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彼岸]NBA的拉拉队风景
作者:胡 慧

《人民文摘》 2006年 第08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NBA拉拉队总是媒体热炒的赛场外焦点话题,因为这里的风景实在很好。在NBA,有20%的观众是冲着拉拉队去球馆的。食色性也,谁都得食人间烟火,何况那是一种健康的性感。
       不过,一般我们所看到的不只是NBA拉拉队女郎的所有风景,其实这远没有概括大洋彼岸的拉拉队文化。美国,拉拉队不只属于NBA,在历史的磨砺下,它已经积淀为一项生活中的运动,一项运动中的生活。
       你不熟知的拉拉队历史
       拉拉队在美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百余年前,比NBA的历史要长得多,甚至也早于篮球运动的诞生(1891年)。
       早在19世纪70年代,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成立了第一个拉拉队俱乐部,专门为本校棒球队和橄榄球队加油助威。那时的拉拉队还只是组织一帮相貌端正的女学生穿上校服,在场边大喊“Rah!Rah!(好啊)”或是“Come on(加油)”等简单口号而已,但却是拉拉队最早的存在形式。
       1890年,旨在激发气氛的拉拉队正式出现在明尼苏达大学橄榄球赛中,第一首拉拉队歌也同时问世;1890年,拉拉队也出现在了英国。进入20世纪,因为棒球、橄榄球、篮球等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原先单纯的叫喊和简单的肢体动作已经不能承担拉拉队活跃赛场气氛的任务,于是各种具有难度系数的舞蹈、体操动作被加入到拉拉队的表演中,拉拉队也逐渐从一个场边凑热闹的小角色转变为比赛的一部分。
       二战后的美国婴儿潮时期(1946年—1964年),拉拉队获得了蓬勃发展,因为生长于这个时期的女孩子们几乎没有什么参加正式运动的机会,于是便热衷于拉拉队。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拉拉队开始趋于专业化。女队员们除了演出,还要进行系统、规律的训练。
       1978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首次转播了全美大学生拉拉队冠军赛,这是拉拉队首次以一种有组织的赛事形态被广泛传播,拉拉队也开始演变为一项独立的运动,在许多美国人心中,它与篮球、橄榄球等项目一般无二。
       有意思的是,随着拉拉队在表演技巧上的创新突破,很多抛、举、接等高难度动作相继被引入,原先清一色女孩面孔的拉拉队也出现了男队员,他们所占的比例已经从2%上升到了6%。
       曾有一部反映拉拉队员生活的好莱坞电影《拉拉小野猫》(又译《拉拉队长》),讲述的是一个名叫杜蕾斯的女孩在成为拉拉队长后重组队伍、化敌为友、克服困难参加全美大赛的故事。影片后半段展现的是一次全美拉拉队大赛的场景,各支服装前卫靓丽的拉拉队踩着跳跃的音乐节奏,令人眼花缭乱的托举、人塔、空翻、抛接如行云流水,场下则是如潮的人群和山呼海啸般的喝彩,观众们高举着双手随着台上一起跳动,天空中飞舞着彩带和气球……这就是拉拉队今日的动感生活。
       你不熟知的拉拉队生活
       拉拉队员们不是专业运动员,校园拉拉队员的首要身份是学生,NBA、NFL(美国职业橄榄球联盟)等职业赛事的拉拉队员都是兼职,她们的职业是教师、护士、律师……她们首先要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
       除了学习、工作、表演,拉拉队还要进行日常训练,因为那健康性感的身姿和令人瞠目结舌的高难度腾越动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练成。比如校园拉拉队的训练强度就很大,有的大学每周训练5天,每天3小时,每逢重大演出或比赛则每周至少训练20个小时,比橄榄球队、篮球队练得还勤。
       NBA、NFL和其他职业赛事的拉拉队选拔则更为苛刻,而且竞争激烈——这里的激烈丝毫不亚于职业赛场。NBA拉拉队员不是终身制,每年都会进行新一轮选拔,于是便有200多名休斯敦女孩竞争10余个火箭队拉拉女郎名额,1000多名洛杉矶女孩竞争20个湖人拉拉队女郎名额。她们都得参加为期数天的考核,包括舞蹈、音乐、瑜伽、中国太极等,还要参考外型、谈吐、亲和力、性格等各方面的因素。就算有幸当选,她们也还要进行不定期考试,以确保最佳状态。而且,她们还有一项金规铁律绝不能逾越:身为拉拉队员期间,不得与NBA现役球员约会、恋爱。
       每年,美国都会有50万人参加拉拉队夏令营,参与拉拉队运动的人数更是达到300万。对于他们来说,这已经是一种生活。2005年3月,德克萨斯州甚至颁布了一项法令,禁止校园拉拉队在表演中加入带有“挑逗性”的动作,因为这“不适合全家人一起观看”。全家人会一同观看拉拉队表演,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拉拉队的魅力。
       据调查,美国许多企业都乐意雇佣有拉拉队经历的员工,因为他们懂得顾客心理、善于运用肢体语言,有坚守目标和迎接挑战的勇气。而当今美国社会的许多名流,比如总统小布什、歌坛天后麦当娜、好莱坞影星桑德拉·布洛克等,都有过参加拉拉队的经历。
       (李明海摘自《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