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大银幕]天才编剧
作者:王 方

《译文》 2008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吉勒莫·阿利亚加Guillermo Arriaga (墨西哥)
       墨西哥编剧吉勒莫·阿利亚加跟导演冈萨雷斯·伊纳利多一起合作了“死亡三部曲”,其第一部(《爱情是狗娘》,2000年)和第三部(《巴贝塔》,2006年)均夺得戛纳电影节两项以上大奖,但编剧阿利亚加却毫无斩获。
       2005年由美国演员汤米·李·琼斯导演并主演的影片《埃斯特拉达的三次葬礼》,却让吉勒莫·阿利亚加得到了戛纳影展最佳编剧大奖。
       查理·考夫曼Charlie Kaufman(美国)
       每个知道查理·考夫曼名字的人应该都被他震动过。这个41岁才写了第一部电影剧本的纽约人,用一种绝然不同的讲述方式,在美国树立了一派“查理·考夫曼电影”,并非电影导演的他,是所有查理·考夫曼电影的作者。
       2006年,美国记者协会从1400部提名影片中,选出了101部“最伟大的剧本”,在名单中,查理·考夫曼一人占据了三个席位,而当时他总共只有五部作品问世。
       吉勒莫·阿利亚加
       真正的电影作者
       电影历来被认为是团队工作的产物,但同时又被当成是主要依靠导演得以完成的作品。在一个导演同时也是影片的编剧时,无疑他就是那个“作者”;而如果编剧另有其人,尤其当这名编剧既是该导演的长期合作者,又是影片叙事和结构的核心构思者的时候,他在影片中的作者身份的确认和相关研究,是十分需要和有意义的。
       正如吉勒莫·阿利亚加一再强调的,“作者电影”的提法是不正确的,应该是“作者们的电影”,亦即“一部电影绝非只有导演才算真正的作者”。所以,他认为接下去可能会是那些出色的编剧们成为明星的时代。正如美国天才编剧查理·考夫曼,他的才华和力量在于那些影片全是他的风格,而导演也成了他的膜拜者。阿利亚加说,人们所关心的是下一步查理·考夫曼的电影是什么,但这跟谁将导演他的下一步影片没太大关系。
       上述的讲法其实对阿利亚加本人也是十分适用的。他的非线性叙事结构虽然几乎已经成了导演冈萨雷斯·伊纳利多的注册商标,但在他因《埃斯特拉达的三次葬礼》获戛纳最佳剧本奖时,人们幡然醒悟,汤米·李·琼斯找到了一个天才编剧,而那种迷惑人的预叙、倒叙又时而并行的故事讲述,正是编剧吉勒莫·阿利亚加从《爱情是狗娘》和《21克》那里带过来的。那么,“谁是那两部影片的作者”这样的问题,看来无须提及了。阿利亚加没有因伊纳利多的任何一部影片而获剧本创作奖项,可能评委们(尤其是同为作者导演的评委)不愿看到一名才华横溢的作者导演背后还有一个控制故事全局的精神领袖(即吉勒莫·阿利亚加);但当《三次葬礼》出现的时候,汤米·李·琼斯的高深豁达和阿利亚加的一贯魅力都得到了强调。
       应该是好莱坞和汤米·李·琼斯让阿利亚加看到了更富创造性的未来。在《巴贝塔》获奖、人们大加赞颂这对编-导组合的时候,他冷静地指出这个组合行将结束,而他的新剧本已由另一名年轻导演拍摄完成、进入后期制作。
       在阿利亚加所谓的“天才编剧时代”里,我们不再形式主义地探究镜头或光影技术,而是进入电影的思想,是故事构成了人的命运还是命运化作了各种故事?而这也正是众多文字叙事大师迷惑人的地方所在。
       吉勒莫·阿利亚加Guillermo Arriaga
       写小说的吉勒莫·阿利亚加
