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道教论坛]《太平经》中的诚信观
作者:宋 晶

《中国道教》 2003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太平经》是道教最早行世的经典之一,出现于汉顺帝时(公元126-144年)。初由于吉授之宫崇,尔后襄楷、张角曾有此书。《太平经》一书共有一百七十卷,内容庞杂,主要是承继老子之道和传统的天神信仰,吸收阴阳五行说和仙家方术,运用神道设教的方式,宣扬天人合一及善恶报应思想,宣扬帝王统治艺术和封建道德观念,以实现“太平世道”为理想目标。①在《太平经》提倡的道德观念中,以“孝忠诚信”为天下大事。该书反复强调诚信的重要性,反对奸猾欺诈。本文拟从天道至诚不欺,诚信可以感动天地、至诚为善自有善报,诚信是衡量历代治乱的尺度、是维系社会和谐的基础等方面,对《太平经》的诚信观作一粗浅分析。
       

       
  一
       

       
  诚信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范畴之一,它包含“诚”和“信”两部分内容,二者互相联系,互为前提,是人际交往关系的基础。“诚”字一般指一种真实、诚恳的内心态度和内在品质,也指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真心实干,全力以赴的精神,力戒欺诈虚伪;“信”字涉及到自己外在的言行,如遵守诺言,讲求信义,说话算话,不以谎言骗人等。人类社会要维持和谐有序的状态,就需要每个人诚实守信,不欺诈奸猾。
       
  《太平经》的诚信观首先反映在本体论方面。该书认为天道至诚不欺,化生万物,是自然之道,卷五十六至六十四说:“天乃无不覆,无不生,无大无小,皆受命生焉,故为天。天者至道之真也,不欺人也,万物所当亲爱,其用心意,当积诚且信,但常欲利不害,不负一物,故为天也。”(第219页)天有日月星辰,昼夜更替,永无止息,覆照万物,阴阳相推;地有山川厚土,生养万物,播种收获,生生不息。天地之道,至诚忠信,化育万物,真实自然。卷八十六云:“天道不欺人也。”(第319页)卷一百十七说:“夫天道不欺人也,常当务至诚……是故天与道者主修正,凡事为其长,故能和阴阳,调风雨,正昼夜,列行伍。天地之间莫不被恩受命,各得其所者。”(第662页)天地之道,自然无私,真实无妄,不会欺骗人,也不会偏爱某人,因此,天地的常道是至诚不欺的,实实在在的。
       
  “天地失常道,即万物悉灾。”(第718页)天地如果不按常道运行,万物都会蒙受灾害。《太平经》描绘了天地失常道,“凶气不绝”的状况:“今天地阴阳,内独尽失其所,故病害万物。帝王其治不和,水旱无常,盗贼数起,反更急其刑罚,或增之重。益纷纷连结不解,民皆上呼天,县官治乖乱,失节无常,万物失伤,上感动苍天,三光勃乱多变,列星乱行;故与至道可以救之者也。吾知天意不欺子也。天威一发,不可禁也。获罪于天,令人夭死。”(第23页)天道至诚不欺,人世间的一切活动和变化,“天”都能马上感知,并分别善恶,然后用自然现象——灾异或祥瑞来表示对人的规谏。天道是有意志的宇宙主宰者,有极大的威力,其意旨是神圣不可违背的,“夫天但可顺不可逆也,因其可利而利之,令人兴矣;逆之者令人衰,失天心意亡矣。”(第170页)
       
  《太平经》强调天道至诚,天道不欺人等观点,一方面从本体论的高度肯定了天地宇宙的真实性和生命力,肯定了天道的公正无私和忠信至诚;另一方面则指出,天道不允许人世间有奸邪欺妄之言行,反对违逆天道的虚伪邪文和戕害生命的恶行。下古之世之所以天灾频仍,阴阳不和,生养万物不成,是因为世人多“大佞伪人”,“内失其真实,离其本根,转而相害,使人眩乱。”(第46页)要想使天地恢复常道,使阴阳恢复和谐,人类必须至诚不欺,“取信于天,取信于地,取信于中和,取信于四时,取信于五行,是皆天所得报信矣。”(第582页)天道真实无妄,人性得于天道而守其正亦真实无妄,诚信可以说是维系天、地、人三才和谐的枢纽和关键。
       

