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道教论坛]试论《青华秘文》的道教哲学思想
作者:岑孝清

《中国道教》 2008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试论《青华秘文》的道教哲学思想①
       

       
  《青华秘文》全称为《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道书署名为北宋张紫阳造,有学者认为该文晚于北宋,非张紫阳所成,本文不作考辨,只明文中哲学意蕴。应该肯定,《青华秘文》是一篇理论水平极高的文章,如果说《悟真篇》是总结先前道教实践的理论篇章,从整体上奠定了后世道教内炼之道方向的话,那么,《青华秘文》是《悟真篇》理论的进一步升华,是道教内炼活动更深刻更完整的理论总结。研究者们讨论了该文的“性、命”范畴,尤其是对其中“先天之性”和“气质之性”考辨较为细致,这说明该文的确具有很强的哲学理论色彩。但是,在探讨《青华秘文》哲学本体问题时,却意见不一,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个主要的意见认为该文根本的哲学思想是“心性”,心为本体。笔者以为,这种意见其实是忽略了对“命”的内涵的挖掘。事实上,《青华秘文》的本体思想是“命”,“命”即天道,命是其根本的和最高的哲学范畴。这一本体论思想体现了道教南宗哲学思想的特质并达到了该时代思潮的理论高度。
       

       
  一、《青华秘文》的内容
       

       
  载于《正统道藏》的《青华秘文》②共分上中下三卷,二十六节。笔者以为,《青华秘文》的内容是三部分:一为哲学概论篇,二为炼养理论篇,三为金丹总说篇。
       
  哲学概论篇从第1节到第7节,按顺序为:《表奏》、《心为君论》、《神为主论》、《气为用说》、《精从气说》、《意为媒说》、《坎离说》。这部分是《青华秘文》的理论部分,概括周详,思想完整。其中的《坎离说》是第二部分炼养理论的根本法则,这法则就是人们熟悉的“坎离颠倒”法则。从文体内容的角度,这个法则也可归入第二部分,但由于它具有哲学的一般性,所以划分在第一部分“哲学概论篇”较为合适。本部分的理论特点是用抽象的概念性的语言论述了道教思想的若干范畴及其关系,如心、静、精、气、神、意等,并阐述了内炼的根本法则。第二部分炼养理论篇从第8节到第23节,包括《下手功夫》、《精神论》、《百窍说》、《采取图论》、《火候图论》、《阴尽图论》、《阳纯图论》等共14节内容,都是对实际炼丹活动及其过程的理论反映,所以称之为“炼养理论篇”。它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两个小的部分:第一个小部分是从第8节到第13节,泛论炼丹活动;第二小部分从第14节到最后的第23节,阐述炼丹过程。第二部分的特点是使用描述性的语言对炼丹实践活动及其心理体验进行了陈述,其中提出了对道教思想具有重要意义的若干命题和范畴。第三部分金丹总说篇从第24节到文章的最后第26节,包括:《总论金丹之要》、《次第秘诀》、《火候秘诀》。本部分是对全文的概括,一方面揭示丹道哲学为道教炼养活动服务的宗旨,另一方面也辩证地揭示炼养实践的根本法则是归根复命。
       
  上述是《青华秘文》内容结构的划分,本文探讨其本体思想的问题,所以着重关注第一部分的哲学理论,以及第二、三部分提出的重要范畴和命题。相比较而言,第一部分可以说是典型的哲学概念范畴体系,第二、三部分常常只是对修炼现象进行描述或作事实判断,但正是它们构成了道教哲学理论的现实性内涵。
       

       
  二 、《青华秘文》的哲学本体论
       

       
  《青华秘文》内丹根本旨趣,一言以蔽之:归根复命,命即天道!其哲学思想理路就是一个不断追求回归本体——命的过程。命即是天道。所谓天道就是“指喻万物大化流行之中的自然理体,是关于万物之共性及合理性的理念性存在。”③为什么说本体是命呢?这与该文第一部分开篇即提出的“心为君论”命题不矛盾么?不矛盾。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说明。
       
