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地球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各个国家中最富有的那个人,在他们身上总缠绕着各种来源不一的传说,他们拥有的金钱是几辈子也花不完的天文数字;大多数人对他们怀抱景仰,但也有少数人对他们不屑、嫉妒,甚至于仇恨——这就是一群我们称之为“首富”的特殊动物群落。每年,随着一份榜单,他们都会在财富世界里泛起一圈悠远荡漾的涟漪。
似乎对传奇的追溯总是永恒的话题,而在这著书立说的年代里,这样的首富更是成为众多书籍的主角。在汗牛充栋般浩瀚的图书世界里,这样的人物更被描绘成各种形状的“百变金刚”,似乎他们身上只有奇迹,用神来称呼他们才最贴切。
但在最新出版的《首富<福布斯>21国第一富人的深度解读》中,却告诉我们,任何一个首富,在繁华绚丽的表面背后,都是一个个可以被逼近的人,一个跟我们一样吃饭走路的平常人。
1988年,当年仅22岁的阿布拉莫维奇怀揣着香烟与香水,小心翼翼地步入其女朋友当空姐的飞机航班时,他一定不知道在16年后他将成为英国最富有的人。当时的他能考虑的,或许只是如何自然地掩饰自己的违法行为,以避过空警的眼睛,因为他若不幸被抓的话,将面临至少五年的牢狱之灾。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意大利首富贝卢斯科尼的身上。2003年10月31日,当时已身为意大利总理与意大利首富的他发行了一张情歌专辑,此事被好事的媒体百般炒作,似乎贝卢斯科尼是最具个性的首富一般。但事实上,贝卢斯科尼出唱片只是他重操旧业、重温旧梦的情感回溯,因为在他上大学期间,他为了赚点学费,而要跑到米兰的富人游艇上卖唱。
那其他首富年轻时又都在干什么呢?
在《首富》中我们看到这样的故事:瑞典首富、宜家创始人坎普拉德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考虑最多的,是如何避开比他强大百倍的竞争对手的围堵;德国阿尔迪超市的创始人阿尔布莱希特兄弟在创业初期,每天都要将大量的黄油搬到地下室,因为这样可以省点买冰柜的钱;还有法国首富利利雅娜·贝当古在年轻时,会因为一张欧莱雅标签没有贴正而受到父亲的责骂;澳大利亚首富克里·帕克儿时曾被认为是傻瓜与白痴儿,连他自己的父亲都公开叱骂他是一个窝囊的“花花公子”……
如果有谁是特殊的,那大概要属沙特首富阿勒瓦利德·本·塔拉勒了,因为他从出生开始就是一名沙特王子,而对于平常人来说,这是一个永远无法达到的地位。但以下两个数据足以让人欣慰:一是沙特除了沙子外,最多的可能就要属王子了,在阿勒瓦利德的那个时期,整个沙特拥有5000多位王子,他只是这么庞大队伍中平常的一个而已;另一个数据是,在阿勒瓦利德·本·塔拉勒创业之初,给他用来起步的资金只有1.5万美元,即使放在今天,一个中等收入的中国家庭账户上,也有超过这个数字的存款,阿勒瓦利德·本·塔拉勒就是靠着这样一笔钱起家,造就了今日237亿资产的帝国……
读《首富》,让人感慨的是任何一个国家最伟大的首富,都有着太过平凡的事迹,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无不是赤裸裸地来到这个世界,但在其后的生命之旅中,他们却折射出不同的人生轨迹与光彩,其中的原因除了机遇之外,还有个原因是:他们在任何一个时期,都比同伴们更优秀一点,所以他们的机会也相对都多一点,但也只是这一点点,在时间前进的累计中,成为了一座他们那个国家中最高的山峰。
(小 占摘自《华人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