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艺杂谈]秋愁意象解读座
作者:沈 鸿

《文学教育》 2008年 第1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走进中国古代文学的殿堂,我们总会被作者那浓浓的秋愁情结浸染。愁是秋天的灵魂,一个愁字,折腾着一代代文人,成为一种抹不去的文化情结。在众多的秋愁意象中,鸿雁则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鸿雁,一种大型候鸟,群居水边,飞行时一般排列成行,春秋两季迁徙。这样一种普通的鸟为什么会走入文人笔下,成为寄托秋愁的意象?为什么在众多的鸟儿里。诗人们唯独钟情于鸿雁?笔者仅从下面几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借“鸿雁传书”,抒羁旅思乡之悲。
       古代交通不便,通讯技术落后,离家千万里的人想与亲人互通信息是极其艰难的。山水遥遥,阻不断思念。仰望长天,大雁悠然飞进诗人的视野,诗人的思绪仿佛跟着大雁飞起来,飞越千山万水来到亲人身旁。然而,人毕竟不是鸟,不能自由地飞翔,无奈之下,人们只能把自己的心愿托付给鸿雁。在这样的心理驱动下,“鸿雁传书”就产生了。
       关于“鸿雁传书”有两个凄美的版本,一个是忠于国家的男人版,一个是忠于爱情的女人版。据《汉书·苏武传》载,汉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扣留,他不肯就范,单于就将他流放到北海无人区牧羊。19年后,汉朝与匈奴和好,单于仍不让苏武回汉。与苏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把苏武的情况密告汉使,并设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皇帝打猎射得一雁,雁足上绑有书信,上面写苏武没死,而是在一个沼泽地带牧羊。单于听后大为震惊,只好把苏武放回。民间还流传一个女人版的“鸿雁传书”:唐朝薛平贵远征在外,妻子王宝钏苦守寒窑矢志不移。一天,王宝钏正挖野菜,忽然听到空中有大雁的叫声,于是,她就请求大雁代封信给丈夫,大雁同意了,可是荒郊野外哪有纸墨?情急之下,她撕下罗裙,咬破指尖,写下血泪书写,让鸿雁捎去。
       不同版本,同样凄美的故事。走出文学的浪漫,冷静、客观地想一想,我们不禁会问:鸿雁真的能传书吗?我们都知道飞鸽传书,也知道中国古代有青鸟传书的说法,然而,文学作品中的鸿雁传书、鱼传尺素都只是人们无法超越现实时所产生的一种浪漫而又无奈的想象。它带给我们的是一份深沉、悠远的悲凉。如“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晏殊《采桑子》)无情的西风整夜吹打着梧桐叶,月光惨淡清冷,朦朦胧胧。只有梦最善解人意,它让你最思念的人从千里之外赶来与你相会,真是“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可惜,这种欢快的梦是短暂的,“频”是屡次之意, “好梦”多次被打断。“何处高楼雁一声”,原来把人屡次从好梦中拉回残酷现实的就是鸿雁!深秋季节,南飞的大雁鸣声凄厉,划破长空,这声哀鸣清晰地传人高楼,从好梦中惊醒的人听起来倍觉凄凉,然而,惊梦的人马上又会想,这只大雁是从何处飞来?是不是远方的亲人托它带来了书信?“何处高楼雁一声”,这深沉的一笔,似实而虚,把离情伤感的悲凉推向高潮,却又给人带来几分惊喜、几分希望。
       以鸿雁来指代书信,或托“鸿雁传书”抒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的古诗词很多,如“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清平乐》)“梦里寻秋秋不见,秋在平芜远树。雁信落,家山何处?”(刘过《贺新郎》)“雁不到,书成谁与?”(张元干《贺新郎》)“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侯蛩凄断,人语西风岸。月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张炎《清平乐》)等。
       二、借鸿雁迁徙,抒漂泊之哀。
       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说就是一部文人奔波的辛酸史。为了理想,为了仕途,为了生活,他们常年在外奔波,因而诗人们常常借鸿雁迁徙来比喻自己漂泊不定的悲哀。
       “江水苍苍,望倦柳愁荷,共感秋色。废阁先凉,古帘空幕,雁程最嫌风力。”(史达祖《秋霁》)秋色苍凉,大雁远离故乡向南迁徙,像远离故土的诗人一样,它对漂泊生活也是惆怅不已。风大本来有利于雁之南迁,为何雁反而嫌之?原来它与作者一样,都是远离故土,从事远行,要饱受羁旅之苦,风愈大愈猛,离故土就愈远,所以产生嫌恶之感。苏轼在《和子由渑池怀旧》中慨叹:“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和苏辙,曾到过渑池,并在那儿的一所寺院里住宿过,寺院里的老和尚奉闲还殷勤的招待他们,他们也在寺内的墙壁上题过诗。当苏轼后来从苏辙的怀旧诗回忆起这些情景的时候,奉闲已经去世,题诗的墙壁也已经坏了。想想自己漂流不定的人生,不由得感慨起来:人生在世,今天在这里、明天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迹,这像是什么?就像随处乱飞的鸿雁,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并在雪地上留下一些爪印,这只是一种偶然。鸿雁偶然驻足雪上,留下印迹,一旦鸿飞雪化,一切都不复存在。老和尚的骨灰塔和他们的题壁,也同飞鸿在雪地上偶然留下的爪印差不多吧!在苏轼看来,不仅具体的生活行无定踪,整个人生也充满了不可知。一生颠沛流离,何止苏轼一个?李白、杜甫、刘禹锡、柳宗元、柳永等等,哪一个没有丰富的漂泊经历?哪一个不深谙漂泊之苦?
