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看点]路上的童话
作者:熊 亮

《人民文摘》 2005年 第1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童话是理想在创作中得到圆满的最佳方式。
       如果有那么一个人,他所寻找的正是别人在真实世界中看不见的路,我们便会想象——他无疑是最孤独的。
       可是我们不知道,荒原中一声清晰的回响远比熙熙攘攘人群中的嘈杂来得珍贵,黑夜中的一颗星星远比尘世的浮光繁影来得清澈美丽。
       直到有一日他为我们摘来一朵从未见过的奇异之花……来不及听我们的惊叹,他又转身回到梦境,他想要,也必须要,再走另一条未曾涉足的路。
       对于艺术家来说,他永远在这路上。
       然而真正穷尽了自己并不是一种幸福,倘若我们能说,“我这一生都在路上”,那已经足够了,这代表我们永远生活于精神的童年。
       童年,我们在脑海中描绘着路,未被踩踏过的花园总是纯洁美丽,第一次推开的门总是充满惊奇,第一次发现的隐秘小径却能通向未来——我们不会厌倦找寻。
       童话中有许多明确以“在路上——寻找——寻得”为线索的故事创作,而且在很多时候“寻找”与“回到”这两者之间往往有殊途同归的意境。
       小王子回到了他的星球,寻找青鸟的孩子终于发现青鸟就在身边,绿野仙踪中的孩子们各自找回了自己宝贵的东西,爱丽丝醒来了……不同的是,他们虽回到原处,却已不是原来的自己,这条路上经历的一切或多或少改变了他们。
       因为这是一条充满分岔的路,走路的人不断迷路、不断冒险,以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方向。
       还有什么故事比我们的古典名著《西游记》更具代表性呢?在这篇魔幻主义的童话里,九九八十一次磨难,看似这些歧路是为了诱惑消磨主人公的勇气而设的,其实却是为了巩固其信念而设的。
       盘丝洞,白骨山,商人的星球,自我的星球,颓废的星球,玩乐园,回忆园,夜宫,等等等等无数条来源于想象、又来源于现实的歧路,无一不在引诱主人公偏离最初的梦想。
       可是不用担心,童话总能具备这样的力量,故事很少有失望的结局,因为童话正是在梦想中的。
       我们大人会说,梦总会醒,失望的那一刻终会来临,孩子之所以有童话,因为他们仍小,我们不忍心让他们过早品尝失望。
       但一部好的童话总可以延续他们的梦,或者他们可以说:“我的梦想是真的,而那些歧路都是虚假的,骗人的。”这句话同样具备真实的力量。
       那些众多的歧路也是人们造的,只不过因为大家都如此,所以看上去才像是现实,而怀着梦想的人总是太少,所以大家才指出——他们脑袋中装的是虚幻的梦境。
       至此——
       我们突然发现——我们正在其中生活着的——即这个触手可及的世界,这个我们不认为有童话存在的昭然现实,它们正是童话,无疑就是那曾在书本中详熟的那个童话世界,确确实实。
       世上的所有烦恼、失望、迷失就是童话中的歧路,而我们便是那个小小的寻梦者,是小王子,是孙悟空,是不断寻找青鸟的孩子。
       在现在,许多大人也爱读童话。我敢说,他们也正隐隐地发现了这个秘密——整个世界便是在路上的童话。
       只是,在这部世界的童话中,我们没有神仙与天使的护佑,我们不可能以一当十,不可能拥有童话般的结局。
       (陆 羽摘自《散文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