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世界文坛动态]世界文坛动态
作者:佚名

《译林》 2006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大奖
       
       波戈洛蒂获古巴国家文学奖
       据古巴《窗口》杂志2005年12月15日报道,以海梅·萨鲁斯基为首的评奖委员会14日宣布,将2005年度的古巴国家文学奖授予古巴散文家和艺术批评家格拉谢拉·波戈洛蒂女士,这是“由于她以其多种文本和在国内外许多重要杂志上发表的文论对古巴文学的发展做出的非凡贡献”。
       波戈洛蒂1931年1月24日生于巴黎,1939年定居古巴,在哈瓦那读小学和中学,在哈瓦那大学攻读哲学和文学,后赴巴黎,进索沃纳大学专修法国文学。1959年毕业于曼努埃尔·马尔克斯新闻职业学校,同年任国家图书馆顾问,达十年之久。1963年到1971年任哈瓦那大学现代语言与文学系主任并曾任《美洲之家》等五六家杂志的编辑。主要著作有《大师之路》、《阅读的职务》、《戏剧与革命》等,曾访问墨西哥、意大利和一些社会主义国家。1999年获国家艺术评论奖和多种以名人命名的荣誉。
       (巴文)
       博纳尔德获国家文学奖
       据西班牙《世界报》2005年11月25日报道,西班牙作家何塞·曼努埃尔·卡瓦列罗·博纳尔德以其全部文学创作获得由西班牙文化部主办的国家文学奖,奖金为三万欧元,此奖被认为是除了塞万提斯文学奖外,西班牙最重要的文学奖项。
       卡瓦列罗·博纳尔德1926年生于卡迪斯省雪利市,曾攻读航海术、经济、哲学和文学,一度在哥伦比亚国立大学任教。其文学作品比较丰富,并且体裁多样:有诗歌《猜测》(1952)、《短时的回忆》(1954)、《安特奥》(1956)、《死寂的时刻》(1959)、《通俗诗作》(1963)、《英雄的臭名》(1977)、《命运的迷宫》(1984),诗歌全集《我们是我们剩余的时光
       》(2004),2004年以其全部诗作获得索菲亚女王拉美诗歌奖。他还写有长篇小说《九月的两天》(1962年获简明图书奖)、《玻璃·猫眼》(1974)、《人们通宵闻鸟过》(1981)和《在父亲家中》(1988),以及论著《概论美酒》(1980)、《革命的古巴小说》(1968)、《佛拉门科的光与影》(1975)和《塞万提斯时代的塞维利亚》(1991)等。他曾三度获得批评文学奖。
       (西文)
       西班牙移民获多米尼加
       共和国文学奖
       据美联社1月26日发自圣多明各的消息说,多米尼加文化部透露,西班牙女移民玛丽亚·乌加特获得了多米尼加共和国国家文学奖。乌加特于1914年出生在西班牙塞戈维亚,1940年移居多米尼加共和国。自从该奖于1992年设立以来,她是第一个获得此奖的文学批评家。此外,她还是首位出生在异国的获奖知识分子。
       国家文学奖是多米尼加共和国最高的文学奖项,它曾经授予给诸如共和国总统巴拉格尔和诗人胡安·博什等重要的知识分子。但是,此次由多米尼加主要大学、文化部与提供奖金的科里皮奥基金会的代表组成的评委会,竟然一致决定把该奖授予乌加特,足见她的文学成就不同凡响。
       (川)
       皮尼利亚获欧斯卡迪奖
       拉米罗·皮尼利亚(1923—)被认为是近百年来西班牙五位最杰出的西班牙作家之一。1960年以长篇小说《失明的蚁群》获纳达尔小说奖,1972年以《怀抱》入围行星小说奖决赛。据报道,皮尼利亚又以其三部曲《绿色平原,红色山丘》的第一部《颤抖的土地》获2005年度欧斯卡迪文学奖,奖金为一万四千一百四十二欧元,另奖三千五百三十五欧元的翻译资助费。
       拉米罗·皮尼利亚生于毕尔博鄂,20世纪60年代跻身文坛,其创作大多以其故乡巴斯克地区为背景,表现那个小世界的历史变迁和现实生活。除上述作品外,还有短篇小说集《记住,哎,请记住》和《无休止的战争最初的故事》,长篇小说《特克西基·巴斯卡多的跋涉》、《十五年》、《骨头》、《堂娜托达大战》,纪实作品《三等公民——赤色分子安东尼奥B》等。获奖作品《颤抖的土地》是作者断断续续花了二十年的时间写成的。小说讲述的是和富有的实业家卡米洛·巴斯卡尔多结婚的贵妇克里斯蒂娜同一个无名无姓的女佣之间的斗争。
