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纪事]退休教师为禁毒在金三角卧底1年
作者:陈 璐 李天书

《人民文摘》 2007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傅衍鲲看上去只是一个普通的老人。
       今年70岁的他,祖籍山东,1955年参军去了云南,1958年复员后考上大学。毕业后,傅衍鲲回到山东聊城,当了一名高中语文老师,直到退休。
       本该颐养天年之时,傅衍鲲却选择了另一条惊心动魄的道路:
       深入金三角毒区卧底11年,与缅甸边境上大大小小十多个军阀司令“称兄道弟”,向禁毒部门提交了数百件真实可靠的毒情报告……
       “铤而走险”
       老人说,卧底是个提着脑袋闯天下的活。10年前,老人来“金三角”做卧底时已经快60岁了。早年傅衍鲲就在云南边疆当过兵,因此有很多战友和朋友在中缅边境,这为他进入“金三角”活动提供了很多方便。但是当傅衍鲲真正来到“金三角”的时候,他发现,受毒品危害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甚至全世界都在受着毒品的危害。此时,禁毒在这个老兵的心中上升为一个公民的责任。
       深入虎穴
       为了取得毒枭司令们的信任,傅衍鲲时常去毒枭家中做客,很快与各大军阀毒枭称兄道弟。
       1993年夏初,他和当时的公安部缉毒处以及云南省有关部门建立了联系。缉毒处领导曾提出经费补助问题,被傅衍鲲一口回绝了。性格刚直的他要用自己的力量向毒枭宣战。
       自此傅衍鲲一干就是十多年。他曾是大毒枭昆沙的座上客;曾在果敢毒枭杨茂良家中长期“闲居”,傅衍鲲逐渐摸清了他们的底细,为国家禁毒机关绘制了“金三角”地区毒品加工厂的分布详图。
       傅衍鲲拖着年老多病的身体,跑遍了“金三角”的角角落落。十年之间,历险无数,向禁毒机关提供了数百件翔实的情报。
       打掉“内地金三角”
       1995年,傅衍鲲一度住在毒品重灾区云南省镇康县城内,租了战友马某的饭店。饭店楼下有一家河南人开的馒头房,每天都有大量的河南人来此吃住,或者过路歇脚。傅衍鲲的家乡——聊城邻近河南,说话也类似河南口音,加上相距不远,便被他们认作老乡。时间长了傅衍鲲熟识了其中的一些人,逐渐从他们口中了解到,这些人全是农民,大都来自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和紧邻安徽省阜阳地区的临泉。此三县的位置呈三角形,有不少人经营毒品,被人戏称“中国内地的金三角”。当地毒枭以每人3000元的价格,雇佣农民身体藏毒。
       傅衍鲲在搜集到大量材料之后,及时上报公安部。同年,公安部组织了毒品清剿大会战,这个跨两省三县的大毒瘤被一举铲除。
       贩毒的秘密
       1996年,傅衍鲲经朋友推荐到了佤邦的大毒枭鲍友祥那里,被安排在一个姓丁的司令手下。
       丁司令很快就安排给他一个生死攸关的任务:和丁司令的亲信西村到南部去接一批制毒药剂。傅衍鲲认为这是一个深入了解制毒过程的好机会,便欣然前往,与西村一起到了缅甸北部的茵莱湖。
       谁知西村背叛了丁司令,还要杀傅衍鲲灭口。他提出与傅衍鲲一起到湖中小岛上参观,途中,他故意将小船弄翻,把傅衍鲲丢下水,自己溜掉了。他以为四周是水,即使傅衍鲲当时没被淹死,时间长了也必死无疑。
       擅长游泳的傅衍鲲悄悄摸到一堆水草下躲避起来,冰冷刺骨的湖水冻得他牙齿直打颤,妻子、孩子、家乡……很多事一古脑地袭来,他的脑子乱了:难道我真的要死在这里?
       求生的欲望让他鼓足最后一点力气,游到附近一个只有十几平方米大的小岛上,小岛上有很多人家割下来的芦苇,他用冻得直哆嗦的手拿起芦苇绑在一起,绑了很多把,然后做成筏子,直到天亮才浮上岸。几个路过的和尚发现他时,他已经奄奄一息。
       2004年12月,仍隐藏在缅甸的傅衍鲲有事要去北京,提出让曾经救过他一命的聊城老乡小黑跟着去。但毒枭不同意,想把小黑留在那里当人质。临走前,傅衍鲲嘱咐小黑:少喝酒,少说话,莫贪色,等他回来。
       小黑答应了。在他离开后,毒枭们对小黑酒色相加,终于把他拉下水,从他口中套出了傅衍鲲的一些秘密。也是命不该绝,当傅衍鲲办完事要回缅甸时,一名在毒枭手下工作的厨师过境来买肉,恰好在海关遇到了他。厨师很紧张地告诉他说:傅先生,你不能回去了,你回去就没命了。傅衍鲲后来才知道,毒枭已经在院子里搭起席棚,架起长案,打算用最残忍的办法对付他——凌割,一片一片地割下他身上的肉……
       得到消息的傅衍鲲立即掉头往回走。
       2004年12月31日,在请示公安部后,傅衍鲲离开“金三角”,回到祖国。
       (舒 红摘自《南京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