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坛扫描]信息16则
作者:佚名

《文学教育》 2008年 第1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新闻一束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揭晓
       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文学奖项之一、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评选结果在10月27日公布,获得本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品为:贾平凹的《秦腔》,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周大新的《湖光山色》和麦家的《暗算》。获知《秦腔》获奖,贾平凹表示:“《秦腔》是我这么多年写的作品中比较满意的一部。”迟子建则保持着一如既往的平和,她说自己对获不获奖没有太大的期待,入围的24部作品每部都是无法替代的。自己能获奖,只是评委们对作品有一个更高的肯定。周大新说:“这是我最重要的一次获奖。”麦家则表示,“获奖会激发我更热爱写作。”本届茅盾文学奖终审评委、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谢有顺教授认为,与前六届相比,本届茅盾文学奖更开放,更宽容,也更纯粹。这个奖对贾平凹这样有争议的作家的宽容和理解,以及对麦家这样的后起作家独树一帜的写作,给予坚定的支持,都是开创性的。更重要的是,四位获奖作家透出的是一种纯粹的艺术精神,没有受当下浮躁之气影响,而是执着于自己的内心,潜心写作,同时在叙事上都有新意,既传统又现代,大大提升了茅盾文学奖的品质和活力。(舒坦摘编)
       ●法国作家克莱齐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文学院10月9日宣布,将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法国作家克莱齐奥。瑞典文学院认为,克莱齐奥是因能用其作品“展现诗意冒险和感官狂喜”而获得这一重要殊荣的。他的作品充满人性及多元文化,其名作有《金鱼》、《流浪的星星》、《少年心事》和《战争》等。克莱齐奥将获得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奖金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克莱齐奥1940年4月13日出生在尼斯,但他父母的许多家人都在法国前殖民地毛里求斯。克莱齐奥8岁时和他的家人前往尼日利亚与父亲团聚,他的父亲二战期间被派驻在那里任医生。他在前往尼日利亚一个月的旅程中开始了自己的文学生涯,他写了两本书《漫长的旅行》、《黑色的奥拉迪》(其中还列出他将要写的书的清单)。克莱齐奥年轻时学会了法语和英语,他和家人1950年重返尼斯。在完成中学教育后,他1958-1959年在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学英语,1963年在尼斯获得了文学院的文学学士学位,1964年在艾克斯普罗旺斯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85年在佩皮尼昂大学撰写了有关墨西哥早期历史的博士论文。克莱齐奥曾在曼谷、墨西哥城、波士顿、阿尔伯克基、奥斯汀等地的大学教书。克莱齐奥从年轻时就对中国文化很有兴趣,曾三次来过中国。(舒坦摘编)
       ●学界热议改革开放三十年文学变迁
