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回首]蔡元培的两次征婚“广告”
作者:李喜所 陈新华 蔡 敏

《人民文摘》 2006年 第0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第一次婚姻由父母包办
       光绪年间,蔡元培先中了举人,后点了翰林。中举的这一年,即1889年,他迎娶了他的第一位夫人王昭。蔡元培的第一次婚姻,可以说完全是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王昭有洁癖,而且花钱极节省,但蔡元培却生性豪放、不拘小节。
       两人婚后经常发生口角。
       1900年,一个新的纪元开始了,西方民主与科学的思潮开始越来越多地渗入中国古老的血脉。这一年,蔡元培写出了《夫妻公约》,重新调整与妻子王昭的关系。这对结婚十多年的夫妻逐步互相理解,修复感情的裂痕。可惜好景不长,就在这一年,即1900年夏,王昭因病离开了人世。那时蔡元培才33岁。
       王昭去世后,为蔡元培提亲的人多得踏破了门槛。不过这一次面对婚姻,蔡元培有了新的主张,他要重新树立自己的人生方向,鼓起冲决一切罗网的勇气。
       第二次婚姻自写征婚“广告”
       蔡元培面对纷至沓来的媒人,磨浓墨,铺素笺,挥羊毫,写下了一张征婚启事。
       他提出了五个条件:第一,天足(即:不缠足);第二,识字;第三,男子不得娶妾、不能娶姨太太;第四,如果丈夫先死,妻子可以改嫁;第五,意见不和,可以离婚。
       “不缠足、再嫁、离婚”,这些惊世骇俗的字眼儿竟出自翰林之手,这种离经叛道、混淆纲常的做法无异于在向封建陋俗开战,媒人们顿时一个个退避三舍。
       蔡元培在杭州办学的时候,结识了江西名士黄尔轩的女儿黄仲玉。他请朋友从中撮合,两厢情愿。此女不但天足,识字,而且工书画,孝双亲。
       1902年元旦,蔡元培在杭州举办了他一生中的第二次婚礼。这次婚礼中西合璧,蔡元培用红幛缀成“孔子”二字,代替悬挂三星画轴的传统,以开演说会的形式代替闹洞房。
       1920年底,黄仲玉病逝。蔡元培非常悲痛,写了《悼亡妻黄仲玉》一文。黄仲玉在陪伴蔡元培近20年后离他而去,留给蔡元培的只有对亡妻的无限追思。《悼亡妻黄仲玉》,字字血泪、情真意切,后来被收入了中学课本,成为抒情散文的典范。
       第三次婚姻再写征婚“广告”
       黄仲玉病逝后,此时的蔡元培已经54岁了,时任北大校长的他日常事务繁多,出于工作和家庭的需要,蔡元培不得不再次续娶。
       他再次提出自己的条件:一、本人具备相当的文化素质;二、年龄略大;三、熟谙英文而能成为研究助手。这时,一个名叫周峻的女孩子走进了他的生活。
       周峻是原来蔡元培先生在上海成立的爱国女校的一位学生。这位学生对蔡元培先生一直抱有一种敬佩与热爱的情感。她一直到33岁还没有结婚,和蔡元培相差24岁。
       1923年7月10日,蔡元培和周峻在苏州留园举行了隆重的婚礼,这是蔡元培的第三次婚礼。这次的婚礼完全是现代文明式的,当时蔡元培到周峻下榻的宾馆迎接周峻,之后两人一起到苏州留园拍摄了结婚照片。当时的蔡元培身着西装,周峻身披白色的婚纱。
       婚后第十天,蔡元培和周峻携子女威廉、柏龄赴欧洲学习,周峻在相夫教子之余,攻读西洋美术课程。她把对蔡元培的爱倾注在她的作品《蔡元培半身像》中。而蔡元培则在上面题诗一首:惟卿第一能知我,留取心痕永不磨。
       1940年3月5日,也就是离周峻50岁生日还差两天的时候,蔡元培在香港因病逝世。
       蔡元培一生的成就有目共睹,而更耐人寻味的则是他的婚姻。他的三次婚姻从旧式的婚俗,到中西合璧的婚礼,再到完全新式的婚恋,从中可以看出,他从“我”做起,以“我”为例,积极冲破封建陋俗,改革社会风气,提倡男女平权,从而打破了中国传统在婚姻问题上对妇女的束缚。
       (程 梓摘自《北方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