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人物春秋]二王庙道教事业的开拓者——王来通
作者:王安明

《中国道教》 2006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王来通,清雍正、乾隆年间四川灌县(今都江堰市)二王庙道观的住持。他谨遵祖师教训,节衣缩食,百计经营,开拓二王庙的道教事业,弘扬道法,给二王庙的道士们树立了典范。
       
  二王庙自古以来为道教庙宇,在清以前属于正一派。清康熙年间,湖北武当山道士张清世来二王庙传道,此地即为全真龙门派丹台碧洞宗的道场。张清世后来传法嗣给赵一炳,赵一炳又传王阳炳,王阳炳再传于王来通。
       
  王来通,字自明,道号纯诚,四川夔州府奉节县人,生于清康熙四十一年壬午(1702年)正月十七日午时,自幼离俗出家,二十一岁时投师李阳修,访道来到都江堰。时二王庙的庙宇颓败,百废待举,于是驻单留庙,参与庙宇的修复。他发奋振作,昼夜不懈,躬亲操劳,深得道众们喜爱,被道众推任住持。
       
  适值清雍正五年(1727年),四川巡抚宪德奏请朝廷,褒封为修治都江堰而作出卓越贡献的秦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二郎。得朝廷允可,封李冰为“敷泽兴济通俗王”,李冰之子二郎为“承绩广惠显英王”,并令地方官立祠,岁春秋仲月诹吉致祭。而二王庙正是祭祀李冰父子的专祠,但庙宇狭小破败,与其所受褒封不相称。王来通发愿将庙宇修缮,以报神恩。于是四处奔走募集修庙资金,历经五载,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蒙各府州县善士信女共同捐助,修建前后大殿、娘娘大殿、戏楼、牌坊、两廊共计六十余间,耗费十方檀越五千余金,不觉兴工几载告竣。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时逢春旱,四川总督黄廷桂来二王庙祈雨。“祀事毕,堰水随至,百派分流,灌畦溉畛,一时电趋雷击,一雨三日,既优既渥,膏禾泽麦,民乃悦怿。”王来通就在此时向黄廷桂提出扩建庙宇的要求。黄廷桂随即察视二王庙,只见“庙貌虽尊,规制未惬,且历年既久,不无圮废,躬环周视,有慊于心”。黄廷桂便会同抚部院等官,计费纠资。于是“埏人献甓,人输石,锻人呈灰,柞人伐木,梓人审曲面势,凡百工役,翕然竞趋”。遂建正殿若干楹,东西庑若干楹,殿之前为牌门,又为碑亭于殿之左右,越数月,而工告成。黄廷桂还在二王庙举行了对李冰父子的尊祀大典。
       
  清乾隆三年(1738年),朱介圭为茂州牧,因公往来,登临二王庙瞻仰,王来通陪同参观。言谈之间,王来通对朱介圭说:“事有为之主者,有为之辅者,离堆凿而泽被无穷,公(李冰)主之而二郎辅之,父子同功一体,殿庭应与相侔,今乃前新后旧,殆非所以肃观瞻,而妥神灵也。若能募集,并将后殿新之,惟住持是赖”。朱介圭听后,嘉其志之坚。事后,王来通不辞辛劳,往来奔走,募集到修后殿之资金,使后殿焕然一新,随即又修建了庙前东楼,横骑入口石梯通道。
       
  清乾隆五年(1740年),朱介圭任成都水利同知,职专水利,下车伊始,前往二王庙,斋虔往祭,则见后殿巍峨壮丽,与前殿相映,大异于昔。朱介圭感叹道:“是亦道人募化之勤哉,要以神灵功德,越千百祀而不朽者,自深入乎人心也”。
       
  在募化资金修建二王庙的过程中,王来通深切地体会到乞求的艰辛,于是他就暗下决心,自力更生,用自己的力量来维修二王庙。考虑到以后重建庙宇需用木材,亦需修庙的资金,可通过植树造林来解决上述问题。他从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起,利用庙旁隙地种植杉树,并发愿寻觅杉树苗,每根树苗费银一分四厘,立誓每年栽一千余株。他说到做到,辛勤植树三十余年,从不间断。到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经他亲栽及主持栽种的杉树共达八万四千多株,白蜡树六万四千余株。因维修庙宇要出工钱,又栽胡桃树一千五百多株,每年一株所结之果,可卖钱数百文。在这几十年中,他内尽心,外尽力,薅刨灌溉,不避寒暑,不惮艰辛,从二王庙后殿山上起,一直栽满了整个山头。翠色青葱,终岁不断,大大改善了整个环境。
       