       近日,孟繁华、陶东风、贺绍俊、王一川、王彬彬、李建军、何言宏、刘川鄂等评论界大腕云集成都,研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文学与文学批评”。“可以看到的是,新时期30年的文学走过了一条精英化与去精英化的道路。”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陶东风概括。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一川则提出,“新闻消遣型批评日益壮大,严重挤压学术性批评的生存空间,可以看做是30年来文学批评的主要特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李建军认为,改革开放30年的文学大致分为前10年和后20年两段。前10年可称为启蒙文学时期,而后20年的文学则面目不清。“文学环境也越来越鱼龙混杂,作家的创作越来越受制于市场,创作的自主性正日益受到越来越大的伤害。”《当代文坛》杂志社主编罗勇提出,从小说创作来看,不可否认近年确实出现了一些感人的作品,但大多作品的文学气象、精神品质仍需大打折扣——都一致地表现出对现实经验太执著、贴现实太近。近乎生动的纪实文学故事而非小说,他认为,这从一个侧面显示出当代作家在知识结构与精神储备方面的差距。沈阳师范大学教授贺绍俊则更愿意从乐观角度来看待文学批评30年。“上世纪90年代文学批评已构成一个崭新的阶段,它的意义就在于开始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文学批评生态环境。”贺绍俊认为,上世纪80年代的文学批评形态是比较单一、缺乏生态性的,而社会转型为文学批评的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可能性。(舒坦摘编)
       ●“春申原创文学奖”沪上揭晓
       近日“春申原创文学奖”在上海颁奖,共揭晓了6个奖项:金仁顺的短篇小说《彼此》获2007年度最佳小说奖;熊召政的《去明朝看风景》获2007年度最佳文学著作奖(非小说类);《收获》杂志副主编程永新获首届文学编辑成就奖;兰晓龙的《士兵突击》获最佳影视原创文学剧本奖;《苿莉花开》原著小说《妇女生活》的作者苏童,获最佳影视原创文学奖;黄维若编剧的《秀才与刽子手》获最佳舞台剧原创文学奖。“春申原创文学奖”由文汇报社、《作家》杂志社、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旨在褒奖文学创作中的原创精神,鼓励文学原创对影视创作、舞台剧的延伸意义,激励文学编辑对于文学创作的贡献。此次评奖范围是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在我国内地出版、发表、播出、发行的作品。(舒坦摘编)
       ●鲁迅在日本珍贵资料亮相西北大学
       包括入学通知、课程表、考勤表、成绩单、作业、同学照片等在内的一批鲁迅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期间珍贵资料图片9月22日在西北大学展出,这些资料是日本东北大学赠送给西北大学的,其中有些资料是第一次在国内公开披露。1904年到1906年,鲁迅曾经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医学,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是现在日本东北大学医学部的前身。这次日本东北大学赠送给西北大学的资料图片包括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同意鲁迅入学复函、鲁迅的入学志愿书、履历表、课程表、考勤表、学籍表(学籍表上注明鲁迅于1906年3月15日退学)、1905年7月的考试成绩单、医学笔记、脉管学笔记、人体下肢肌肉素描、面部肌肉素描等珍贵图片。其中还有藤野先生用红笔修改的鲁迅医学作业、鲁迅学习期间的住所、同一公寓同学照片、学习期间与同学的照片等,其中有些资料是第一次在国内公开披露。资料基本上勾勒出鲁迅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学习经历、生活过程和社会关系,为鲁迅研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第一手史料。(舒坦摘编)
