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道教论坛]许宣平其人其诗
作者:田晓膺

《中国道教》 2007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许宣平,唐代著名道士,新安歙县(现安徽境内)人,《续仙传》、《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唐诗纪事》、《太平广记》等都有其传记。据《太平广记》记载,唐睿宗景云中,许宣平“隐于城阳山南坞,结庵以居。不知其服饵,但见不食。颜色若四十许人,轻健行疾奔马。时或负薪以卖,薪担常挂一花瓢及曲竹杖,每醉行腾腾以归吟曰:‘负薪朝出卖,沽酒日西归。路人莫问归何处,穿入白云行翠微。’”道教修炼需要澄心静虑,而静谧的深山老林、高岩幽谷为道士修炼提供了一个安静的场所。因此,许宣平在“穿入白云行翠微”的山林隐遁生活中不仅进行了宗教的修炼,同时也寻觅到了一种逍遥至乐的审美生活方式。
       
  许宣平《庵壁题诗》云:
       
  隐居三十载,石室南山巅。
       
  静夜玩明月,清朝饮碧泉。
       
  樵人歌垄上,谷鸟戏岩前。
       
  乐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
       
  此诗见于《全唐诗》第860卷和元代道士赵道一的《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它描述了许宣平宗教修炼中的道隐生活。道教徒山居隐逸是为了宗教修炼,山林之隐是他们宗教排除干扰、澄心静虑、稳固道心的一种宗教修炼途径和手段。“道隐”不仅是自我安慰的人生态度,更是愉悦的审美态度,在道教审美文化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道隐”思想丰富和充实着道教审美文化的内容并经过道教徒宗教情感的过滤、淘洗以及高度整合,内化为道教徒心灵深处一种难以言说而又实实在在的宗教情怀,随后又以诗歌这一审美的表现形式再度外化出来,形成了独特的魅力。《庵壁题诗》是道教文化关于隐逸山林、自得于林皋的生动标本。
       
  对隐迹山林的挚爱,对逍遥泉石的神往,是隋唐五代道士的宗教人生的审美化体现。《旧唐书》记载:
       
  田游岩,京兆三原人也。初,补太学生,后罢归,游于太白山。每遇林泉会意,辄留连不能去。其母及妻子并有方外之志,与游岩同游山水二十余年。后入箕山,就许由庙东筑室而居,自称“许由东邻”露中,高宗幸嵩山,遣中书侍郎薛元超就问其母。游岩山衣田冠出拜,帝令左右扶止之。谓曰:“先生养道山中,比得佳否?”游岩曰:“臣泉石膏肓,烟霞痼疾,既逢圣代,幸得逍遥。”
       
  《新唐书》亦记载:
       
  潘师正者,贝州宗城人。少丧母,庐墓,以孝闻。事王远知为道士,得其术,居逍遥谷。高宗幸东都,召见,问所须,对曰:“茂松清泉,臣所须也,既不乏矣。”
       
  “泉石膏肓,烟霞痼疾”足以表明隋唐五代道士的遁隐之情、山水之恋。在岩居野处、茂松清泉沉醉,道士们的宗教修行也着染了一层闲静超脱的审美趣味。在宗教修行的体验中,许宣平30年石室清苦的隐居生涯化成了生命愉悦的审美观照。“静夜玩明月,清朝饮碧泉”,一个“玩”把作者轻松、自由的心情张扬到了极致。热爱生命、肯定生命在这里以“游戏”的方式体现出来了,这里没有尘世的压抑与窒息,这里只有轻松、潇洒和飘逸。山林中的修道既葆存了生命、珍惜了生命,更在得道的无拘无束、轻快愉悦中提升了生命。朗朗明月、涓涓清流与作者清幽透脱之心融融相合。更有“樵人歌垄上,谷鸟戏岩前”,山居生活中每一种细微的事物都沉淀着欣欣的生意。在体验“大道”、体验宇宙生命的同时,作者也重新认识和把握了自我的生命,从而将宗教修行与审美生活融二为一。“乐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山水天地中的一切在作者心中留下了生动的投影,让他在快乐的修行与审美生活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我们在许宣平的诗中所看到的,是对宇宙生命的亲切感和人与自然的生命情调的契合感。作者的宗教体验、作者的生命与山水自然产生了同构应互契的融合胶着状态。相应于复杂动荡、喧闹窄逼的阡陌红尘,天地山水则显得相对地单纯静穆、旷远和谐。自然界的这种属性与道教“守静去欲”的修炼方式相契合,印证了“大道”至美与至乐的宗教与审美境界。故而,许多道士和向道之人喜欢隐居山林,啸傲林泉,喜欢道法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去体悟生命之道、生命之美。在大自然中怡情养性、在山水之间自得其乐是道教徒的一种宗教修炼方式,也表达了他们一种修道的审美趣味。道教著名经典《太上洞玄灵宝真一劝戒法轮妙经》云:
       
  下士修身断情忍色,服御养身;远弃荣丽,栖憩幽林,爱山乐水,耽玩静真;淡泊守固,绝谷休粮,长斋念道,过中不餐;端坐则与师宝相对,出入则与鸟兽为群;孤旅岩穴,独景空山;思不慕归,悲不悼形;契阔林涧,怡神拟餐;面有饥容,心如怀丹;难苦备婴,玄有和颜;见试不恐,心静敬安。如之之行,上感虚皇,九生九灭,志愿不退,执固殊坚,克得变化,乘空飞行,游宴五岳。
       
  在这里,“爱山乐水,耽玩静真”、“契阔林涧,怡神拟餐”是修道者从大自然中体会到的无穷的审美乐趣。“乘空飞行,游宴五岳”,在道教的世界里,求仙原本就与游历名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隐逸山林、啸傲林泉也是以有形之物象来体现无形之道。而求仙与隐逸合流,“游仙诗”的“人间化”则标志着高蹈超绝的神仙追求与精神超越越来越多地与自然山水联姻。神仙隐居于世,飘飘飞升的神性下移了,它混入了世俗的人性。许宣平就常常“负薪以卖”,混迹于世。但是,神仙在世俗化的同时,还保持了一种超越的特性,这种与世俗化混合在一起的独特的超越就是仙化的逍遥。许宣平《庵壁题诗》中“乐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的神仙逍遥是他对待生命的一种积极态度,他不但要通过在山林中修道以保存生命,更要在审美的观照中享受生命。这种带着“长生久视”的神仙逍遥诱惑和吸引着世俗的目光,影响着他们的审美追求。
       
  许宣平其人其事其诗在唐代就有很大的影响。元代道士赵道一在《历世真仙体道通鉴》里记载了当时传诵许宣平诗歌的状况:“好事者多诵其诗。有抵长安者于驿路洛阳桐华间传舍是处题之。明皇天宝中,李白自翰林出,东游经传舍,览诗吟之,叹曰:‘此仙诗也。’诘之于人,得宣平之实。白于是游及新安,涉溪登山,屡访之不得见。乃题诗于庵壁曰:‘我吟传舍诗,来访真人居。烟岭迷高迹,云林隔太虚。窥庭但萧索,倚柱空踌躇。应化辽天鹤,归当千岁余。’”连同为道士的大诗人李白对许宣平都这么的仰慕,可见许宣平其人其诗在当时的巨大影响以及其在道教审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作者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社会科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