       虽然人们都是通过电影知道了作为编剧的吉勒莫·阿利亚加,但他却反复说明自己是一名小说作者,“我不写剧本。我写的是适合银幕拍摄的小说。”
       “车祸”是《爱情是狗娘》和《21克》两部影片的核心事件。而其两度出现的原因在于阿利亚加始终无法释怀于自己的一次亲眼所见。
       某年的一个工作日,适逢阿利亚加的生日。他从城外的大学下班开车回家,而家里,他太太和一些朋友正在等他。高速公路上出了交通事故,巡逻车也开来了。他的很多学生都走这个高速回家,他出于担心,就在车祸现场缓缓停下了车。他看到了一个中年男子躺在地上,明显已经死去,警察在他外衣的口袋里找到了身份证件和一张三口之家的照片(他、他的太太和一个小女孩)。此时照片上的另两个人肯定正在等他回家一起吃饭,那个母亲也许正在逗小女孩玩。但是,她们不知道父亲已经再也无法回到那个家了。
       《21克》中,纳奥米·瓦茨的丈夫就死于车祸,而更其残忍的是,编剧阿利亚加还让她的两个女孩也在车祸中丧生。可见高速公路上的那一幕让阿利亚加更唯物地看到了死亡、死去的人对生者的巨大影响。这些真实到宿命的故事,经由感性十足的冈萨雷斯·伊纳利多视觉化再生产后,变得高速、幻疑而出人意表。
       阿利亚加回忆他儿子圣迪亚各在4、5岁时问过他,“如果我死了,你还会再有笑容吗?”因为圣迪亚各的表哥两岁时意外淹死在泳池里,但他母亲(即圣迪亚各的姨妈)在三年后又开始有了笑容。阿利亚加把《21克》中贝尼奇奥的角色取名为圣迪亚各(Santiago)。阿利亚加的每个关于死亡的故事都在讲述情感的意义。《爱情是狗娘》中,奥塔维奥跟嫂子的微妙关系、丹尼尔最后仍保有对妻子的深度眷念,以及流浪汉跟人际社会的隔阂……对感情的肯定或否定,几乎成了人们生活的理由和动力。
       而到了《21克》,我们见证了一个唯物的阿利亚加(正如他自己一直强调的),灵魂是虚幻的讲法,而21克却是个具体的数据;活的生命是个大致的概念,但一个仍在跳动的心脏却是最好的物证。阿利亚加由此说明,尽管情感听起来很抽象,但人们的相互关系让它变得有形、可感。也正是这种庞大的社会关系,形成了每人给他人的整体形象。“命运是重要的,可更为重要的是人类作出选择的能力。”人的成长就是在社会关系中作出的一系列选择。而只有生命是唯一不可自己选择的。
       阿利亚加一直宣称“写作是跟死亡作战的一种途径”。死亡让活着的人们有了生的感觉:相互依存的情感、每天重复见到的景物、随时可以着手未完成的事情,但是死去的人将无法再回来体验这些。而阿利亚加的电影故事里的那么多鲜血和尸体,足以让我们领略到生命的活生生的肉感。面对他们所产生的反胃和呕逆只能算是原始的生理反应;而对自己和亲友们生命的担忧,才是面对他人尸体时最令人惊惧的心理症候。当然这也是阿利亚加的用意所在,他要让观众重新掂量一下自己的生命,也许灵魂确实只有21克,但由此产生的情感却大大不止。正如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写过的,“你不能跟一个没有生命的事物成为长期的敌人”,生命是死亡的对应,突如其来却可能耗尽时日。
       另一个受到阿利亚加欣赏的是米歇尔·哈内克,他的《隐藏摄影机》(2005年)令每个街角都充满了故事,而这就是阿利亚加深爱的主题。另一个毫无保留地热爱米歇尔·哈内克的就是冈萨雷斯·伊纳利多。电影口味的不谋而合是两人一起创作的出发点。
       阿利亚加的叙事结构,被他自己归纳为有三个原因:一、患有注意力缺省无序症(ADD),让他常常思维跳跃幅度过大;二、受到胡安·鲁尔福和威廉·福克纳小说的影响,他们各自有一套与众不同的讲故事手法;三、日常生活中,人们就是在各条线索间跳来跳去讲一件完整事情的;所不同的就是,他对语言的处理要谨慎得多。