       三、借“断鸿”、“孤鸿”,抒孤独感。
       我们知道,鸿雁是群居动物,然而,在古诗词中,它多以“断鸿”、“孤鸿”的形象出现。这“断鸿”、“孤鸿”正是作者自身的写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走进中国古代文学,我们满眼都是失意落魄的文人凄然求索的身影。一个个漂泊天涯饱尝孤寂的游子,在漫漫的仕宦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阵阵凄风苦雨,向着远方踽踽独行。此时,夕阳西下,鸟禽回巢、人儿归家,游子却仍是“断肠人在天涯”,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这时一只孤雁哀鸣着飞向远方,断肠人马上意识到自己就是那只孤雁!面对如此萧瑟凄凉的景象,漂泊天涯的游子怎不悲从中来、柔肠寸断!
       楚江空晚,怅离群万里,倪然惊散。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谁怜旅愁荏苒?谩长门夜悄,锦筝弹怨。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幕雨相呼,怕蓦地玉关重见。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张炎《解连环·孤雁》)
       这首词的上片用“楚江空晚”、“离群万里”、“自顾影”、“沙净草枯”、“水平天远”极力描绘出一个空阔、黯淡的境界来衬托雁的孤单,接着用“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把失群的孤雁排不成雁阵和《汉书·苏武传》雁足传书的故事巧妙地融合为一,进一步点出雁的孤单。下片,作者以绵绵不断的旅愁,以陈皇后被弃置长门冷宫的寂寞凄凉,以桓伊抚筝歌“怨诗”的
       凄清声调来渲染孤雁羁旅哀怨之情。结尾用“双燕”反衬孤雁。这首词通篇没有“孤”、“独”、“单”等词语,但作者自始至终都紧紧扣住“孤雁”来写。
       这不是一首单纯描摹孤雁的形、神及其遭遇的咏物词,而是把雁和人巧妙地融为一体,咏雁就是咏人,雁孤独就是人孤单,用失群孤雁及其困苦来比喻自己国破家亡后,南北奔走,羁旅漂泊,困苦、凄凉、孤单的悲惨生活。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这首词是元丰三年十二月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表达了词人的孤独感。起笔两句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深秋寒夜图:月“残”、桐“疏”、漏“断”、人“静”,这是多么冷清、寂寥、令游子伤怀的时辰,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好铺垫。“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那是一个怎样的人?是一个在残月下独步、徘徊、踯躅、孑然一身、幽灵般的夜游者!只有那被惊动的未栖的孤鸿,或许可以借凄清黯淡的月光瞥见那个寂寞孤独的“幽人”。那孤高的“幽人”,就是缥缈若仙的“孤鸿”!那“孤鸿”就是作者自己。
       下阕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惊”、“恨”、“寒”、“寂寞”、“冷”,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忧谗畏讥”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性格。他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渔樵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自喜渐不为人识。”朋友陈慥约他到武昌去住,他也不敢去。他给陈健的信中说:“又恐好事君子,便加粉饰,云:‘擅去安置所,而居于别路。’传闻京师,非细事也。虽复往来无常,然多言者何所不至。”可见当时他因畏惧而选择独处的惨状。“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一个“拣”字告诉世人,那是一份高贵的孤独,是自觉的选择,更交代了“无人省”的原因。这只桀骜不驯的孤鸿矢志不渝地坚持着自己的人生理想,不愿像其他鸟儿那样轻易就放弃了自己的追求而随波逐流,他志怀高洁,千挑百拣,寻寻觅觅,却始终找不到诗意的栖居之处,这又倍增其“恨”,而更让人绝望的是“众里寻他千百度”之后的那个叫人断肠的悲剧结局,那就是“寂寞沙洲冷”。孤傲不羁的他只好流落在寂寞凄冷的沙洲。