       作家声音
       ●莫言指出“乡土文学”概念应拓展
       由铁凝担任团长的中国作家代表团10月5日来到韩国春川,与韩日作家们共同纪念此地一位已故作家金裕贞的百年诞辰。29岁就英年早逝的金裕贞留下了《春天,春天》等30篇影响后世的小说。这些小说乡土气息浓郁,因此,关于“乡土文学”的话题成为三国作家们的讨论重点。中国作家莫言在其主题发言中借此提出了“应该拓展乡土文学概念”的建议。谈到乡土文学,大家都会想到乡村、大地、植物、动物这些概念。莫言说,这当然没错,但他认为: “时至今日,如果依然用这种机械的方式来给作家和文学定位、分类,势必会使乡土文学日益狭窄,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村的地盘正在缩小,原始的乡土生活,正在变成一个遥
       远的梦境,因此,应该拓展乡土文学这个概念。”莫言指出,任何一个作家,在他创作之初,并没有想到要去创造一种所谓的“乡土文学”抑或是“城市文学”,大多数作家拿起笔来写作时,总是从熟悉的生活写起,总是把自己身边的人物,甚至把自己的亲人当作小说中的人物来描写。拓展了的乡土,不仅仅是偏僻落后的乡村,也包括繁华的都市,比如“我的高密东北乡是我的乡土,铁凝的笨花镇、保定府是她的乡土,王安忆的上海里弄也是她的乡土。”(舒坦摘编)
       ●阎连科闲谈作家三境界
       9月10日,搜狐网站给作家阎连科做了个视频访谈,访谈中,阎连科在谈到创作道路与时代的关系时说了这样一段话:“我这样一代作家都是这个时代的产物。至少在十年前的创作,我这个时代的作家,十年、二十年以前都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他们的写作不是为了当作家,不是为了写出伟大的作品来,都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这也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之后每一个时代的作家创作都不同了,有的人境界高一点,有的境界低一点。境界高的要做一个伟大的作家,境界低的要做一个作协的主席。”阎连科的这一言论,引起网友一片哗然。随后阎连科解释说,自己所说的境界包含了三层:“第一层是愿意将自己的生命献给文学的作家,这类作家境界比较高;第二层是愿意把写作当做职业、当成工作,就像做做机关干部,做白领,把写作当做职业,当做谋求生存的手段,这至少是一种中档的境界;第三层则是把写作当做通往仕途的桥梁的作家,境界可能是最低的。”他认为,凡是愿意把自己的生命献给文学的人,都是有伟大境界的人,但并不是有伟大境界就能写出伟大的作品,“至少你愿意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伟大的文学,这是每个从事文学的人都应该学习的。”(舒坦摘编)
       ●肖复兴说读书要下笨工夫
       作家肖复兴日前在一个征文颁奖仪式上谈到当下大众的阅读习惯时建议大家,读书时不妨下些笨工夫,不要追赶时髦。“现在很多人看书追赶潮流,到书店一看什么书流行就买什么。”肖复兴说,其实书不一定是新的好,读书不要追时髦,买书时要了解自己的兴趣点。他建议读者对于自己喜欢的作家,尽量将其所有的作品看全,这样才能对作家的作品风格和写作优缺点了然在胸。在谈到自己的阅读习惯时,肖复兴称自己读书下的是“笨工夫”,为了加深印象,他读书时经常做读书笔记,有时甚至整本地抄书。(舒坦摘编)
       ●王蒙呼吁提高入选“新文学大系”作品稿费
