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作家李敖当年因为在蒋介石统治下谈民主要自由,惨遭修理,坐了十多年牢。后来,蒋家父子也死了,党禁也解了报禁也解了,可是李敖还是揪着国民党不放。有人看不惯劝他:“李先生呀,现在国民党党禁也解了报禁也解了,我们比过去民主自由多了,你怎么还揪住人家不放,骂个没完?你应该感激才是呀!”李敖的回答是:“那些个民主自由本来就是我们的,国民党把我们自己的东西占为己有,一占几十年。在我们的拼打牺牲下,把这些东西还给我们了,我们就该感激他?他浪费了我们大好时光侵占我们美丽青春!”
其实,在民主国家,不要说你以前对人民造了孽后来又“改正”了,就是你一直在为人民做好事,有一天人民以为你没用了,照样让你灰头土脸坐冷板凳——二战期间的丘吉尔在战争中顽强坚定,带领英国人民苦苦支撑,最后战胜了不可一世的战争狂魔希特勒。如果照有些人的感恩原则,这么伟大的战争英雄军事天才,战后继续担任国家领导人那还不自然而然?可英国人就不这么看,他们以为战争英雄不一定就是建设大师,因为“攻守之势异也”;而且,首相在战争期间形成的权力集中,“我说了算”(这在战争中是必要的,因为战机转瞬就逝,也实在不可能进行充分民主)这些德行很有可能被带到和平时期来发挥,这样就会对英国的民主制度带来破坏,所以,英国人民认为丘吉尔不宜再担任英国首相,要对他说,老先生,你辛苦了,休息休息吧。让别人来干你这一角更合适。我们不是要打倒你,而是怕你将战争中那一套说一不二的作风带到和平环境中来,把我们大英帝国带上个人专制的道路!所以,你还是让贤吧。于是在二战烽火尚未完全熄灭的1945年7月,当踌躇满志的丘吉尔还在波茨坦开战后三巨头会议时,英国人民已在大选中选出了新首相艾德礼。更有意思的是丘吉尔对此的反应,他并没有因此觉得委屈愤怒,而是引用了古希腊人民的一句名言:“对自己的伟大人物的忘恩负义,是一个强大民族的一个特点。”
[枕崖荐自《三湘都市报》2004年11月21日/王 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