       他在自己从教二十多年的课堂上(墨西哥大学)讲述编剧课程时,要求学生竭尽全力去讲一个故事,而不是故作深沉、卖弄哲理。
       跟那些所谓的“编剧专业人士”不同的是,阿利亚加从不写故事大纲;也反对塑造编剧法规定的“可爱的角色”,他认为一个好电影真正需要的是“有趣的角色”;并且作者也决不应该对角色和情节表现出全知全觉,因为故事中包含着角色的命运,而命运总是最大程度地叫人吃惊;他也不做任何从好莱坞流行起来的剧本调研工作,他相信作者的本能判断是最可靠的。
       阿利亚加的故事没有明显的地域概念,但让观众认识了由他带来的墨西哥风格:除了情节跳跃之外的一种举重若轻的人生见解。
       跟冈萨雷斯·伊纳利多一起工作
       被称为“冈萨雷斯·伊纳利多死亡三部曲”的《爱情是狗娘》、《21克》和《巴贝塔》,其实准确地说,应该是阿利亚加的死亡三部曲。有许多元素都是他在生活中萦绕多时的命题。而伊纳利多对这些命题的认同和呼应,可能是两人的最契合点所在。
       在创作《爱情是狗娘》的最初阶段,冈萨雷斯·伊纳利多准备的是一个喜剧题材,但遭到了阿利亚加毫不留情地否定,他对伊纳利多讲了另一个赌狗的故事。当然,伊纳利多不可能不喜欢这个血腥而温情的狗故事。于是,就有了“Amores Perros”(《爱情是狗娘》),也让人们的目光扫到了墨西哥。
       阿利亚加的非线性叙事结构和冈萨雷斯·伊纳利多生猛的视觉作风,成就了他们电影的醒目和与众不同。他们要求观众充满激情、彻底投入故事的前后跳跃和穿梭,同时对生命、对死亡具有自己成熟的理解。伊纳利多在阿利亚加的眼中,是个才华盖世的导演。他们常常一起探讨各种问题。而伊纳利多认为他们的美妙合作,是基于两人永远没有停止过舌战。他们一直在争论;争论剧本,争论周围所有的事物。就是这种争论,让互相的了解不断加深,对作品也越来越赤诚。阿利亚加总在事先就能预料到导演将怎样处理镜头,反过来也就更明白,剧本中哪些细节可以在实际拍摄中帮上伊纳利多的忙。
       阿利亚加对他俩的关系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作为作者,我就像一个造船的人,而导演就是船长。我按照船长指定的目标行事。如果他说要去寻找冰山,就意味着我需要造出一艘破冰船来。而至关重要的是——剧本,剧本就是那艘船。”
       两人除了三部曲之外,还合作了宝马汽车公司的广告特辑《The Hire——火药桶篇》。但不知为何,另一个导演合辑《11"09""01 – 九·一一事件簿》中由伊纳利多导演的“墨西哥”片段,阿利亚加却没有出任编剧,这也就是说,在冈萨雷斯·伊纳利多迄今为止的所有影片中,阿利亚加只缺席了一次。
       在《巴贝塔》获得戛纳影展的奖项后不久,阿利亚加已经公开表示,这种神奇的编&导关系随着《巴贝塔》的完成而不复存在。他的最新小说《午夜牛郎》已经由另一位年轻人执导,而最终的可能是,一旦条件成熟,他将自己做导演。
       查理·考夫曼Charlie Kaufman
       谁是查理·考夫曼
       1999年的《傀儡人生》以某种难以言表的创意刷新了人们对电影故事的期待,影片也迅速被定位成一部充满想象力、出乎想象力的美国影片。接着,谁是查理·考夫曼?这种对影片编剧表示极大兴趣的现象开始蔓延。而当时可以了解到的查理·考夫曼的背景,只是一个纽约大学电影专业的毕业生,从1990年开始一直在给电视系列剧写脚本。