       《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五辑)》10月23日在沪召开分卷主编会议,会议中透露,第五辑各卷的选编目前已基本确定,预计将于明年正式推出。长篇小说卷是整个新文学大系中分量最重的一部分,其分类主编、评论家雷达透露,第五辑中全文收入的长篇小说仅有7部,分别是古华的《芙蓉镇》、王蒙的《活动变人形》、铁凝的《玫瑰门》和王安忆的《长恨歌》等。在7部全文收入的长篇小说中,还包括港台地区的文学代表作,即白先勇的《孽子》。另一位广受华人读者喜欢的武侠小说作家金庸也入围长篇小说卷,但是他的代表作《射雕英雄传》却只是以节选的形式入选。其他以节选形式入选《中国新文学大系》的长篇小说,基本包括了1977年以来最具代表性的华语长篇小说,如贾平凹的《浮躁》、余华的《在细雨中呐喊》、莫言的《酒国》、王小波的《黄金时代》、阿来的《尘埃落定》、韩少功的《马桥词典》和阎连科的《日光流年》等。在会议上,第五辑主编王蒙还提出了提高入选作品稿费的要求。“上世纪80年代编辑《中国新文学大系》时,入选作品的稿费是千字30元,这么多年过去了,稿费只有40元,实在有点说不过去。”王蒙说,“遇到这种情况,我也不会在作品授权书上签字,40元的稿费是对作家劳动的侮辱。”王蒙提议将稿费提高到千字100元,出版社对此已基本表示同意。(舒坦摘编)
       作品信息
       ●《听杨绛谈往事》出版
       钱锺书夫人、著名作家、评论家、翻译家杨绛的传记《听杨绛谈往事》由三联书店出版。杨绛先生亲自为该书作序写道:“征得我同意而写的传记,只此一篇。”该书作者、年近八旬的吴学昭是著名学者、教育家吴宓先生的女儿,而是宓先生是钱锺书、杨绛在清华大学的老师。由于是通家之好,吴学昭退休后,经常有机会和杨绛先生叙谈往事,遂萌生了以“听谈往事”的方式为杨绛先生写一部传记的想法。由此,作者与杨绛先生开始了历时近三年的对谈。其间,问者刨根究底,答者不厌其烦。该书在大量引用杨绛先生口述资料的基础上,加入了作者的见闻以及多方搜集的材料,内容翔实准确,叙述清晰生动。书中同时附有钱、杨一家从未发表过的珍贵照片。(舒坦摘编)
       ●复旦大学教授完成出版《鲁迅传》
       由复旦大学教授吴中杰撰著、列入2008年度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项目的《鲁迅传》,近日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部近50万字的《鲁迅传》是吴中杰教授在之前完成出版的《鲁迅传略》、《鲁迅画传》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人生体会和学术研究积累重新创作完成的。谈起写作初衷,吴中杰教授说,过去写鲁迅,表面上是抬高了鲁迅,但这种拔高的结果是歪曲了鲁迅,还有的人“为己所用”,给鲁迅涂上了“红色粉末”。近年来,一些“愤青”“愤中”们则反其道而行之,根本不看鲁迅的著作。只是将那些迎合主流意识的观点拿来批判。“这两种倾向表面上截然相反,但思想方法上是一致的,都是脱离了鲁迅本人及其著作,所阐述的都不是真实的鲁迅。我一直想写一本能够反映真实的鲁迅的传记。但真的写起来难度很大,需要很多方面的积累。我先写出来,再根据大家的意见慢慢修改。”(舒坦摘编)
       ●都梁推出第四部长篇《荣宝斋》
       曾因《亮剑》、《血色浪漫》和《狼烟北平》三部长篇蜚声文坛的作家都梁,日前推出第四部长篇《荣宝斋》。小说洋洋洒洒40余万字,堪称首部以长篇著述方式讲述北京琉璃厂百年老字号荣宝斋兴衰史的作品,向读者呈现了荣宝斋大量鲜为人知的故事,几乎成为整个中国近代史曲折历程的写照,挖掘出荣宝斋在中国文化史中作为“中国名片”的价值和意义。都梁的长篇历史小说《荣宝斋》从一爿老店、两幅字画、三代同堂起笔,缓缓讲述荣宝斋的百年往事,描绘了老北京琉璃厂一带上至权贵巨贾、下至贩夫走卒的社会各层人等的生活。都梁从闻说荣宝斋历史的那一刻起就被深深吸引,决定倾尽心血书写荣宝斋的百年传奇。在纪实与传奇间,还糅进了大量关于笔墨纸砚、字画古玩的文化常识;老北京颇有讲究的吃喝玩乐、民俗俚趣自然是俯拾即是;即使对现已失传的手艺、物件也将其来龙去脉介绍得兴味十足。(舒坦摘编)
       海外文坛
       ●清洁工处女作获首届澳大利亚总理奖
       清洁工史蒂文·孔特(Steven Conte)以首部小说《动物园园长的战争》(The Zookeeper"s