       报道说,评奖委员会把这项奖授予皮尼利亚,“不仅是为了肯定一位长期从事小说创作的老作家,同时也是为了奖励他的一项雄心勃勃的创作计划”(他的三部曲长达二千五百页)。
       (西文)
       新作
       
       洛萨诺出版新作《硕士的母鸡》
       何塞·希门内斯·洛萨诺(1930— )是西班牙著名多产老作家,其创作涉及多种文体,有长篇小说《一个秋天的故事》、《五月的圣人》、《大宅院的哀痛》、《悔罪服》、《寓言故事》、《狼崽》,随笔《西班牙的平民墓地》、《一位基督徒的书信集》、《一个反叛的基督徒》、《关于宗教自由的思考》、《照片与孤独》、《文学中的弊病》,诗集《短小的挽歌》、《如此严重的破坏》等。
       据西班牙《世界报》2005年12月4日报道,正当世界性地纪念《堂吉诃德》问世四百周年的活动接近尾声的时候,洛萨诺为了以其独特的方式纪念塞万提斯及其名著而创作出版了一部极富塞万提斯风格的长篇小说《硕士的母鸡》。小说由塞伊克斯·巴拉尔出版社推出,是一部涉及冒险小说、历史小说、流浪汉小说、日常故事等多种小说式样的作品。《硕士的母鸡》讲述的是几只土耳其母鸡旅行的故事,这位硕士不是别人,恰恰是曾参加莱潘托战役的一名士兵,他以写诗和散文取乐,他就是米格尔·德·塞万提斯。小说的另一个主角是康士坦丁堡,如作者所说,“康士坦丁堡是我生活中的永恒形象之一,因为我觉得它很宏伟。我年轻时去过阿维拉城,我觉得它就像康士坦丁堡,因为我觉得它很伟大,很雄伟。我去马德里的时候却没有这种感觉。”他是塞万提斯的崇拜者,他说,“塞万提斯的形象经常萦绕在我的脑际,年轻时我先是读关于他的材料,后来读他的《模范小说集》和其他作品,因为我对他写的东西非常着迷。他就像和我一起生活的人。”
       (西文)
       《底格里斯人家》呈现
       人性不能承受之战痛
       伊拉克作家麦赫迪·伊萨·萨格尔在战争为人民带来的灾难中没有选择沉默,而是选择了爆发。他的最新小说《底格里斯人家》(麦达文化文艺出版社,2006年)向“战争”诘问:为什么发生在伊拉克?怎么会这样?是什么使人们这样受罪?
       主人公赛义德行为狂躁、情绪失常,姐姐萨希尔身兼母职,监护极度敏感脆弱的赛义德。小说通过讲述姐弟二人的悲欢离合,揭示了战争对人性的扭曲和摧残。战争可以摧毁人内心最深处的渴望,压抑最自然的欲望,人们甚至用战争赌明天。人在战争中无法创造,也无法实现生命的价值,只能消极地“饱经磨难”。小说将伊拉克人民在战争中的无尽苦痛浓缩于字里行间,深刻探讨了“爱”与“死亡”这两个人类永恒的话题。
       小说中的人物作为个体,在磨难中分别意识到现实的残酷和悲观。然而他们的觉悟未能突破个人的呻吟,而上升到明确的社会批判层次。但他们的痛苦在磨难中爆发,使作者在结尾发出呐喊:这就是战争,这就是它给人们带来的一切。(卜晓明)
       其他
       《关于爱情和其他魔鬼》
       将搬上银幕
       据法新社1月17日发自波哥大的消息说,哥伦比亚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小说《关于爱情和其他魔鬼》将由哥伦比亚和哥斯达黎加的制片人搬上银幕。这部影片将于今年9月份在哥伦比亚旅游城市卡塔赫纳开机,执导人赫尔达·伊达尔戈是马尔克斯以前的学生和朋友,由哥伦比亚和哥斯达黎加电影公司联合制作。而由玛丽亚·奥乔亚和安娜·皮涅雷斯领导的哥伦比亚制片公司,因执导诸如《玻利瓦尔是我》等影片而被世界公认,这部影片曾在2002年银海洋博览会上被评为优秀影片。
       安娜·皮涅雷斯对法新社记者说,之所以选择卡塔赫纳为影片《关于爱情和其他魔鬼》的拍摄地,是因为小说的故事情节发生在这个城市里。她同时还强调说,他们公司还希望将这位作家的其他几部作品搬上银幕。不但他们公司想这样做,俄罗斯和日本的制片公司也有这样的打算。
       (于)
       加·马尔克斯说2005年
       “他没写一行字”
