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学教法]对中学文学教育的思考
作者:王 涛

《文学教育》 2008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中学的文学教育现状令人尴尬:很多所谓的文学教育流于形式,内容和核心理念的阐发上扭曲化,或者违背了中学教育的基本规律。更让人沮丧的是,真正的文学教育在现在的高考模式背景下是那么地不合时宜。
       所以,优化中学文学教育不仅仅要关注其对象本身,还要打造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体系与环境,而当务之急,是我们必须对现阶段的中学文学教育有清醒的认识,并以此作出准确的定位,明确奋斗目标。以下从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开展中学文学教育的目的何在
       在理想状态下,中学文学教育,更多应该承担的是传递文化、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打好学生的“精神底子”的任务,而由于历史、政治(哲学)等其他文科类课程的存在,文学的作用更突出的是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方面。那么,“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的内涵是什么?我认为从文学教育的层面上理解,就是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表达意识的培养与提高使学生自觉养成审美的观念,并在这一过程中建立道德的、文化的、艺术的价值情感体系。
       二、清醒认识文学教育与现有教育体系的关系
       即使是部分省区开始了又一轮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中学语文教学的实质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知识点教学与能力培养的结合,而能力培养更多的是指向学习、复习方法和做题思路,美育的功能明显缺乏,或流于形式。当然有观点认为道德、情感教育抑或是艺术教育不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体现,其他学科也兼有这样的任务。但事实情况是除语文外,其他主要文科类课程识记的色彩更加强烈,调整难度更大。语文教学客观上承载着悲壮的使命感。
       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的呼声不断高涨,高考模式已经顺时应势作了一定的调整,江苏省2008年语文高考的变化已成定局,文学作品的阅读无论从分值的比重上还是考查的类别上都有了明显的加强,作文更是创记录地增加到了70分,命题、话题、材料作文百花齐放。但轰轰烈烈的外表下,新的问题出现了:如何在考试评价中体现文学教育的基本精神?或者说如何进行应试文学教育?考试,当然就得有一个明确的评分标准,而因为文学教育本身的个性化、非标准化特征,必然给应试背景下的文学教育带来极大的难题。要考,又没有标准,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可调和的悖论。
       其实不光是中学语文教学,从整个当代教育体系中艺术教育的匮乏这个大背景来看,我们就不难理解语文教育正在做的与其本身应该负载的功能不相对称的原因,同时也就不难理解文学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相对缺乏的必然性。一句话,学习是为了高考,而以往的高考对真正的文学范畴有刻意回避的倾向,学生自然对平时的文学层面的教学也不会重视。每年的高考作文中“不得写成诗歌”这一条要求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一些问题。一个习惯于用哲理诗的方式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人却不得不用枯燥无味的语言写一篇议论文,这种作文要求的基本精神与理想中的文学教育显然背道而驰。作文教学中的“保险文”的概念的产生就毫不奇怪了。
       三、立足现实,解决中学文学教育现阶段任务
       我们必须指出的是,中学文学教育固然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这是与现实情况的限制有密切关系的。首先,文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本身就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这里面存在着短期、中期、长期的差别。简单点儿说,我们通常认为疏通字句,再多读了几遍,乃至耳熟能详,就算完成了文学教育,其实这些都只是文学教育的准备与铺垫。调动各种艺术手法,展开联想,使学生尽可能地进入作品有声有色的艺术境界之中,于动情处歌泣流连,于沉思中绞尽脑汁,才是入门。入于作品之中,出于作品之外,有所收获,看人生通透明朗,处世事游刃有余,可算过院。读得万卷书,行得万里路。言由其衷,行不逾矩,见高山而知仰止,望大洋乃悟兴叹,方谓登堂入室。至于汪洋恣肆,至于卓尔不群,至于苦心孤诣,孔孟之后,非敢奢望于今日之文学教育。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又不尽相同,显现在对文学作品的感受鉴赏力上更加突出。
       另外,现阶段教师的文学素养也是令人担心的事情,课堂上划字词、分析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便完事大吉的老师依然存在。再就是文学教育的非标准化特征带来的评分上困难,对于阅卷老师来说,文学是难以把握的,更何况我们有的阅卷老师自己并无文学修养可言呢?考生意气风发地写了一篇“文学作品”,恐怕命运只会比老老实实写一篇“记某某某二三事”更不可捉摸。