       
  二
       

       
  《太平经》主张天人一体、天人感应之说,认为至诚感动天地,调和阴阳,召至瑞应;强调“心神相通”、“心神合一”,对天神诚信可以得到善报;把诚信看成是贯通天人关系的纽带,实现天人合一的重要环节。
       
  《太平经》认为天人一体,天道与人事有着相感相应的关系。卷十八至三十四说:“王者行道,天地喜悦;失道,天地为灾异。”(第17页)“王者百官万物相应,众生同居,五星察其过失……相去远,应之近。天人一体,可不慎哉?”(第16页)卷一百八说:“夫天地之性,自古到今,善者致善,恶者致恶,正者致正,邪者致邪,此自然之术,无可怪也。故人心端正清静,至诚感天,无有恶意,瑞应善物为其出。”(第512-513页)《太平经钞癸部》说:“夫瑞应反自胸中来,随念往来,须臾之间,周流天下。心中所欲,感动皇天,阴阳为移,言语至诚感天,正此也。”(第719页)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太平经》的“天人一体”思想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神学思想一脉相承,都认为天有意志,是冥冥中的最高主宰,能赏善罚恶,具有“天威”(即无上的权威)。
       
  既然天是有意志的,能察人善恶,并有天神用簿籍录人功过,定其年命长短,因而人们就不能作恶,为善也不能虚伪应付,而应该出于至诚。卷九十六《忍辱象天地至诚与神相应大戒》说:“今人求道德及凡人行,当以何为急务哉?以何而得而知之?以何而与天地响相应也?”“善乎,子之问也。当以至诚,五内情实为之,乃可行也。如不以五内情实为之,是道德之所怨也,求善不可得也,神灵不应也。”又说“然夫至诚者,名为至诚,乃言其上视天行,象天道可为;俯视地而行,象地德而移。念天地使父母生长我,不欲乐我为恶也,还考之于心乃行。心者,最藏之神尊者也。心者,神圣纯阳,火之行也。火者,动而上行,与天同光。故日者,乃火之王,为天之正,无不照明。故人为至诚,心中正疾痛应。心神至圣,乃上白于日,日乃上白于天。故至诚于五内者,动神灵也。”(第426页)“是吾告子至诚之信也,吾未尝空无法而说也。故求道德凡人行,皆由至诚,乃天地应之,神灵来告也。如不至诚,不而感动天地、移神灵也。故承负之后,下古之人实无信,不至诚,不而感动天地,共欺天与地,故神灵害之不止。”(第427页)该篇反复阐述人可以至诚感天的观念,从正反两面论证了至诚可以感动天地,与神相应的道理。
       
  《太平经》还从“欲得天心”、“心神合一”的角度论述至诚感天的过程。天有“天心”,人们为善诚信,是为了得到“天心”的认可,卷四十八说:“故古圣贤欲得天心,重慎置署,皆得人心,故能称天心也。其称天心云何?行之得应其民,吏日善且信忠,是其效也;则迁之以时,是助国得天心之人也。”(第153页)又说:“天运使其时人直质朴,其人皆怀道,而信又专一;但流言相通,人人各欲至诚信,思称天心,乃无一相欺者也。”(第155页)“欲得天心”,须先得人心,人们只有诚信不欺,才能不思天心。《太平经》相信人体内有神,如“五藏神”等,与天神相类相通。卷十八至三十四说:“为善不敢失绳墨,不敢自欺。为善亦神自知之,恶亦神自知之。非为他神,乃身中神也。”(第12页)卷一百一十一说:“天君日夜预知,天上地下中和之间,大小乙密事,悉自知之……心神在腹中,与天遥相见,音声相闻,安得不知人民善恶乎?”(第544-545页)卷一百十二中说:“一生之内,神光自生,内外为一,动作言顺,无失诚信。五神在内,知之短长,不可轻犯,辄有文章。”(第569页)既然人身中有神,与“天君”相通,那么每一人都在“天君”控制之下,如果为非作歹、言行不诚信,就会受到天神的惩罚。
       