       《傀儡人生》的阵容是一律的智慧型美国影人,包括常年在法国、意大利拍欧洲电影的美国演员约翰·马可维奇(即标题人物John Malkovich)一直受到欧洲知识分子的青睐,马可维奇进入他自己的脑袋就是其本人的创见之一;而扮演那个长发零乱、戴副近视眼镜、艳遇不成又丢了老婆的木偶戏演员的约翰·库萨克(John Cusack),不仅是艺术世家出身的睿智型演员,更是多个质量上乘的影片的编剧(而他也是第一个宣布加入《傀儡人生》剧组的演员,可见对查理·考夫曼剧本的欣赏);导演斯派克·琼斯(Spike Jonze)是全球最有才华的音乐电视导演、也参与过很多影片的策划,在著名的《银河系指南》、《吮吸手指的人》、《迷失东京》、《好女孩》和《CQ》等影片里都特别点明了对斯派克·琼斯的感谢。
       此后的查理·考夫曼以平均两年一个剧本的速度,向期待着他的影迷贡献出令人着迷的构思。
       《人性》(2001年)将文明和野蛮进行了人性的比较。虽然影片有一点说教的意味,但查理·考夫曼反常规的源动力仍让观众收获不小。这次的导演是法国人米歇尔·冈德瑞(Michel Gondry),世界排名第一位的音乐电视导演;主演蒂姆·罗宾斯(Tim Robbins)始终是其参演影片之艺术品位的证明。
       成名后的查理·考夫曼更其低调,为了不致自我迷失(“迷失”是查理·考夫曼最喜欢的词),他极力避免成为电影界的公众人物,接受平面媒体采访时也坚决要求不出图像。关于他的个人生活,使人只知道当初住在纽约的查理·考夫曼,带着妻子德尼丝和女儿安娜搬去了加州安静的帕萨丹纳居住。在那里,他阅读卡夫卡和贝克特等人的书,甚爱弗莱内瑞·奥康纳的小说,看戏剧、读话剧剧本。他说只有一个东西他是不读的,就是乏味的电影脚本。所以,他在自己创作时总是想要写出能带来阅读快乐的电影脚本。
       2002年,他的下一个剧本《改编剧本》诞生。这次的导演又换回了斯派克·琼斯。身为当代美国影界霸主弗朗西斯·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女婿的斯派克·琼斯,请出了科波拉的侄子、著名影星尼古拉斯·凯奇(Nicolas Cage)担任主演。这个奇妙的片子里,凯奇扮演的主角是编剧查理·考夫曼和他的孪生弟弟唐纳德·考夫曼。而获得多个影展(包括金球奖、奥斯卡奖等)大奖或提名的这部《改编剧本》的编剧正是查理·考夫曼和唐纳德·考夫曼。
       被查理·考夫曼深深诱惑,又急于见到他孪生兄弟的评委和观众们在影展现场才突然意识到,那个唐纳德是被杜撰出来的。兴奋和愤慨交替出现的同时,查理·考夫曼却对记者说,“这肯定是影片的关键所在。真假难辨的好故事自然无需指出真的、假的分别是什么。是这个故事让查理·考夫曼有了一个孪生兄弟,而我把他的名字放在了编剧署名栏里我的名字的旁边,谁也不能否认这很好玩,这个主意简直太好玩了。但你们别以为好莱坞真的会在意这个不存在的编剧,影片赚钱才是他们的底线。”
       充满趣味、又将自己藏得很深的查理·考夫曼,一直强调自己的作品从不教育观众,从不以“人类的爱有多伟大”为主题,他只想引起观众的是,有些事情确实在生活中发生了,但实际上它们什么都算不上。很多评论对这部前所未有的影片表现得很世故。他们在对影片的结尾、原小说《兰花贼》的细节、两个孪生子的性格两面,不得不作出传统的论述;孰料,这正是查理·考夫曼的圈套所在。道德感远远不是人类问题的根本所在,而生活的反复和无意义可能才是困境的中心。