       War)战胜众多澳洲文坛老手,出人意料地获得了该国新设的首届总理文学奖。此奖由澳大利亚现任总理陆克文倡议创设,以税后合共10万澳元(约合人民币54.2万元)的该国史上最高奖金,表彰最佳小说与非小说作品。总理本人并非简单挂名此奖,而是实权在握。根据规程,评委会的权限仅止于确定七部决选作品,最后的大奖得主由陆克文亲自圈定。这一规定曾在澳大利亚文坛引发对“外行指导内行”的强烈争议。《动物园园长的战争》的故事发生在1943年的柏林,讲一位澳大利亚女性与其德国丈夫——即书名中的动物园园长——在战争期间的遭遇。42岁的孔特1966年生于悉尼,在新南威尔士乡下长大。为圆文学梦,他曾经到处打工,开过出租,也曾云游欧洲,当过酒吧小厮和清洁工,终在柏林发现灵感降临。(舒坦摘编)
       ●雅比凯儿《三狗生活》引进出版
       天津教育出版社10月6日透露,美国著名作家雅比凯儿·汤玛斯的名作《三狗生活》已由该社引进出版。《三狗生活》讲述的是雅比凯儿与她养的三只狗的故事。雅比凯儿经历着她人生中最凄惨的寒冬——她的先生理查有一天出去遛狗,不幸被汽车撞伤,经过手术虽然挽回了性命,但他的记忆已经残缺不全,经常会出现奇怪的想法。雅比凯儿必须适应全新的生活,幸好有三只狗的陪伴。第一只狗哈利是那只让理查受伤的“肇事狗”,但也正是它陪伴雅比凯儿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第二只狗萝丝活泼好动,使雅比凯儿走出了低谷。第三只狗卡罗琳娜的到来,使雅比凯儿懂得了爱的真谛。在与狗狗的相处中,雅比凯尔重新认识了生活,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变得更加坚强地面对一切。美国著名作家史蒂芬·金说,《三狗生活》是他读过的最棒的个人生活史。它的内容时而忧伤,时而叫人坐立难安,又出奇的坦率直接。“《三狗生活》的震撼,有如在你的胸口上打了一拳。大家都该读读这本书。”(舒坦摘编)
       ●印度13岁小作家《奇妙的天国》面世
       13岁的印度少女阿斯米达有着可以透视心灵的锐利目光,看似平常的面容下却隐藏着一颗不平常的心。她对人物内心的描写与分析甚至比许多成年人更加细腻透彻。今年10月,她的叙述体小说《奇妙的天国》(The Hystic Temple)一书正式与读者见面。自此,阿斯米达成为印度文坛历史上最年轻的作家。阿斯米达出生于书香门第,她的爷爷迦因卡就是一名作家。因此,出版商曾经怀疑,这部充满智慧和奇思妙想的小说是否真的出自阿斯米达之笔。但通过和她的反复接触,出版社的编辑们对阿斯米达的智慧产生了由衷的敬佩。在这本厚达100页的书中,这个印度小姑娘凭借着她敏锐的目光,以独特的视角审视了诸多社会现象。《奇妙的天国》出版后,一些著名的印度评论家也发表书评对阿斯米达的作品表示赞赏。阿斯米达从小就对写作有着浓厚的兴趣。上小学时,她的诗歌和作文就经常在校刊上发表。目前,阿斯米达仍在新德里的一所中学上8年级(相当于中国的初中二年级)。由于性格安静好学,她深受老师的喜爱,并曾两度获得学校“年度好学生奖”。(舒坦摘编)
       ●作家阿迪加捧得第40届布克奖
       印度作家阿拉温德·阿迪加凭借处女作《白虎》获得本年度布克奖。在评委眼里,阿拉温德·阿迪加“承担着一项特别使命——他让读者关注一位英雄,但他同时是个十足的混蛋”。《白虎》通过对一位反英雄人物、一位穷苦人力车夫的儿子通过欺骗、背叛和小聪明,挤入班加罗尔商界的描写,尖锐地直视经济奇迹中的印度社会,关注了“重要的社会现实:穷人和富人间的鸿沟”。创立于1968年的英国布克文学奖到今年正好40岁了,在英国印度裔作家萨尔曼·拉什迪凭借《午夜之子》在不久前摘得布克奖40年最佳后,又一位印度作家阿拉温德·阿迪加凭借处女作《白虎》获得本年度布克奖,并收获5万英镑奖金。《白虎》是一部描写印度社会几十年变迁的长篇小说,小说揭露了现代印度发展过程中的偏见、不公等社会现实问题。谈到阿迪加的脱颖而出,布克奖评委会主席迈克尔·波蒂略表示,评委在选择最终获奖者时经过了“充满激情的争论”。虽然阿迪加的获奖并非得到评委们的一致赞成,但《白虎》获奖还是令人信服的。“和其他候选作品相比,《白虎》赞成票领先优势不大,”波蒂略说,“但是在许多方面这部小说都非常出色,很难找到小说结构上的瑕疵。”(舒坦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