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百姓]我给温总理当翻译
作者:比 鱼

《人民文摘》 2008年 第08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2007年3月16日,人民大会堂,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从容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此时,温总理身边一位青年翻译在纸上快速地记录着。
       青年翻译名叫费胜潮,先后陪同国家领导人出访过50多个国家,在一些国际重大事件中,常常能在中国领导人身边发现他的身影。
       为圆儿时梦“黑马”闯进外交部
       1973年,费胜潮出生在武汉一个书香门第。费胜潮从小就是个活跃分子,热衷于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有“小外交家”之称。
       上了中学,费胜潮对航空、船舶、兵器知识产生了浓厚兴趣,他经常找来外文书籍阅读,这无意中激发了他学英语的热情。很快,费胜潮成为了学校里的英语佼佼者。
       高中毕业时,发展全面的费胜潮有望被保送到北京外国语大学,但他却报了学科体系更为齐全的武汉大学。他认为,每个人面前其实一直存在着多条发展轨道。
       一进大学,费胜潮便选修了经济学的双学位,并先后加入学校多个社团。
       1996年夏,外交部来到武汉大学招收翻译人才。费胜潮得知这一消息后,儿时的外交梦再次躁动起来:既然有这么一个难得的机会,干吗不去试一试?
       费胜潮凭着极富磁性的嗓音、出色的口语、扎实的学科基础赢得了考官的好感,一路过关斩将,顺利通过海选、初试及复试。
       本以为大学期间的优异成绩能使自己在外交部大展宏图,谁知艰苦的军训结束后费胜潮才得知:每年像自己这样被招进外交部的名校尖子生有200多人,通过半年的“魔鬼训练”及层层考试后,最终只有4-6人能进入翻译室英文处。
       一天,一位前辈把大家带进一个房间,里面放着一台小电视,滚动播出英国BBC和美国CNN两个频道的新闻。就在大家疑惑不解为什么一个电视机要不断地换台时,前辈发话了:“你们先听着吧。”几分钟后,前辈再一次发话:“现在你们把原话记下来。”他们一愣,原来是变着法儿考试,大家这才理解外交翻译的要求:不仅要翻译功底好,而且还要有超强的记忆力。这些,绝非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
       经过近半年的训练,瘦了一圈的费胜潮从众人中脱颖而出,正式成为外交部英语翻译。
       与领袖零距离接触
       外交翻译风光并辛苦着
       在工作初期,费胜潮曾随财政部代表团访美,并被派往欧盟翻译总司学习同声传译。学成归国后,他多次随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并担任国际会议的翻译。
       在别人看来,无论是费胜潮所从事的工作,还是他所处的位置,无疑都是风光十足。有一次,一位老同学从电视里认出了他,兴奋地给费胜潮打来电话:“你小子行啊,我在央视都看到你了!”电话这头费胜潮脸上写满了淡定。他知道,风光背后的付出与辛苦,只有自己清楚。
       由于现任国家领导人大多有极强的工科背景,熟悉工业领域,提问非常专业,而外交部翻译们又多为纯语言或者文科出身,所以每次提前几天接到任务后,费胜潮便要立即展开准备工作。有一次,他得知温总理在行程中有可能会参观某光纤厂,便立即上网查看那家企业的概况,并且将所有专业词汇牢记于心。尽管费胜潮苦下工夫,结果在翻译时还是遇到了“拦路虎”,不知道一个新出现的词怎么翻译,情急之下,他只好询问身边的陪同人员,了解清楚后才根据意思翻译出来。事后,温总理并没有责备费胜潮,而是温和地告诉他:“不会翻译不要紧,翻译错了可不行。”总理的严谨、宽容让费胜潮深深折服。
       随着经验的丰富,费胜潮的表现愈加出众,并逐渐有了在记者招待会现场翻译的机会。
       费胜潮力求不打无准备之仗,但因为事先不知道刁钻的记者们会问什么样的问题,也不知道领导人会作出什么样的回答,所以日常的准备工作显得尤为辛苦。为了熟知政策,费胜潮必须阅读中央有关会议文件、人民日报社论;为了补充信息,他要关注媒体报道、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阅读外电、外报,上网浏览信息等等,一切可能在记者会上被涉及的内容,他都要做到未雨绸缪。
       2006年的一次记者招待会前夕。费胜潮从《人民日报》上了解到,温总理在一周前参加人大甘肃团组讨论的时候,讲了“知难不难,迎难而上”这么一句话。记者会那天,温总理在回答提问时再次提到了这句话,并在此基础上作了延伸。温总理一段话讲完,胸有成竹的费胜潮脱口而出:“When you know it is difficult,it may be less difficult. We need to face up to the difficulties ……”
       虽为高级翻译,但费胜潮也出过差错。有一次,举行记者招待会,接近尾声时,凤凰卫视的记者用中文提了一个问题,翻译起来并不难,费胜潮脱口而出,但全场大笑,领导人也笑了,顿时他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是用中文把问题重复了一遍。
       绝对挑战,将总理的话
       翻译给全球观众
       由于工作繁忙,费胜潮已经好几年没回老家过年了。他原打算2007年春节带妻子和女儿回武汉跟父母团圆,就在春节前一周,费胜潮接到任务:在第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中担任温总理的翻译。
       费胜潮放弃了回老家的打算,他心疼地对妻子说:“佳佳,你看……”没等他把话说完,妻子俞佳抢道:“你就放心准备去吧,一定不能让温总理的话打了折扣。”费胜潮感激得不知道说什么好。
       得到妻子的体谅后,费胜潮马不停蹄地开始为记者招待会作准备。费胜潮说,虽然现场翻译只是他一人,但背后却是整个翻译室的人在默默支持。在他接到任务的同时,翻译室的其他40多人也都进人了高度紧张状态,帮他到处收集材料。那段时间,费胜潮几乎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为了节省车程时间,好几个晚上,他直接趴在办公桌上小睡一会儿,然后洗个脸继续“战斗”。
       2007年3月16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等一句句优美的诗词古语从温总理口中脱口而出。当电视机前的观众欣赏温总理的妙语连珠时,台下有人为费胜潮捏了一把汗,别说是同声传译,就是私下翻译也得琢磨好几天啊!但每当总理话音刚落,费胜潮流利的英文翻译声就已经从话筒传出,当台下的外国记者通过他的翻译领略到温总理的妙语时,如潮的掌声响彻人民大会堂。(摘自《做人与处世》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