       根据美联社1月25日发自马德里的消息,西班牙《先锋报》报道,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说,他现在所处的阶段是文学愿望少有的阶段,他并且坦诚地说,2005年是在他的生活中没有写作的第一个年头。这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墨西哥城接受西班牙《先锋报》记者采访时说,“我已停止写作”,“2005年是在我的生活中没有写作的第一年”。他还强调说,根据他的实践,对他来说,写一部新小说是很容易的事,但是他没有写。他说,个人问题还阻止他的回忆录《历尽沧桑话平生》出版,而这部回忆录的第一部分已于2002年出版。2002年他还出版了短篇小说《我的可悲妓女回忆录》。
       加西亚·马尔克斯说,过去他每年都要去他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家住上一段时间,但是2005年他没去,这“使人感到相当不安”。
       (凤)
       
       聂鲁达和他的希望之船
       据欧洲通讯社1月19日发自马德里的报道,作家兼记者迭戈·卡塞多最近出版的《聂鲁达和他的希望之船》一书,描述了两千多名西班牙共和派流亡者乘坐“温尼伯号”从法国到达智利的旅行,该船是由智利诗人巴勃罗·聂鲁达倡议从法国港口起航的。正如卡塞多在本书首发式上所说,聂鲁达接到了诗人拉斐尔·阿尔贝蒂的一封信,信里阐明了西班牙流亡者的情况,他把信带给当时的智利总统,以便来营救这些流亡者。聂鲁达于1939年夏天来到巴黎,他要找到一艘能够容纳一千五百名流亡者的船只——最后可能是二千二百人——并且要弄到足够的钱,而挑选去智利的流亡者是最困难的任务。
       迭戈·卡塞多解释说,为了写这部书他曾经进行了一番调查工作。他认为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去智利。他说:“我到了智利,在那里我能够会见‘温尼伯号’上的幸存者,他们对我帮助极大,使我了解到与这次航行有关的一切。”诗人路易斯·加西亚在评论此书时说,“这是一部非常了不起的书”。卡塞多做了“一次回忆与光辉文学的实验”。由于聂鲁达经常支持西班牙,“西班牙应该非常感谢聂鲁达”。
       (于凤川)
       
       前中情局长年底或明年出书
       哈珀·柯林斯公司宣布,将于2006年底或2007年初推出前任中央情报局局长乔治·特尼特的回忆录,但没有透露稿酬的数目。这本回忆录暂定书名为《在风暴中心》(At the Centre of the Storm)。哈珀·柯林斯公司说,这本书详细介绍了特尼特任中情局局长期间在一些重大事件中扮演的角色,其中包括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针对基地组织采取的一系列行动、震惊全世界的“9·11”事件、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以及伊拉克境内高涨的反抗美军的活动。乔治·特尼特在伊拉克战争开始前曾经向布什总统保证,肯定可以在伊拉克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哈珀·柯林斯出版公司说,在将要出版的这本回忆录中,有这位美国前情报首脑同布什总统对此进行有关谈话的章节。
       特尼特曾在前总统克林顿和现任总统布什政府中负责情报工作,但他因为伊拉克武器情报以及“9·11”事件情报失误而饱受舆论的指责,并于2004年7月辞去中央情报局局长一职。布什曾在2004年11月向他颁发了总统自由勋章,这是美国政府对其公民的最高奖励。
       起初特尼特和兰登书屋的一家子公司——皇冠出版集团达成了五百万美元稿酬的出书计划,但后来因为考虑到“采取这样一个会产生重大历史后果”的决定需要更多时间,2005年3月,他推迟了自己的出版计划。
       (大牛)
       
       土耳其政府撤消对作家
       奥尔罕·帕穆克
       “侮辱国格罪”的指控
       2006年1月22日土耳其政府撤回了对该国最著名小说家奥尔罕·帕穆克“侮辱国格罪”的指控。
       土耳其当代最著名的作家奥尔罕·帕穆克因2005年2月接受瑞士一家报纸的采访时称20世纪对亚美尼亚和库尔德人的种族屠杀事件中,奥斯曼土耳其有罪。他说:“三万库尔德人和一百万亚美尼亚人在土耳其被杀害,可除我之外,无人胆敢谈论此事。”这些言论,触犯了土耳其多年来的一大“禁忌”,并因触犯了“301条款”(Article 301)而被送上法庭。五十三岁的帕穆克12月被送上伊斯坦布尔的法庭,但法官很快宣布休庭,将案件交由土耳其司法部酌处。今年1月22日,政府撤回了对奥尔罕·帕穆克“侮辱国格罪”的指控,从而避免了国际社会对该国限制和报复文化界人士意见表达的进一步谴责。
