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只眼观人]杜牧的苦衷
作者:郑海啸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07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风流俊赏的杜牧和“苦”字是连不到一起的。在讲究门第的唐朝,杜牧刚好出身名门,他祖父杜佑曾官至宰相,又是大学者,著有《通典》二百卷。这种世家的出身,杜牧一直引以为豪:我家公相家,剑珮尝丁当。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家集二百编,上下驰皇王。虽是名门世家,但二傻子也有的是,而杜牧却是才华横溢,又胸怀大志,特别关心“治乱兴亡之迹,财赋甲兵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
       才华横溢、胸怀大志的人,往往运气不好,而杜牧却福星高照。他26岁那年第一次去考进士,就有一帮人争先恐后和他攀交情,一个太学博士吴武陵更是直截了当地找到主考官崔郾,要求崔郾答应给杜牧第一名,可崔郾早已把一至四名走了后门,所以只好约定为第五名。后来杜牧果然以第五名及第。
       杜牧的好运气还不止于此。中进士五年后,杜牧应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邀请,到扬州任节度府推官。杜牧爱出入歌楼妓院。幸运的是,杜牧摊上了一个好领导。每当他去猎艳,牛僧孺不放心,就派士卒穿便服暗中保护,如无事便写一份“平安帖子”。这样的“平安帖子”有上百封,杜牧离开扬州时看到后心里非常感动。
       虽然杜牧对牛僧孺满怀感激之情,但他的政治理想,却和“牛李党争”中“李党”的党魁李德裕相近。846年,唐宣宗即位,重用“牛党”的牛僧孺、李宗闵等人,贬斥李德裕。这时,一个难题摆在了杜牧的面前:究竟是坚持自己原来偏向于李德裕的政治主张而失去升迁的机会,还是放弃自己的立场以求新得势的当权者青睐?
       杜牧选择了后者,以人格的代价来换取机会,以求在政治舞台上一展雄才。可悲的是,杜牧付出了人格的代价,却没换来机会,最终志气消磨殆尽。那么,我们应该嘲笑杜牧吗?不能。作为一个有抱负的文人,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只能依附在一棵“大树”上,不然一点机会也没有。比杜牧小10岁的李商隐倒是坚持了自己的理想,在“牛党”得势的时候还给李德裕唱赞歌,结果呢,“一生襟抱未曾开”,郁郁而终。
       其实我们目前还没有嘲笑杜牧的资格。近年来,党的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也必须看到,在某些基层党组织内部也存在着一些影响和制约党的健康发展、败坏领导干部作风的党内潜规则,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警惕。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蔡霞认为,潜规则是中国封建政治传统文化对执政党影响的表现。邓小平早在1980年8月18日的重要讲话中就指出了党内存在着官僚主义、人身依附、家长制、一言堂、个人崇拜等带有封建色彩的现象,我们党应该努力清除封建主义。他指出:我们党进行了28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但是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这个任务我们没能完成,“现在应该明确提出并继续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任务”。
       人身依附现象没解决,杜牧只能继续苦恼,尽管他才华盖世。
       [潇风荐自《检察日报》2007年3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