方面,的确有一定的困难。
       针对滨海新区目前体制上的软肋,新的方案是在保留各个行政区的前提下,划分七个功能区,所有的经济活动在功能区内完成。“整合成一个行政区动静会太大,也不利于新区的启动发展”,季任钧认为。
       此外,这些年里天津对周围的带动和辐射力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空间。影响天津这些年服务作用的充分发挥,遇到的最大障碍是条块分割,使得区域内的整体优势不能发挥。
       观察家们认为,未来有望迎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足鼎立的时代。但是,目前,天津还没有得到企业和市场的一致认可。同时,山东、河北与天津等省市的关系仍然微妙。
       “要成为大家共同的认识和行动纲领,有一个过程。北方经济中心这个功能定位给天津,但完成这个功能不仅是天津一个城市。”季任钧认为,定位天津为北方经济中心,滨海新区跃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意在以其为引擎和辐射源,服务于环渤海乃至我国北方经济的发展。这已是上下形成的共识。因此,需要协调与周边乃至北方各省市的关系,做好服务,让他们感觉这是一个共赢与多赢的举措,把北方的资源优化配置好,把竞争力做大做强,引导大家共同完成这个使命。
       “现在天津作为北方经济中心,最稀缺的资源是各方面的人才。”季任钧认为,随着中国市场化进程的发展,一味依靠税收、土地等扶持政策促进区域发展已经不再现实。在新的形势下,怎么创造出新政策又不脱离实际,比给钱更重要。
       专家们认为,天津建设北方经济中心,关键是有多少创新能力。国家赋予天津先行先试的权力,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要在管理、金融、土地、财税等方面先行先试,推进创新,为深化改革开放提供经验。这里有很多东西是没有先例的,没有创新型的人才适应不了发展的要求。
       “国家给的政策已经非常明确,可是我们到目前还没有拿出成熟完善的配套方案。”季任钧说,允许有一个学习的过程,但是不能拖得太久。(8月28日《经济参考报》,作者系该报记者)
       相关链接
       根据天津市“十一五”规划,未来5年天津城市空间布局的核心可概括为“一轴两带三区”。
       “一轴”指城市发展主轴:武清新城—中心城区—滨海新区核心区。
       “两带”指东部滨海发展带:宁河—汉沽新城—滨海新区核心区—大港新城,和西部城镇发展带:蓟县新城—宝坻新城—中心城区—静海新城。
       “三区”指:北部蓟县山地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区、中部七里海—大黄堡洼湿地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区、南部团泊洼水库—北大港水库湿地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