  (一)性归于命的双修观。南宗主张性命双修、先命后性。何以讲“先命后性”?后世的学者们多有研究,但答案未及根本。笔者以为,“命”首先是自然生命,自然生命是先天的。先天的自然生命何以是性命双修的前提和基础?无非就是因为“命”不仅仅是指称事实的自然生命,在哲学理论上还具有本体意义。因此,南宗性命双修的旨归是“性归于命”的理路,这是与后来的北宗有异的。在南宗思想里,“命”之所以具有本体意义,正是因为它是先天的生命,修性是以自然万物的存在及其规律为基础的。他们认为修炼无论如何地内化,但其药物是来源于天地之间的,其火候仍然是效法于天地万物的规律,即“鼎室中自是一天地”,这就是南宗思想中的“命”,他们将归根复命的修养建立在“命”本体基础之上,并以此为出发点来思考他们的长生成仙问题。我们以《蟾光图论》中一月的炼养活动为例给予说明。《蟾光图论》说:
       
  以丹田为日,以心中元性为月,日光自返照月,盖交会之后,宝体乃生金也。月受日气,故初三生一阳者,丹既居鼎,觉一点灵光,自心常照而无昼夜,一阳生。于月之八日,而二阳产矣。二阳者,丹之金气少旺,而元性又少现。自二阳生,于月之望,而三阳纯矣。三阳纯者,是所谓元性尽现,即前谓无形之中也。一阳纯生时,但觉吾身有一物,或明或隐。二阳生时,则遍体生明矣。三阳生者,则光不在内、不在外,但觉此身如在虚空。
       
  这里陈述的是元性(即丹经中常说的元神)显现的过程。元神显现的过程,即是阳生的过程,其理论就是我们所熟悉的“鼎室中自是一天地”的宇宙观,当然,用《阴符经》的术语来说,这一宇宙观不过是“盗”取客观的天地自然法则,以此法作为人体修炼 “原材料”。以今天的理论来表达的话,这个原材料当然是系统性的意识观念。在这一内在的意识观念里,所谓修行者的元神显现,其实就是根源于自然天道的本真意识的显现,所以,修炼者下面的功夫就是使主体的意识回归于天道,即内丹所说的“元神归命”。
       
  换句话说,要使元神归于命,首先是要获得那一主体意识,即元神现。“元神现”的过程就是炼养的实践活动的过程。“元神现”后又如何呢?即开始一个使元神归于命的过程,《蟾光图论》往下接着说:
       
   既至于此,而金丹且半,何也?且元神见矣,而未归丹于鼎,混精气而为一,所以为半矣。更说他后一半底道理。月既望矣,十六而一阴生。一阴者,性归于命之始也。自一阴生,至于月之二十三而二阴产矣。二阴者,乃性归于命,三之二也。自三阴生于月之三十日,而三阴全矣。三阴者,乃性尽归于命也。性之全体见,绵绵若存之时,则性反乎命内矣。方其始也,以命而取性,性全矣。又以性安命,此是性命天机括处。所谓性命双修者,此之谓也。
       
  这里的性,就是前十五日修行时所显现的元神,修性就是如何显现元神;命,就是后十五日修行时所获得的全体的“心”,获得全体的心实际上已经转化为天心或道心了,也就说主体意识已经自觉到了“人在天中”,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在这里,所说的天人合一,就是命性合一。用内丹的话来说,性命合一也就是元神归于命的过程的完成,也只有元神归于命,才叫性是全的,这才是本真,本真就是命。换句话就是,主体意识完全意识到了自身是大化天道的产物并且就是天地自然之中的存在。
       
  这种性(元神)的显现和命(元神归于命)的完成,是一个动态不止的过程,所以叫“以命取性,以性安命”。从这一性与命的关系来看,“以命取性”,命是主动的,也就是说命是先在的,这种先在性,只能落实到天道之中。否则,命的先在就是神秘和虚无,就是没有根据的先验,然而,南宗人旨在“长生久视”的生命炼养过程却不是先验的。“以性安命”,就是说性是命的要素,而性是元神,元神是先天的精气神三者的中和,此三中和即是人身,“盖人受天地中气以生,所谓命也。得天地之中气以生,遂可为人。我以身为天地,亦宜执其中,而为造化之枢纽”。(《总论金丹之要》)所以说性即是“人身”,此“人身”是无形之身,无形的人身构成了命的要素,这就是“以性安命”的意思,显然这个“性”指的是观念意识。“以性安命”就是有形的人身须有一精神的支柱,用以指导活生生的生命活动。这活生生的生命活动是天道的一部分,是天道的一个缩影。这就是说,性在命中,命为天道。
       

