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名家小辑]制迷猜谜·创新创旧
作者:于光远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06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时间是在本世纪初的一月,地点是在广东的茂名。有一夜半夜醒来睡不着,怕闹醒床上的老伴,我想出一个办法:不开灯闭着眼制作这样的谜语:谜面是从一个字变成另一个字,要求找到四个宇的成语谜底。那晚我作了两个,一个谜面是“‘湍”字变‘而’字”,谜底是“山穷水尽”;一个谜面是“竺’字变‘笑’字”,谜底是“助人为乐”。再作下去瞌睡来了,进入梦乡。第二天觉得这样制作谜语有点意思。几天中作了几十个。路子也放宽了一点,不一定是一个字“变”成另一个字,只要是两个字发生某种说得出来的关系就可以了,谜底还是四字成语。这样几天中一边参观与谈话,一边在脑子空着的时候,进行制作这样的谜语。我制作出来的这样的谜语记在笔记本上的,除了那天晚上想出的那两个外,还有这么一些。
       奏变春——偷天换日
       波变破——水落石出
       杞变休——舍己为人
       旭变旦——九死一生
       蚕变蚣——天下为公
       猷变关——鸡犬升天
       慢变曼——心不在焉
       别变生——别开生面
       赛变塞——塞翁失马
       矢变有——有的放矢
       忽变吻——有口无心
       侠变二——杀人放火
       (烟变日也是杀人放火)
       保变木——杀人灭口
       有变白——一了百了
       三变干——偷梁换柱
       是变足——一无是处
       昊变月——暗无天8
       拍变舶——木已成舟
       丁和白——一错百错
       山和回——出头露面
       唱和香——七嘴八舌
       手和尤——半推半就
       儿和二——四分五裂
       丘和寸——损兵折将
       五和十——一五一十
       你和我——出尔反尔
       还有一些我记不起来了。不过制作好一点的我想不会忘记。总的说来我觉得还有一点兴趣。
       我记得那几天共编了四十多个。上面记录的有二十九个,还有二十来个丢掉了。编来编去,脑子里头就得到了灵感。我就想制作谜语是发挥我的创造性。那么猜谜语的人又怎么样?什么叫“猜”,那就是制作的人,制作之后,把谜面告诉猜谜的人,不把谜底告诉他们,想让别人来猜。我认为猜谜语就要动脑筋,也就是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但是,谜底制作谜语的人早就有了,你把谜底说出来,并没有增加什么新的东西。创造新的东西应该说是“创新”,没有创造出新的东西,我想应该叫做“创旧”。
       “创新”这个概念,这个名词不是我创造的,对创新这个概念,这个名词,我有一个创造,那就是“创”这个字,在汉语方块字属于“刀”部,“新”这个字,在汉语方块字里属于“斤”部。“斤”是什么意思,《说文解字》里的解释是用斧子砍木头。这个“斧”字下面就是“斤”字。本来斤就是斧子,人们觉得斧子用得少,斤用得多,就另外创造了一个“斧”字。上面的“父”是告诉这个字念的声音叫做“斧”。整个说来创新是要动刀动斧子的,是动真格的。对创新这个名词概念我没有创造,但对这个词做这样的解释是我的创造,是我的创新。
       “创新”这个概念,我认为可以看作是一个哲学概念,因为它是比较普遍适用的。不仅不限于制作和猜谜语。推而广之,在教育工作当中,也有创新的问题,也有创旧的问题。比方说:学校给学生布置数学作业,和对学生给予考试,老师的创造性就表现在按照,学生的具体情况出题目。学生的创造性就表现在动脑筋,算得正确、算得快。至于学生作文,他们创造性就比较多了。
       总而言之,“创旧”就是发挥了“创造精神”、从事了“创造行为”,但是没有“创造出”前人没有“创造出来过的新事物”。我与教育界我的老朋友曾经对考核学生政治课成绩时,在可以不可以、该不该采用标准答案的问题上,发生过尖锐争论。争论的焦点就在于提不提倡学生发挥“创造”精神。说起政治课,我是老资格。建国初期,我是中宣部政治教育处的副处长,我是国家人事部的干部教育局的副局长,我是辅导人们学政治课的刊物《学习》杂志的主编,也是政治读物的编辑者之一。如果按照标准答案来考我,我的成靖说不定就不及格。最低限度不会得高分。
       在数学这样的领域也要求学生在创旧中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马 静荐自《内蒙古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