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都市]2007:我们怎样理财
作者:田 泓等

《人民文摘》 2007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对股市充满信心
       “盘点2006年,我在股市的盈利超过100%”见到记者,旭卢一脸得意。
       今年35岁的旭卢是一位拥有12年股龄的上海老股民,经历了中国股市几番起伏。虽说毕业后在证券公司工作过一段,但直到2001年,他在股市的作为只能用“投机”来形容:“那时候买股票就是打听各种各样的消息。”2001年,国有股减持的消息引发了长达5年的熊市,证券公司效益大减,他索性空仓歇手,去复旦大学读MBA。“那几年,我看过很多当年的大户资产被腰斩一半。”
       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启动,旭卢看到了股市转折的希望:“过去,对股市走向的判断不是极度悲观,就是极度乐观。股权分置改革改变了大小股东利益分离的现象,股市将更多反映出市场本身的规律。”从那时起,他开始不断加仓,并且一直满仓。
       和旭卢聊天,他很少谈到具体的股票,而是谈人民币升值、宏观经济走向、世界市场走向这些大问题。旭卢说,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股市也越来越与国际市场接轨,现在光盯着大盘的涨跌可不行了。这两年中国股市的投资理念正在发生变化,过去不被看好的大盘蓝筹股现在成了“香饽饽”。去年,他抓住人民币升值和国有银行改革的契机,买入万科地产和招商银行,都获得了不俗的收益。旭卢说:“明年我还会看好那些质地优良的银行股和消费类股。”
       展望2007年,旭卢对股市充满信心,“尽管理财渠道多元化了,不过股市还是很有吸引力。只要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增长,股市再牛下去不成问题。”
       如果有闲钱 还想炒黄金
       小孟是济南某商业银行职员,25岁的他已有两年炒金经验。谈起黄金投资,他两眼发亮。
       “两年前的一天,我正在开车。从电台里听说中国银行要开办黄金业务,就觉得是个好机会。我在银行工作,对这个很敏感。大凡一些投资,开始做最容易赚钱;等到大家看到有赚头都来做了,钱就不好赚了。”
       那时候,小孟大学毕业刚一年多,手头没多少积蓄。他花1000多元买了10克黄金,想先“练练手”。
       “我投资的是纸黄金,和炒股一样,就是黄金内容的股票。它流动性强,可以随时折现,没有保管、存储的成本。我是短期投资,这个很适合我。实物黄金手续费高,而且还有折旧,不适合我。”小孟的黄金投资不断追加。黄金价格跌跌涨涨,他的心情也起起落落。好在小孟以前学的、现在干的都是金融,经得起折腾。两年下来,收获颇丰。
       “在网上银行,炒金很方便。后来,中行和工行的黄金业务24小时交易,所以我只在每天下班后,利用晚上的时间打理一下,最多时我买了30多万。”
       “2006年初黄金市场特别火,涨到每克120元,到银行开户的人排起了队。这还没完,接下来金价一路飙升,两三个月里狂涨到180多元,‘五一’后到了最高点。”他呵呵一笑:“当时我头脑发热了,觉得还可能再涨,于是又买了5万元的。结果不久就跌了,赔了几千元。不过总的讲,这几年炒金还是赚的多。”小孟现在已把多数资金投到了收益更高的股市,但对金市仍然恋恋不舍。“如果我还有一部分闲钱,就买一部分黄金不动了,隔两年再说,反正起伏也不会太大。”
       银行理财巧计划
       周道在中央某机关工作,他和妻子月收入共8000元左右。周道说,由于平时较忙,没有太多精力考虑投资,所以家庭收入积累的60%—70%都存在银行。他一边给记者看他的“工行一本通”,一边说:“我的存款分长期、中短期、活期三种,对于较长时间不用的资金,应该存3年或5年以上定期。”周道在工行选了“千禧红”的5年定期存款,不仅保本,没有风险,利率还比当时的定期存款利率高30%左右,很划算。
       周道的精明还体现在他对存款存期的规划上。比如,他和妻子工资卡里的活期存款,只要累计达到2万元,周道就把它转存1年定期。为了实现定、活两用,又不损失利息,他把钱分月存。这样一年内的每个月都有存款到期,用起来和活期一样方便。周道自豪地讲,他曾经把一部分存款分成36个月,存3年定期。看起来期限较长,但也是陆续到期,既方便又划算。
       对于2007年的理财计划,周道说,5年定期存款会到期,不打算再存长期了,因为孩子马上要“小升初”,肯定要用钱,另外还想再买一套房子。“2007年的开销会比较大,还是老办法,分月存定期。”
       做“基民”感觉挺不错
       在网上的一个股票论坛中,记者联系到成都的刘镇。刘镇学金融出身,在一家银行工作,投资股票也有好几年时间,对自己的投资水平,他一向很自信。然而,2006年下半年他却开始关注起基金来,不仅自己买,也劝身边的朋友买,让人很意外。
       “朋友们都笑我是向基金‘服输’了,其实我主要是看中基金的组合投资优势。”刘镇说,“2006年8月后,我感觉到在股市获利的难度不断加大,虽然指数一波高过一波,但很多股票都在下跌,不像上半年,绝大多数股票都涨。这时基金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所以我决定拿出一半的资金去买基金。”
       “基金的管理人都是专业人士,背后还有力量很强的研究团队,这方面的优势是散户无法比拟的。”
       刘镇告诉记者,2007年基金依然会是他的一个投资选择,但也不会放弃自己投资操作。他觉得对于没有精力关注股市或对股市了解很少的人来说,基金是他们参与股市的最佳途径,但也要注意风险。2006年基金收益太丰厚,但不具有代表性,指望年年这样不现实。另外,虽然买基金应该抱着长线投资心态,但也有买卖时机问题。不考虑这些,同样可能像买股票那样高位吃“套”。
       (李 禾摘自《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