       奥尔罕·帕穆克曾因小说《雪》(Neige)赢得了2005年法国美第奇奖的外国小说奖,在2005年10月23日的法兰克福书展上获颁2005年度的德国书业和平奖, 获奖金两万五千欧元。外界也一度盛传帕穆克是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头号人选,还有外电报道称,诺贝尔文学奖十年来首次推迟发布消息,导火线是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穆克。帕穆克以小说《雪》获今年的提名,他之前的作品《我的名字叫红色》也大获好评。
       (大牛)
       略萨的《公山羊的节日》
       搬上银幕
       据西班牙《国家报》2006年1月15日报道,著名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的反独裁小说《公山羊的节日》(2001)日前由作者的侄子、享有国际声誉的导演路易斯·略萨搬上银幕,并于今年2月24日首映。
       《公山羊的节日》(一译《元首的幽会》)表现的是多米尼加前总统拉法埃尔·莱奥尼达斯·特鲁希略(1891—1961)长达三十一年的独裁统治,抨击了掌管政权的官员们为所欲为、腐败堕落的丑恶行为,比如贪官污吏的贪得无厌,独裁者及其亲属对他人妻女的蹂躏等等。“公山羊”是人们对骄奢淫逸的独裁者起的诨号。由于此作生动表现了多米尼加一个时期的历史现实和对多米尼加人民的斗争精神的赞扬,多米尼加共和国总统特为作者颁发了记者与作家奖,西班牙书商公会也授予《公山羊的节日》2001年最佳图书奖。
       路易斯·略萨是好莱坞的著名动作片导演,在那里已工作十五年。他执导的影片有《专家》(1994)、《阿纳孔达》(1997)、《亚马孙之火》(1993)和《在林莽的心脏》(1993)等。早在巴尔加斯·略萨的《公山羊的节日》出版时,路易斯·略萨就打算把这部小说搬上银幕,如今终于如愿以偿。
       (秘文)
       纳吉布·马哈福兹
       “作茧自缚”惹批评
       埃及作家纳吉布·马哈福兹在著名小说《我们街区的孩子们》遭禁四十七年之后,做出不经艾兹哈尔大学同意将不得出版小说的决定,此举在埃及文坛掀起轩然大波,并招来反对宗教势力监督的埃及作家的强烈批评。
       埃及新月出版社为祝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埃及作家纳吉布·马哈福兹诞辰九十四周年,决定于2005年12月出版其著名小说《我们街区的孩子们》。然而,马哈福兹反对出版小说,理由是已将版权卖予“阿拉伯出版商联合会”主席易卜拉欣·穆阿利姆旗下的“东方书店”。
       但据马哈福兹密友、埃及作家尤素福·卡伊德爆料,除版权原因外,马哈福兹为出版该小说提出两个条件,“一是艾兹哈尔大学点头同意;二是有穆斯林兄弟会的同僚为其作序”。
       此举招来一些反感宗教势力干涉文学创作的埃及作家的口诛笔伐。小说家贾麦勒·哈依塔尼一方面认同,不经作者同意新月出版社无权出版小说;另一方面他与卡伊德均表示,“马哈福兹寻求艾兹哈尔监督的做法创下危险的先例……这有悖于埃及知识分子的立场”。
       小说家阿兹特·高穆哈维更是言辞尖锐,认为马哈福兹的这种做法“背叛了他的作品”,“反映了马哈福兹极尽一切能事‘尊重’当局的作风,不管当局是谁”,而作者本人“尽管久负盛名,但从来就不是创作自由或自由本身的支持者”。
       《我们街区的孩子们》1959年9月起在埃及著名报纸《金字塔报》连载,小说因“亵渎神明”引起伊斯兰世界最高宗教学府——艾兹哈尔大学宗教学者的围攻,他们强烈要求停止连载,并查禁小说。埃及当局也以小说中伤前总统纳赛尔为由禁止小说出版。当时的《金字塔报》主编穆罕默德·海卡尔在纳赛尔面前力挺小说,才得以继续连载。
       马哈福兹本人1994年遭到极端分子行刺,此后鲜有佳作问世。
       (卜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