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新作快评]评沙沙的《一路向北》
作者:邹建军

《文学教育》 2008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沙沙何许人也?我不是太清楚;从其组诗《一路向北》可以看出,作者也许是一个女性,而且是一个敏感、喜欢怀旧而有卓越才华的女性。读了这一组诗,我深深地感觉到其诗情的浓郁、思想的深刻、时空的开阔、艺术的高超,不是一般的青年诗人的诗歌作品可以相比。甚至可以这样说,从江西刚刚回到武汉的我,读到这样的一组抒情诗,真是深受感动。
       我认为这是一组很有个性与特点的抒情诗。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三点:
       一是独到的艺术构思。之所以说这是一组抒情诗,是因为其中的情感相当丰富,并且还不能以一般的怀旧情绪加以解说。诗人是要以此组诗表达自己的人生之路,自己的情感历程:从热情与理想的青春时光到成熟理性的中年时光。所以诗人采取的是从现在的角度回忆从前的日子这样的抒情方式。组诗从两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展示:一是从诗的标题,一是从诗的意象。从诗的标题来说,大标题的“一路向北”,其实就是自己从“江南”到“北方”的人生历程的象征:“江南”自然是柳浪如烟,“北方”自然是大漠空旷。在这种“一路向北”语言中,的确是真切地概括了自己的人生感悟,并且具有一种动感。而组诗中的四首诗的标题“秋已至”、“春日已远”、“风吹过草叶”、“夜晚的冬青树”等,体现的也是这样的一种人生与情感过程,从“春天”到“冬天”,至少在情感上来说是如此,可见其间所隐含的人生感慨是非常深厚的。从诗的意象而言,用“石榴花”与“石榴果”、“桃花”与“桃林”、“谷穗”与“杂草”、“茉莉花”与“冬青树”等具有相对性的意象,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自己不同人生阶段的情感形态。所以,从总体上来说,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与情感,以其独到的艺术构思就可以得到有力地表达。
       二是诗中时空的开阔。时空的开阔让情感产生回荡,从而充满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在这组诗中所抒发的自然只是一个诗人自己的情感,但绝对不只是一种粗浅的小资情调,而是具有一定的历史内涵与典型意义的人生情思。在诗中,诗人总是以“你”“我”对视的方式来抒发自己对过去时光的向往,让诗作具有一种对话性。物是人非、彼此不同这样的人生感喟,以你与我的对话来进行,独到而深刻。其实,诗中所存在的只是“我”,而“你”只是一个虚拟的形象,或者是一个已经成为“过去”的人物,绝非现在生活中的实有,因而这样的抒情就带有一种神秘性。在诗中,往往存在一种时间上的延伸与空间上的扩展;而有的时候,时间上的跨度与空间上的距离之大,令人惊异:“红红的石榴花”开在“唐朝”,而那个“树下的人”却走过了“五岳三川”(《秋已至》);“一个转身,它就会泛滥整片大海的汪洋/我的洪水猛兽,卑怯低迷的内心。”(《夜晚的冬青树》)我想,如果没有时间上的大跨度与空间上的大距离,那就很难表达那样一种情感上的落差与想象上的突起,也就难有人生与历史的沧桑感。情感的大起大落与想象的奇特,也许是这组诗具有感人魅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是在诗的建行与节调上的讲究。诗人有的时候喜欢将一个句子切断,将后一半放在了下一行;而有的时候又将两个句子组合为一行;有的时候甚至是将一句话放在了两个不同的诗节里。这样的诗行与诗节让全诗形成了一种特有的节奏。表面上看来好像没有韵律,诗人只是不太讲究押尾韵,讲究的是对间韵的安排,即将韵放在诗行的不同位置,以形成一种自然的节律,让全诗产生一种整体性。如“忽记起,那年你在桃林深处/貌比桃花鲜艳,被我看见,/留下黑白底片。此时,枝头桃花不再/落红一片一片,随流水漂远。云淡风轻/却见时光碎片,扑面而来,听风声冽冽/由白变黑,轻轻浮在半空。诺大世界/一点点变空。方明白,那人已非彼人/此花亦非那年桃花。/好在春天过后/日日夜短昼长。八千里路云和月/云月洁白,春日已然行远/或某日,它在前面不远/行走如风,几乎看不见”。(《春日已远》)同时,诗人特别注意以一种特有的句式,让全诗形成一种流动感,如“风吹过草叶,吹过树梢/吹过麦田里待收的谷穗和杂草/吹过我的发梢、裙裾、脚踝,也/吹过了我正在低吟着的歌曲、眼眶里/饱含的感恩和泪滴。”(《风吹过草叶》)、“雨水一场一场/身上的衣服减了一件又一件/大街上行人如织/柳絮飘了一团又一团。”(《春日已远》)
       总之,《一路向北》是组有自己独到艺术构思、独到时空结构与独到艺术创造的好诗,能够读到这样的诗,自然是一种幸福,也为诗人们的自由创造感到高兴。
       邹建军,著名诗评家,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