       鸿雁的叫声深远、幽长、凄哀,不是鹦鹉、画眉、喜鹊,声音清脆、悦耳。
       在《诗经·小雅·鸿雁》中就出现“哀鸿”一词:“鸿雁于飞,哀鸣嗷嗷。”到唐宋诗词,哀鸣的“断鸿”、“孤鸿”更是频繁出现。如蒋捷在《声声慢·秋声》中写了九种秋声,最后写道:“知它诉愁到晓,碎浓浓、多少蛩声。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许多蟋蜂此起彼伏,一直叫到天明,好像有诉不完的愁苦似的。但蟋蟀在白天是很少鸣叫的,愁没有诉完怎么办呢?那就把一半分给大雁,让它去继续倾诉吧。张炎在《词源》中说,词的“末句最当留意,有有余不尽之意始佳”。在蒋捷看来,雁声是所有秋声中最凄凉的声音,最能传达出秋天的悲凉特色,所以他把“雁声”安排为压轴。这是作者寓情于声,雁声就是人声,雁悲鸣就是人悲叹!写孤雁悲鸣的诗句很多,如“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蒋捷《虞美人》)“霜风渐紧寒侵被,听孤雁、声嘹唳。一声声送一声悲。”(无名氏《御街行》)“断鸿声里,立尽斜阳。”(柳永《玉蝴蝶》)“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凝泪眼,杳杳神京路,断鸿声远长天暮。”(柳永《夜半乐》)
       那一只只失群的“断鸿”、“孤鸿”,不就是一个个形影相吊的失意文人吗?那一声声悲凄的哀鸡,不就是诗人们的一声声悲情的呐喊吗?
       四、借鸿雁高飞,抒超然物外之渴望。
       鸿雁是候鸟,春秋迁徙。深秋,大雁乘着长风,翩然飞向南方。这种情景不禁引起了诗人的遐想,他们渴望像大雁一样高飞,去实现自己的“鸿鹄之志”,渴望像鸿雁一样无拘无束,达到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
       嵇康在《赠秀才人京》中高唱:“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诗人的目光追随着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鸿雁,随鸿雁高飞远去的,不只是诗人的视线,还有他那渴望自由的心。此时的诗人已化身飞鸟,在辽阔的长空翩然翱翔,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达到一种超然玄远的境界,一种道家向往的逍遥游境界。这种俯仰自得、心游万仞的辽远境界,同样出现在浪漫诗仙李白的笔下:“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这两句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的秋空万里送雁图,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李白素怀远大的理想抱负,时刻向往着广大的可以自由驰骋的空间。面对辽阔明净的秋空,遥望万里长风吹送南归鸿雁的逍遥、壮美的画面,不觉精神为之一爽,烦忧为之一扫,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也油然而生。然而,这份驰骋,这份逍遥,毕竟只是无奈的幻想,因为诗人的身心被现实束缚着,挣脱不得。“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回首已逝的岁月,作者心烦意乱,忧愤悒郁。这里蕴含了“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的精神苦闷,也融铸着诗人对污浊的政治现实的感受。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正反映出个人遭遇的困窘。面对尘世的桎梏,诗人悲愤高呼:“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无穷的忧愁就像无尽的流水,任刀锋再利也斩不断。李白明白,现实中并不存在“长风万里送秋雁”这种可以自由飞翔的理想天地,他所能看到的只是“夷羊满中野,绿葹盈高门”(《古风》五十一)这种可憎的局面,他的鸿鹄之志是不可能实现的。怎样才能摆脱苦闷?只有与现实彻底决绝:“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不能实现的理想越美好,越让人感到悲哀。诗人渴望像鸿雁一样在广阔的蓝天自由飞翔,达到超然物外的逍遥境界,是因为幻想摆脱黑暗、污浊的现实世界。人又怎能脱离现实而存在呢?因而,此时的鸿雁被深深地烙上了悲哀的色彩。
       秋天是肃杀、枯萎、悲凉、冷落的,见秋生愁,是一种文化心理,一种文化烙印,鸿雁则为秋愁抹上了最浓重的悲情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