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人物]作家张平的不“平”之路
作者:周 益 李 诚

《人民文摘》 2008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近日,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张平当选为山西省副省长。张平以系列“反腐”著作知名于世,获奖无数,而据其作品改编的电影《生死抉择》,当年震动全国。
       然而,无论是作家张平,还是高官张平,他永远保持着与名气不相符合的低调。从作家到副省长,张平究竟经历了怎样的传奇人生?
       狗崽子·粮食·陋室铭
       张平的家乡是山西新绛,地图上一个并不显眼的晋南小城。1958年,5岁的张平随“右派”父亲从西安举家迁回新绛。
       尽管日后张平非常感激童年时父亲给予的启蒙教育,但当时拥有一个教授父亲,对张平来说却是个灾难。
       “在学校里一直是狗崽子,初中没上完便回乡务农。挑大粪,挖水井,掏猪圈,拉粪车。13岁在万人大会上看批判父亲,15岁则在万人大会上挨批判,16岁就到崎岖险峻、每年死人无数的北山上拉煤,来回一趟400多里,得整整5天5夜。第一次回来,两腿肿得水桶一般,只能休息一天,紧接着又继续上路。”我们在张平对童年的回顾中,看到了这样一段令人心酸的文字。
       但命运就是这么奇妙,谁也想不到的是,那段苦难的童年却是张平文学创作的开始。
       1978年,25岁的张平考上了山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让人觉得有趣的是,张平当年还是以音乐特长生被录取的。
       上了大学后,张平才正式开始大量地读书。大学二年级,张平的父亲被摘了“右派”帽子,张平也开始尝试向各种刊物投稿。不过,对文学的热情并不能解决温饱问题,只要一到假期,张平依然要投入到繁重的田间农活中去。
       在父亲摘帽那年,张平家里第一次分到了5亩责任田。暑假回家,他就带着刚生完孩子的妻子,在地里昼夜奋战40多天,硬是把地里的一个长10米、宽5米、深3米多的沟壑填平。妻子累得两次晕倒,他自己也整整瘦了十几斤。那一年,5亩地打了2000多斤麦子,一家人围在几十袋麦子面前,哭成一团。
       “在农村挨饿近20年的日子里,做梦也没想过家里会有这么多的粮食!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我看一遍哭一遍,我觉得那写的就是我,实实在在的就是我……”张平说。
       生活的艰辛和初为人父的责任感给了张平不一样的创作灵感,在那段时间里,他写出了《姐姐》、《祭妻》、《糟糠之妻》和《血魂》等带有悲剧色彩的家庭题材作品。
       让张平没有想到的是,《姐姐》竟然获得了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同时也改变了张平的命运,山西省文联任命张平为《火花》杂志副主编,张平终于靠着自己的努力“上城”了。
       上世纪80年代,跟现在许多在大城市工作的外地青年一样,刚到太原的张平为个人住房问题也着实烦恼过。
       张平一个人在太原打拼一年后,她的爱人也调到了太原,张平从此把家安在了太原。那个所谓的家,其实就是他的办公室,“一个不到8平方米的地下室,一下大雨,屋里的积水跟床一般高。”
       又过了一年,张平终于住进了一套30多平方米的房子。就在这样的陋室里,张平却迎来文学创作上的高峰,引发了一场又一场的文坛“地震”……
       240多名干部联名起诉他
       公众熟识张平,始自《法撼汾西》。
       1987年,山西省文联的一次文艺作品座谈会在汾西县召开。在与省作协会员、汾西县长刘郁瑞(《天网》、《法撼汾西》中主人公原型)交谈时,张平萌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刘郁瑞和我聊起他当县委书记时惊心动魄的生活,我们谈了四天四夜,说到伤心处,他哭我也哭。”之后,张平在乡下采访了20天,创作出了《法撼汾西》。
       在汾西的采访过程中,张平遇到了一个老人。这个老人从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上访了1500多次,被收容了几十次。张平跟他长谈了两天两夜,老人不停地吃止痛片。他说,30多年来从来没有人听他这样倾诉过。有一次老人跑特远的路,跑了一夜,困了就睡在路边麦垛里,就是为了给张平送几个粽子。随后,张平根据老人的故事创作了《天网》。