       多少有点悲观的查理·考夫曼在领取最佳编剧奖项时,只是平静地说了句,“谢谢女儿。”那个了解他最真实一面的女孩安娜,恰恰又是被查理·考夫曼保护得最好的人。人们猜测他的这些奇思妙想都是在灵感抵达是一蹴而就的,而他却坦陈,太多的修改、重写、润色,以及丢弃——并且丢掉的比留下来的要多得多。人们对同一个作品的不同看法,是考夫曼觉得最奇妙的事情。而拒绝在采访中谈论太多自己的观点,一直是他爱用的手段,他常常讲“人们自己会去思考的。作者不应该作出任何引导的言论。”
       2002年的时候,另一部编剧署名为查理·考夫曼的影片《危险心灵的告白》在全球公映,导演是好莱坞巨星乔治·格鲁尼(George Gloony)。但查理·考夫曼被禁止参与拍摄工作。强悍的格鲁尼把那部政治题材的影片化成了自己的风格——沉稳、神秘、有魅力,但似乎失去了让查理·考夫曼出任编剧的意义。
       2004年,总是跟斯派克·琼斯轮番出现的米歇尔·冈德瑞,执导了查理·考夫曼的《暖暖内含光》,如此意味深长的标题来自18世纪英国诗人蒲柏对一个爱情悲剧的描摹:
       纯洁的维斯塔处女是多么快乐!
       遗忘了世人,也被世人遗忘,
       美丽的心灵闪烁永恒阳光!
       每次祈祷都被接受,每个愿望都可以放弃
       ……
       乔伊、克莱蒙汀、蒙塔克、洗脑公司古怪的职员们、2004年的情人节,这个看似委婉动情的影片,只为了向世人确证:男女之间再有缘分,也挡不住爱情的短暂和尖锐。
       悲观的查理·考夫曼原先安排的结局是,“女主角克莱蒙汀明显老了,她再次来到洗脑公司,要求将有关乔伊的记忆删除;而在她的病历上,这个针对乔伊的手术已经重复过很多次了”。所以说,幸好有导演米歇尔·冈德瑞,才让我们还有回味爱情温暖一面的权利。影片的结构细分而错杂,那些梦境的表现能让所有睡着时做过梦的人一眼就看出来,而当感情进入绝境时,洗脑公司的创举无疑让查理·考夫曼自己、让男女主人公、让观众都有翘首可待的新希望。男主演吉姆·凯瑞(Jim Carry)隐去了搞笑的面具、浮现出真实生活中孤独而患有忧郁症的憔悴,更让观众感受到平淡生活的残酷;女主演凯特·温斯莱特(Kate Winslet)是极少数的不靠身材就能赢得观众重视的年轻女星,她在电影中染得次次不同的耀眼发色,确实像极了恋爱初期男性在女性身上见到的夺目光芒,但之后,这种光就弱下去了;洗脑公司随即应运而生。
       《暖暖内含光》再度显示了查理·考夫曼对人类大脑的极高兴趣——《傀儡人生》中的马可维奇的大脑、《人性》中野人/文明人的脑电波、《改编剧本》中孪生兄弟截然不同的编剧头脑。控制人类思维和行动的头脑,造成了世界的根本差异,但这种差异就如同孪生子一样,从表面看来是无法辨析的。
       2007年,查理·考夫曼的新影片《提喻法,纽约》将轮到他自己导演了。
       查理·考夫曼的导演们
       一位是美国人斯派克·琼斯;另一位是法国人米歇尔·冈德瑞。
       两人被公认为全世界MV导演的前两名。他们跟查理·考夫曼的轮流合作,不仅因为人生哲学的近似,更多的在于音乐电视跟查理·考夫曼故事的不谋而合。三人中,查理·考夫曼1958年出生,米歇尔·冈德瑞1963年出生,斯派克·琼斯1969年出生。
       米歇尔·冈德瑞在巴黎念的是平面设计专业,但由于家庭的影响,他的理想一直在发明家(祖父是著名的乐器发明家)——音乐人(父母都是音乐家)——视觉工作者三者之间徘徊,结果就是最后他走上了一条折中三者的音乐影片/故事片导演的道路。在他当年为自己的乐队OuiOui拍的专辑里,已经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奇异而强烈的视觉思维和风格。正是他抹不去的童心,让这种自由的风格保持至今。1993年,冰岛歌手比约克看到了他拍的MV,邀请他执导自己的首张独唱专辑《人类行为》,随后,米歇尔·冈德瑞和比约克都成了流行音乐界的明星。
