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激浊扬清]行政与学术,谁大
作者:阮 直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07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虽说个头大,都吃草,但骆驼却不能给山羊当头羊。骆驼有骆驼的征途,山羊有山羊的草地。
       香港某大学邀请笔者所在市的一所大学到香港进行学术交流,我方电传过去的名单是一大串官员,校长、副校长、院长、副院长、系主任,都是“大个的骆驼”。港方复电:怎么没有教授?
       其实这些行政官员都是教授、副教授。在我们的思维中,都当主任了怎么还能不是教授。标明行政职务是想表明我们对这次学术交流的高度重视,没想到把“小个”的教授忘了。
       如今有些大学里对有了成就的教授,都给戴上一顶行政职务的帽子,好像不如此就不是尊重知识分子了。
       在封建社会里,国人历来视官为本,所谓“学而优则仕”。“士”不“入仕”就缺少了“人样”,就不算主流社会的成员,最好的文人当宰相,作翰林,最好的医生为御医,最好的兽医都是给皇帝看马的,“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套不上“皇家”这条线,都不算“大个的骆驼”。
       大学里虽有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出状元郎,但无论你为何郎,都要纳入我的行政管理圈儿。这一“纳入”的优势倒是满足了一些知识分子的“入仕”价值观,但致命的要害是在给传统知识分子媚权的劣根施肥了,总是抱着套上人家级别的心态,其独立的人文精神也只能是一根萎缩了功能的“盲肠”。
       大学明明是做学问、搞学术的,如今却几乎套在了行政化的管理体系之中,搅进了各种非学术的是非,这大学自然难以和谐发展。教授,教师们为了评职称、立课题、申请科研经费必然要和管理他们的行政人员争来吵去,因住房、配车、出国考察等物质方面待遇,更要向管理他们的行政人员“温柔”地请示、汇报,甚至是“明争暗斗”。大学少了大学意义上的学术,多了行政意义上的是是非非。大学还能“大”到哪里呢?
       或许我们的管理者好心,以为大个的骆驼都能当头羊,以为狮子领队的山羊就一定威武,但山羊有了狮子的入伙它还会和谐、安宁吗?
       学校的正常管理是必要的,但大学里的主角是教授,大学的“主页”是学术,大学里的管理者也应该是和教授们一样的山羊,而不该是大个的骆驼。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路途中,高校的作用日益重要,而没有学术的常青,创新只不过是蜡做的银枪,好看不管用。让学术变得独立、自主也许才更明智。
       [杨孔翔荐自《讽刺与幽默》2007年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