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课文研析]《背影》读后感悟
作者:杨 忠

《文学教育》 2008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提起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作家,人们自会想到独具风格的朱自清;而提到朱自清这个伟大的名字,人们定会油然想到他的《背影》——这篇几十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的名篇佳作。有人认为:“要谈五四以来的散文,就不能不提到朱自清,而要谈朱自清,又不能不提到《背影》”。(林非《现代散文六十家札记》)这话不无道理。
       “古今胜文,都是以情纬文。”《背影》能强烈地拨动着读者的心弦,也即在于作者在朴素和细腻的文字中,灌注了一股真挚而又深沉的感情——深沉而又朴实的亲子之爱。文中的父亲并没有用大段的言词诉说对“我”的爱,但父亲因忙于谋事,原定不送,而踌躇再三,还是亲自送到浦江;上车后,诸事安排停当,父亲本欲离去却又舍不得走,直至为“我”买了桔子才离开。这几个行动,已把他爱子的心理、情感揭示得淋漓尽致。虽然,这种爱只是父子之情,也许有人觉得狭窄了些,但它是那样真挚、毫不掺假,因而就具有强烈地打动读者的力量。
       古人说过:“诗宜朴不宜巧,然必须大巧之朴;诗宜淡不宜浓,然必须浓后之淡”。又说:“诗用意要精深,下语要平淡”。《背影》正是这样一篇具有“大巧之朴”,浓淡相宜、清新优美的诗一般的抒情散文。但朱自清的散文,具有浓淡相宜、清鲜优美之特点的仅就《背影》而言吗?否!纵观其名作:《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情景交融,意境隽永;《荷塘月色》形象生动,色彩清丽,于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中,深深地抹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使文章清新优美,耐人品味;《绿》、《白水祭》等又何尝不清新优美呢?不难发现,语言朴素精练、文笔优美抒情,正是朱自清散文之一大特色。正如一位评论家评论朱自清的散文时所说:“有独特的风格,严谨不苟、简约凝练,读来令人觉得平易自然、素朴清新、情真意切,没有一点斧凿雕削之痕迹”。
       朱自清的散文清新优美,其为人也清朴高洁。
       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号秋实。“自清”一名,是他一九一七年考入北京大学时,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灰心而改的。他高洁的一生,无声地诠释了这个名字。
       朱自清的祖父与父亲都是封建小官吏,其童年所受的家庭教育和私熟教育都是封建式的传统教育。“五四”运动至大革命前夕,由于阶级出身之局限,使其思想处于茫然的境地,表示“既不参加革命,也不参加反革命”。其时“自清”是洁身自好,清高自傲的。但是抗战爆发后,他又更多地接触社会,更憎恶国民党政府之腐败,以及它凶残的屠杀政策。尤其是一九四六年民盟云南支部负责人李公朴、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使他思想受到极大的震动,逐渐克服了超阶级之观点,愤然作了《挽一多先生》诗一首,赞闻一多“是一团火,照见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正是这种对旧社会的深恶痛绝,使这个富于正义感的作家和学者,完全跑到了它的反面,走向人民的道路,从而与中间路线彻底画清了界线。晚年还以“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勉励自己,决心做一个接近工农的知识分子。一九四八年十月病逝前,他把宁死不接受美帝国主义的“救济”面粉,作为给他爱人的唯一遗愿。对这种高尚的节气和爱国主义精神,毛泽东同志赞誉说:“朱自清一生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别了,司徒雷登》)
       的确,朱自清为人清朴高洁,为文清新优美,誉之“文如其名、名如其人”是丝毫不过的。
       杨忠,男,云南省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语文高级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