       这两部作品问世后,全国几十家报纸纷纷转载,《天网》还被改编为电影、电视、连环画、话剧、地方戏等艺术形式。
       也正因为这两部小说,张平开始了从1992年到2002年的10年官司拉锯战。
       当作品出版后,一些地方官员立即对号入座。近240名官员联名上访,山西某县人大主任带着8个原告,将张平告上法庭。
       不过,此时的张平并不孤单,官司期间,张平收到过2000多封声援信。更有一些农民从山西临汾赶至京城声援他。张平说,在那段时期,正是这样一些普通、朴实的老百姓给了他力量和勇气,让他感受着一种永久的激动。法院最终驳回了那些上诉。
       虽然官司缠身,张平却没有停下手中的笔。1997年8月,长篇小说《抉择》正式出版,这是张平最重要的一部作品。
       “我原以为天底下只有农民苦。后来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工人一旦下岗失业,没有土地、没有粮食,比农民还苦。”张平在写作之前,曾采访了数十个国有大中型企业。他发现,对企业破坏和损害最大的是集体腐败,是权钱交易,是国有资产流失。
       面对严酷的现实,张平下决心要替工人们说出心里话,揭露那些腐败分子的真实面目。所有这些,全部浸透到了《抉择》中。2000年,张平凭借这部饱含血泪的作品,获得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2000年,根据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生死抉择》上映,既拿到金鸡奖最佳影片奖,更是创下了当年票房纪录。原中纪委尉健行书记看后,做了批示:“应该让领导干部带着自己的家属看看这部电影。”
       从电影《生死抉择》开始,“反腐作家”和“山西省第二信访办”的美誉落到了张平身上。
       作家与省长孰轻孰重
       虽然当选副省长前,张平有民盟中央副主席、民盟山西省委常委、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常委等从政经历,但他当选副省长的消息仍强烈地挑动着政坛、文坛内外的神经。
       张平的老朋友,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前《山西文学》主编韩石山认为:“张平最好能专心一意地做好副省长,作家的事最好暂时放一边。”
       早在80年代初期,韩石山就认识了比他小7岁的张平。与张平交往多年,韩石山对他的评价是,“彬彬有礼、谦谦君子”。
       “在他的身上,找不出现在很多青年作家惯有的狂傲、放浪形骸的毛病。相反,他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心平气和地待人接物,这是很不简单的。”
       “他有很强的交往协调能力,知分寸、懂进退、有主见,一个领导该有的素质,张平身上都可以见到。”韩石山毫不吝啬赞美之词,“他在作协工作的时候,就能把各种关系都处理得非常好,当时单位没有一个不夸他的人。所以他当选副省长只是情理中的事,只不过现在是机遇来了。”
       作家与省长,孰轻孰重?对于喜欢他的读者而言,从政后张平会不会放弃写作?
       对此,韩石山并不讳言他的观点:“张平是一名功成名就的作家,他创作出数量众多的长、短篇小说,为他获得了全国几乎全部高规格的奖项。假如张平不当副省长,那他小说也只是数量上的增多,质量上我认为不会有什么变化。另外,张平有绝对的能力胜任这个角色,一个作家如果有足够的从政能力,就应勇敢地从政,说不定比他做作家能有更大的贡献。”
       事实上,在当选副省长之前,张平也多次表达过自己对政治的观察和思考,他说:“不关注时代和现实、没有理想和责任的作家,也许可以成为一个出色的作家,但绝不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
       韩石山更多的还是期待,“我相信张平,他有能力树立起一个文人从政的优秀典型。”
       (摘自《瞭望·廉政》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