       
   性命双修,实际上就是如何使得“性归于命”并在此过程中圆满人生的实践,而所谓的圆满人生不过是说人生就是以它本来的面目存在于命中的。由此看来,性命双修的第一个内涵是:人先天具有的有形之身,必须自觉到只有获得无形之性才是有意义的人身,这一获得的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性命双修。第二个内涵是说:因为气之先在性而产生有形之身,而俱足了无形之性(金丹)的人身必然在命中,所以命是涵摄了性的天道,性命双修就是性归于命的过程。换句话说就是:人身在命中,命就是天道。这可以说是《青华秘文》的内丹天机,所以经中说:“天机至密,吾尽泄矣,到此际则金丹全矣。”(《蟾光图论》)
       
  (二)本元之体用观。从体用关系来看,心也并不具有本体意味。这可以从“动静体用观”、“有为无为体用观”以及“性之先天与后天观”看出。
       
  所谓“静动的体用”关系,即“精气神之所以为心之用者,心静极则生动也。非平日之所谓动也,用精气神于内之动也”。(《心为君论》)这里体为心,为静;用为精为气为神,为动。其相互关系是体用不离,但决不是生与被生的关系。这是道教哲学或中国哲学的特点。问题是,心既为静,何以有动呢?那是因为神在动。而神之所以动,又是来自于它自身中的两两对待,即:元神和欲神的对待。这两者的关系是:元神欲静而欲神不止,欲神欲动而元神制约之。正是元神与欲神的相互制约、相互交锋的内在矛盾,所以神动;神动,故心表现出动。获得了全体的心之动,在回归命中后,即是命之动。命之动的这一性质,说明了命只能是天道,因为大化不已的性质正是天道的性质。
       
  所谓“有为无为体用观”是基于炼丹的立场而言的,“有为者,日用之心;无为者,金丹之用心”。(《神为主论》)也就是说有为与无为是心之用的两方面的功能。内炼中,精气神的活动就是有为,此有为是为了达到无为,而无为正是自然天道的性质之一。当然,无为是相对于有为而言的,因为自然天道是大化流行的,无所谓有为无为,但是对于修行者来说,必须自觉到通过精气神活动的有为性而达到无为天道的目标是炼丹的入手处,“以有为反乎无为,然后以无为而莅正事,金丹之入门也”。 (《神为主论》)这样才能真正回归天命,而有为与无为既然是心之用,那么心之体就只能是天命,即天道。
       
  “先天之性与气质之性”的问题要复杂些,但还是可以看出心不是本体。《神为主论》中提出了两个重要的关系命题,即:先天之性与气质之性,有为与无为。但核心范畴却是《论》中所提出的“本元”。什么是本元呢?这要从神说起。神有两,“夫神者,有元神焉,有欲神焉。元神者,乃先天以来一点灵光也。欲神者,气质之性也。元神者,先天之性也”。(《神为主论》)既然有欲神,那么修炼就是要涤除欲神,使本元呈现。“今则徐徐铲除,主于气质尽,而本元始见。本元见,而后可以用事。”(《神为主论》)也就是说除去了欲神的“神”,元神才会“见”。“见”即是“现”,这里的“见”,用得极妙,不是生,不是造。“见”意味着潜在地承认有一前提——本体前提,意味着是对生成论的超越。元神与欲神的关系是:元神制约欲神。还神就是使欲神(气质之性)还于元神(先天之性)。“一旦反之矣,自今以往,先天之气纯熟,日用常行,无非本体矣。”(《神为主论》)这里的“本体”是动词词组,即“本于体”,即通过修炼,使性恢复其在天道自然之中。这就是《神为主论》的内在逻辑,也就是说内丹修炼的本质就是使本元现。“使本元现”即是修道者实现回归天道的当然。
       
   (三)无有心亦无无心。上述两方面阐述了命即天道。那么心哪里去了呢?心为什么不是本体呢?直接回答这一问题的还是《青华秘文》文本里。事实上,该文已经在两个地方明确指出并且阐明了“心”是什么的问题。第一个地方是在《炉鼎图论》中明确指出:不要拘泥于有心无心,心不是本体。本体是在修养还丹中呈现的,所谓“岂知道不繁,枢纽阴阳而已矣。”(《炉鼎图论十九》)阴阳是天道的根本法则,是气化的法则。《炉鼎图论》说:
       