  道教天人感应的中心内容是善恶报应思想,《太平经》反复阐述天君有簿书记人功过,赏善罚恶的观点。卷一百十二中说:“得善应善,善自相称举;得恶应恶,恶自相从,皆有根本,上下周遍。”(第567页)又说:“罚恶赏善人所知,何不自改。天报有功,不与无德。”(第573页)至诚为善,天地感知,自有报应。卷一百二说:“人尽习教为虚伪行,以相欺殆,我独教人为善,至诚信,天报此人;人尽言天地无知,我独阴畏承事之,天报此人。”(第465页)天神明察秋毫,报应无爽,“善自命长,恶自命短”,卷一百十一中说:长寿之人之所以能长寿,是因为他“有忠孝,不失天地之心,助四时生,助五行成,不敢毁当生之物。为善不行侵入,无所欺抵,诚信不敢有所负。”(第550页)至诚感天,天报此人,天神为忠孝诚信有功之人增加年命的说法,在《太平经》中比比皆是,贯彻始终。后世道教的“功过格”、“阴骘文”等多来源于此。
       

       
  三
       

       
  《太平经》还把诚信当作维系人间社会和谐的基础,诚信即是衡量历代兴衰治乱的尺度,也是帝王考察臣民,委任官职的标准。诚信是道教教化民众自觉行善的道德律令。
       
  《太平经》把历史分为上古、中古、下古、当今四个阶段,认为历代的兴衰治乱与当时人类诚信与否关系密切。卷九十六中说:“子欲重知其大信效,天道神灵与人民相得意,相合与心而至诚信,不相得意则相欺。是故上古之人诚信相得意,故上下不相欺;中古之人半不相得意,故半相欺;下古之人纯不相信,故上下纯以相欺为事。故上古人举事悉中,中古半中,下古纯不中,故危亡。”(第414页)卷一百二中说:“下古人心邪蔽,不若太上古之三皇,人心质朴,心意专一,各乐称天心,而忠信不欺其上,故可无文也。下古小人愚蔽,矫妄文辞,欺天地,罔冒帝王,故天地常忿怒而灾祸之。”(第468页)显然,在《太平经》中,诚信与否是衡量历代兴衰治乱的尺度:上古之人诚信天道神灵,上下相得意,不相欺,故举事悉中,国泰民安;下古之人不诚信,欺骗天地,故举事不中,灾祸频仍。
       
  诚信既是维系人类社会和谐的基础,那么人与人之间,尤其是君、臣、民之间应当以诚信相待,不得欺诈。从君王来说,要诚信以称天心,卷四十八中说:“夫帝王乃承天心而治,一当称天心,不称天心为过。”(第153页)明君选择臣下要考核其言行是否诚信,卷四十八中说:臣民“独上书尽信,无欺文者,言且召而仕之。”(第152页)卷五十四说:“……三年上书而尽信诚者,求其人而任之。此人乃国家之良臣,聪明善耳目,因以视聆,不失四方候也。帝王得之,曰安而明,故当任之。”(第206页)明君应善于听取臣下意见,勇于纳谏,不能搞打击报复,闭塞言路。卷四十三中说:“臣有忠善诚信而谏其正其上也,君不听用,反欲害之,臣骇因结舌为?,六方闭不通……。”(第102页)长此下去,国家必危亡。卷九十六中说:“神、真、仙、道、圣、贤、凡民、奴、婢,此九人有真信忠诚,有善真道乐,来为德君辅者,悉问其能而仕之,慎无署非其职也,亦无逆去之也。”(第417页)
       
  《太平经》提倡“为善”、“行善”当发自本心,不失诚信。卷一百十中说:“天生人知善恶,行善有信,天不欲人有恶闻也。”(第534页)又说:“念善得善,寿不疑也。天君爱信知不乎?详慎神文,勿以自试。天下之事,孝忠诚信为大,故勿得自放恣。复夺人算,不得长久。”(第542页)卷四十七中说:“真道德多则正气多,故人少病而多寿也;邪伪文多,则邪恶?多,故人多病而不得寿也,此天自然之法也。”(第139-140页)道教是贵生重生的宗教,《太平经》认为诚信为善之人,用心清静专一可以长生久视;而伪巧奸邪之徒,“佞臣猾子”,将受到天君的惩罚,夺其命算,使其多病而不得长寿;凶恶之人,即使今生不受灾祸,其余殃还会流及后五代。这种善恶报应及承负思想虽充满宗教神学色彩,但在民众中却有极大影响力。
       
  诚信是早期道教教义之一,是道教教化民众自觉行善的道德律令。《太平经》反复强调诚信的教化作用,猛烈地批判虚伪、欺诈、奸猾等不诚信的言行,在道教伦理学发展中上留下了独特的篇章,对现代中国社会公民道德建设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注:
       
  ①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