       开放的家庭教育,让冈德瑞自幼便在音乐的陪伴下,沉醉于绘画和乐高积木的奇幻世界中。想象与激情一直充斥在他的作品中。1998年自编自导了影片《纸牌》后,米歇尔·冈德瑞的重心明显转向了故事长片的创作,不仅是故事片的导演,还是编剧。在导演了查理·考夫曼的《人性》后,米歇尔提出了“如果不再相爱的人可以擦去跟对方有关的一切记忆”的建议,他没有自己编剧,而是找到查理·考夫曼。这就是后来的《暖暖内含光》,制片人在读完考夫曼剧本后的第一刻就大叫,“这就是我们要的爱情故事。”人们不禁猜测,他跟查理·考夫曼的合作是否乐趣要远远大于导演工作本身?
       而斯派克·琼斯则是跟查理·考夫曼同被媒体称作“隐居人”的那一类,言语不多,但思想却又超常的大胆。早年为杂志写过专栏的斯派克·琼斯,似乎有着数不尽的奇思妙想,而这也是跟查理·考夫曼情投意合的原因之一。他从1991年起担任导演,拍了十多个极为出名的MV之后,1999年跟查理·考夫曼一起完成了两人的故事长片处女作《傀儡人生》,引起全球的惊异与喝彩。
       而正如米歇尔·冈德瑞在1993年30岁时完成的飞跃一样,1999年的斯派克·琼斯有如神助。首先,他执导了六部影片,其中包括比约克的精选专辑和故事长片处女作《傀儡人生》,以及“坏小子”乐队的音乐专辑等;其次,作为演员的身份,出演了三部故事片。那年,斯派克·琼斯也正好30岁。
       《傀儡人生》之后,另一个查理·考夫曼的作品《人性》被送到了琼斯面前,但是他由于故事风格的缘故拒绝了,并推荐了新朋友米歇尔·冈德瑞出任导演。2005年,先是为了自己的新片《野兽家园》而放弃了执导《艺妓回忆录》的机会;接着,当众人期盼的《银河系指南》邀请他出任导演时,他犹豫再三后转而推荐了一家他认为更适合的英国小公司。而他的内向与不善言辞,在美国电影界众所周知,人们常爱用嘲讽他的笑话来表达对他的敬意,比如《傀儡人生》中的约翰·马克维奇就在接受采访时说,“他言语含混、用词奇怪,我一直以为他不是美国人”。而琼斯自己在面对记者时,通常是以思考或沉默贯穿整个采访过程。2002年跟查理·考夫曼的二度合作《改编剧本》,身为科波拉女婿的他请出了科波拉的侄子尼古拉斯·凯奇担任主演。这个诡异的影片,让琼斯的才气再次释放出来。
       关于查理·考夫曼的电影导演,除了以上的两位,常被提及的是名列第三的MV导演、英国人克利斯·库宁汉(Chris Cunningham)。虽然他从未跟查理·考夫曼合作过,但以查理前两位合作的导演来推测,假如一旦有第三个能跟查理形成默契且长期合作关系的,这个克利斯·库宁汉首当其冲。而在这三名MV的佼佼者中,库宁汉的诡异又是另两人无法比拟的。
       但是,还有一种对查理·考夫曼的评论认为,“他的影片还需要导演吗?”
       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吉勒莫·阿利亚加,适用于所有能把一个寓意简单、结构复杂的故事讲得比导演和制片更得心应手的作者,他们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电影,可能是为了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