   冬至之后,阳动于下。则枯水重荣,百草萌芽。蛰虫奋发,万类熙怡。造化岂有心而生万物?万物亦何心而望造化?盖一气之动,万类感而然耳。天何心哉?物何心哉?至于百卉,花开结实之际,正药物循环之时。落叶凋芳之际,正药物归根复命之时。可喻古人警药物产、降而成丹,莫有出于此者。但不可泥于无心,使其自浮自沉。亦不可泥于有心,而驱驰逐火。
       
  就是说,修炼活动的一切法则均来于四时之天道中。体内一气之动,乃是天道同类相感的根源,相感而起,相感而生,不要泥于有心无心。这里揭示人体与天地之道相感互应的阴阳修养法则。
       
  第二个地方是在《心为君论》作的回答。当时有一问难者以此作难:“心意为造化之主,心其能静乎?”回答是:“子见偏耳,非吾言之所误也。”这个回答是说“你认为心是这世界的根本,不是我所说的”。接着作者以北斗喻静,以七星喻动,北斗与七星不具有相生的关系,它们之间只有动静的关系,即:北斗为静,七星为动,动静在相对之中,非为主宰与派生的关系。这就点明了“心为君论”所说的“君”,以及“心者,众妙之理,而主宰万物”中的“主宰”不具有派生的意义,不具有造物的意味,其意味是“主要的”、“制约性”这样的内涵。故《神为主论》开首说:“心为君者,喻乎人君之在位,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心只是喻,所喻的对象当然就不是心了。由此又可见道教哲学的特征,正可谓“唯其不动之中而有所谓动者,丹士之心也”。真是妙极!
       
  总之,《青华秘文》认为内炼就是使神还心,其次存心养性,最后性归命,以达自然而然的天道。可见,命既是内丹修炼的归宿,也是内丹实践活动得以存在的根据;并且,内丹的一切修炼活动和归宿,都是以命为依托的,所倚靠的就是命。而心无论多么重要,它只是存放精气神的,精气神俱足的心才是全体。炼丹就是使散乱的精气神还于心,使心获得全体之性,心获得了全体之性,即是获得了命,由此,心“转化”成了命,实际上是“逆炼”而归于天道。换句话说,炼丹结果不是使精、气、神各自返回天道,而是认为返回并终与天道合一的是“修炼”所结成的金丹,这所结成金丹就是已经转化为命了的“心”,也叫“全体之心”,“全体之心”即是命。故《青华秘文》的本体只能是“命”,不是心。命当然不是指的命运,而是天道。命就是天道,一是指命在天道之中,二是指命同于天道。
       

       
  三、结 语
       

       
   《青华秘文》所体现出的本体论思想,对于我们进一步理解道教哲学特质是有意义的。比如,对于“性命双修”的命题,我们时常只止于“性”与“命”对举这一步,而没能在这一命题上进行突破。这无疑是因为我们缺乏对“命”的本体性理解的缘故。关于天道的理解,卢国龙先生在阐述道教内丹心性时就曾经这样指出:“内丹心性学的立足点是个体生命的升华,其外在表现是返朴归真,即扫落那些附赘在自然生命之上的文明浮尘,复归于自然大化的始初或本真状态。”④由此而在《青华秘文》中作延伸理解的话,笔者以为,这里的“自然大化的始初或本真状态”就是指的天和天道。
       
  关于命的天道本体对于理解道教哲学特质的意义,还可以研究者们对白玉蟾的研究结论为佐证。比如,强昱先生在研究白玉蟾思想时指出:“不论白玉蟾如何说心外无道,道外无物,道教是不能产生出禅与阳明学那样的思想体系的。这是因为,道教必须在承认身体的物质构成是气的前提下,才能讨论人对世界的觉悟问题。而气作为山河大地的物质本源,它始终不因人是否觉悟而丧失其存在性,《内观经》修道即是修心之说,同白玉蟾‘会百为而归一心’之心,都不具有陆王超验的本心的性质。”⑤
       
  由此,我们似乎可以指出,《青华秘文》命天道的本体论思想体现了道教南宗哲学思想的特质并达到了该时代思潮的理论高度。
       

       
  注:
       
  ①本文为第三届“中央民族大学‘信善’奖助学基金”资助。
       
  ②《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见《道藏》,第四册,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联合出版,1998年,第362-378页。本文所引此文均不再加注。
       
  ③④卢国龙:《道教哲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页,
       
  第565页。
       
  ⑤强昱:《心学释义——道教哲学之于陆王心学的一种考察》,载《中国哲学史》2001年第1期,第78页。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