  在植树的过程中,王来通又考虑到,种了树无人护蓄,遇天灾人祸,终归无树,只种不管也不能有成效。为了落实管理措施,他便为管树人员修建住房,并开辟生活费用来源。在二王庙的后山,每一里路,修一座小庙,共修清源、广德、崇德三庵,分设三处,小庙之间又修了聚仙、步云等三座亭子。王来通又积斋供银六百五十两,买置旱水田三百亩,供看树人衣食之源,这些措施解决了看树人的具体问题,使他们能安身奉献和守望,故经王来通栽种的树木,能安全保存,并能日久长青。
       
  王来通晚年曾立下了许多碑记,谆谆告诫后人:日后住持,维修庙宇,可以用杉树作栋梁之用,且砍伐时,必须估计用木若干,匠作工价若干,一切费用若干,或卖杉树一、二百根,便可支付各项使用。若一根杉木卖银二、三十两,百根即可卖银二、三千两,杉树二百即可卖银五、六千两,则何殿不可补,何庙不可修,又何须去募化十方耶?芽遂发愿,凡庙宇修建永不募化,并还写道:尔后之住持,不可交通射利小人,私卖杉树;不可昧去良心,再化十方;不可忘却前人苦行,只图肥己;不可无功受禄,假公济私,任意砍伐杉树等。
       
  王来通三十岁以前维修二王庙,躬亲木石,染下风湿软脚病,后遇异人授以万应膏,贴之即愈,豁然如脱。他从切身体会,推爱他人,参以己见,虔修法制,广为施送。他这种免费施药善举,使二王庙门庭若市,远近病人纷纷前来求药,以致二王庙每年送药费用要支出白银一百多两。王来通除施膏药外,还施眼药。此外,凡修路施茶诸善事,他总是当先,所作过的善事不胜枚举。
       
  王来通还关心地方水利工程,发起新修横山的长同堰,造福于地方。灌县玉堂场到太平场一带山麓旱地,缺水灌溉。王来通会同王天顺、艾文星、刘玉相、张全信等人,具呈郡守,饬邑令秦侯规划,各倡数百金开堰。王来通等五人,相度地形,仿李冰劈离堆意,于横山寺凿岩。从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起,经过三年努力,从沙沟河起水,修堰二十多华里,满足了三万亩农田的灌溉,命名为长同堰。
       
  王来通立志推广都江堰的治水经验,为民造福,主持刊印了《灌江备考》、《灌江定考》、《汇集实录》三本书,这是现存关于都江堰治水经验的专书。
       
  二王庙处在都江堰首,王来通平时仔细观察水情,了解用水需求,主动研究都江堰维修管理中的问题。他作为二王庙的住持,坚持当好道士修好庙,还把对都江堰岁修中的一些技术问题,写成《拟做鱼嘴法》、《做鱼嘴活套法》等文章,为后人治水留下了宝贵的数据和材料。
       
  王来通少年入道,缺少读书的机会,文化水平并不高,但他能广交当时关心水利的人士,借助他们的帮助,将能够收集到的古今都江堰水利技术著作,汇编成册。他编书的目的,是怕李冰的丰功伟绩和治理都江堰的良方,不能昭示后人永垂久远。只有把李冰的功绩和历代治水经验,印成书籍,才不致像碑刻那样日久风化,才能为子孙后代所利用。清乾隆八年(1743年)《灌江备考》刊刻成书,内容包括:摘自古代关于离堆、二江、石犀等的十条资料;李冰父子历代封号和灵异记载;水利堰疏记(有明代陈文烛、卢翊的水利考、堤堰考,清代佟凤彩、宪德的奏札等)。
       
  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王来通约请崇宁县举人张灼将李冰父子的功绩世系,散见于史书之记载者,汇辑成集,于是写成汇辑二王庙实录及佐治水七人附考。王来通又委托水利同知王廷珏采辑,士人李先立编次,并补充陈鎏、高韶、杭爱、申元敬、刘应鼎等人著作。同时还选刊《天时地利堰务说》、《活套鱼嘴》等文,还将当时重刻的六字碑与碑记,以及有关诗文编入,其书定名为《灌江定考》。其内容较前本书更充实丰富,给后来研究和从事都江堰工作的专家学者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历史资料和科学根据。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王来通已六十岁。他再一次将治理都江堰的资料进行了补充,定名为《汇集实录》。除已刊者外,又补充了元代揭傒斯《蜀堰碑》、清代硕色奏折、陈演大修都江堰记以及二王灵异记载、对李冰父子的祭文、二王庙本庙事务的碑记等。
       
  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王来通于九月初一日卯时羽化,享年七十八岁。由于他毕生弘扬道法,利人济物,民国《灌县志》给他立了传。
       
  以后,二王庙的历代住持,都遵从王来通的谆谆教导,植树造林,积蓄资金以备维修庙宇之用,把修建都江堰的传统治水要诀,都铭刻在石碑和墙壁上,在庙里形成了都江堰治水博物馆,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