       所以中学文学教育必须立足现实,将能做的更好。
       一、积极利用和挖掘现有教材,进行文学教育
       其实现在无论是人教版的教材,还是各省自编的教材,都不乏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教师要做的就是在完成教材所设定的目标,解决课后相关问题的基础上增加自己从文学鉴赏角度对课文所提的问题,充分用好这些材料。要敢于将课堂的时间交给学生,使他们有充分理解和探讨作品,并感受作品内涵的空间。
       在这里要特别提到笔者所使用的苏教版语文教材。苏教版语文教材在五个模块的必修之后设计了若干模块的选修教材,选修教材基本按照文体划分,配合实际教学环节和部分经典著作。如《现代散文选读》、《唐诗宋词选读》、《写作》、《<史记>选读》等。这样的一系列教材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自主性很大,可供学生进行系统研读和深入鉴赏的空间更大。可以说,选修教材的创作性使用将成为中学语文文学教育的一个宝贵阵地。如笔者在教授《唐诗宋词选读》时,开设了古诗文诵读和古体诗创作的专题课;在教授《<史记>选读》时,专门就《史记》对人物形象塑造的特点和它的基本创作精神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这些促使学生将自己的亲身感受与文学作品中传达出来的价值与韵味融合的活动应该是中学阶段组织文学教育的一个抓手。
       二、在条件允许的基础上组织各种形式的分类文学教育
       文学教育应该有其独立的地位,如果将文学与语言混在一起讲,则会容易两败俱伤。另外,文学教育应该有其独立的目标、内容,还应该具有个性特色的文学教学方法、过程以及评价。“文学课应该单独讲,文学课就得讲成文学课”。因而,我们的文学课并能不等同于语文课。进行中学文学教育除要具备上述各种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外,在具体做法上首先应将文学教育看作整个语文教育体系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专门研究它特有的规律性。我国台湾地区的语文教育在课本的设置上就注意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区分,当下台湾的高中国文教科书包含三种:《高中国文》、《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和《国学概要》。
       而对具有不同文学素养的学生也应该有分层次教学的意识。在日常课堂上,文学教育的内容不宜过深,过细。有兴趣的学生可以通过课外讲座、兴趣小组、读书交流会、文学社等形式实现更深层次的文学教育。
       三、考虑大部分学生实际情况,明确现实目标
       语文教学的内容是包括语言与文学两个部分的,二者所担负的任务不同,不能相互代替。文学教育的任务是使学生从文学作品中了解生活,去感受命运,体验痛苦与幸福,并引起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文学。文学课应该以本国文学为主体,老师应该指导学生阅读和欣赏中国文学作品,使学生爱好文学作品,并对中国文学有足够的估价和正确的认识,使学生从作品中的人物和环境的描写,以及他们的生活和斗争中受到影响,养成高尚的人格。语言教育的任务,是使学生懂得语言的规律,能正确地掌握和运用这个规律,正确地说,正确地写。通过语言教学,使学生热爱自己祖国的语言,为祖国语言的完美而奋斗。语言和文学是两种东西,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可以相联系,但不可混淆。当时的这些想法在教育界中是比较普遍的,现在看来也是好的,问题在于老师能不能领会的那么好,这就很难说了。老师不能很好体会作品中文学的东西,那就讲得比较支离,不切合实际,流于表面。在认识上也未必能清楚。当时有人批判课本中李白诗文中体现出的逸世思想,这就是讲歪了,并不是教材设置的要求。如果将文学与汉语混在一起,像20世纪50年代前期,又没有明确规定文学教育是要培养学生完美的人格,在教学中又往往只是咬文嚼字,不仅把文学作品的意义都失掉了,还使学生中学毕业了还不能正确地运用语言,写不出通顺的文章,没有了文学,也没有了语言,两败俱伤。
       因此,高中文学教育的目标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及认知特点,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条:
       1、借助于文学作品中表现的人物经历,加深对人生的兴趣和探究,掌握处世的能力;
       2、学习文学作品中传达出的生活方法、感受方法、思考方法;
       3、识别人间的真与伪、美与丑、前进与后退,加深对人生的洞察,具有为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努力的心理准备;
       4、培养分辨文学与非文学、优秀文学与非优秀文学的能力;
       5、加深关于诗歌、戏曲、小说、散文等文学体类的知识和理解,提高读解力和鉴赏力,加深对作品的兴趣和共鸣;
       6、能分辨文体的差异,培养玩味文章内传达的深意的能力;
       7、能阅读浅近的文艺批评;
       8、尝试各种形式的文学创作,体味自己表达之后的成就感;
       9、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图书,形成好的读书习惯。
       王国维在《教育杂感》中说:“生百政治家,不如生一大文学家。何则?政治家予国民以物质上之利益,而文学家予以精神上之利益,夫精神之与物质,二者孰重?且物质上之利益,一时的也;精神上之利益,永久的也。”
       王涛,教师,现居江苏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