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硕士论坛]从张爱玲的家庭伦理小说透析其亲情观
作者:陈 欣

《文学教育》 2008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张爱玲的“荒凉美学”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她通过对人生独到的观察,对人性深刻的解剖,对心理的深层分析,以颠倒的姿态塑写了众多的父亲、母亲形象。
       张爱玲的两度婚姻皆嫁与大她许多、几近父辈的文人。致使世人一再提到他的“恋父情结”,深究张爱玲的家世,父爱母爱的双重缺失,又使人们怀疑她“憎父恨母”。然而“爱”与“恨”终究是两种不同的情感。似乎最后达成和解的看法,即是她因为恨父、恨母而倍感缺失父爱,渴望父爱,而转向爱恋父辈男人的情结。于是“补偿”一说,暂时平息了这场关于“爱”与“恨”的争辩。
       我终究认为对于张爱玲这样一个早慧、敏感、孤傲、甚至有些自闭的才女来说,她的爱恨情愁,父母亲情观并非用三言两语就可以盖棺定论的。
       一、粉碎的亲情神话
       1、改写的母像
       在中国文学史中,苦难伟大的母亲背负着沉重深远的象征意义,已经在中国父权意识体系中走过了千百年的历史。张爱玲却以作品中的罪恶母亲改写了中国文学史中母亲被化约的刻板形象。
       《金锁记》中的母亲曹七巧,褪去了母亲伟大神圣的光环,成了自身人性丑恶的直接表现者,变态得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花凋》中的郑母,怕暴露自己的私房钱,而放任女儿病死。《半生缘》中曼桢的母亲在曼桢被姐姐姐夫奸淫囚禁后,拿着暴发户女婿女儿的钱,逃避到遥远的家乡,恶意缺席,甚至临走都没想真的要去看下曼桢。
       身为女性作家,张爱玲的确是不标榜母爱的。在一篇讨论名为《母亲》的舞剧的文章中,张爱玲直接表达了她对母爱沦为陈词滥调的不耐:“母爱这伟大的题目,像一切大题目一样,上面做过了太多的滥调文章,其实,有些感情,如果把它戏剧化,就剩下戏剧了,母爱尤其是。”
       2、倒塌的父像
       在张爱玲笔下,无论是母爱,父爱还是其它的血缘亲情都被解构,还原成普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张爱玲用一种冷眼旁观的态度,用她独特的视角在其所建构的荒凉小说世界中,表达出了自己对人性的基本理解。不仅母亲的形象已揭去其温情脉脉的面纱,父爱也不复存在。无论父子之间,还是父女之间,仍没有逃离人性的本来面目。
       《茉莉香片》展示了一个人性扭曲、畸形、变态的富家子弟聂传庆的心理历程,从一个儿子的角度否定了父亲的伟大。《琉璃瓦》中的姚先生,《花凋》中的郑先生,一心想利用嫁女儿达到个人追求名利的目的。《多少恨》中的虞老先生,在败光家产之前,抛弃妻儿,独自去流浪去了。而当女儿虞家茵经过多年的苦苦挣扎,就要获得幸福生活的时候,虞先生又找上门来,泼皮般地纠缠着女儿。在这当中,我们看不到任何父女在艰难中相濡以沫的亲情。
       3、荒芜的亲情世界
       “父母”与儿女是最亲近的人,在张爱玲的笔下尚不存在着亲情,家庭关系中的其他血缘亲情,更是不堪一击。
       在《金锁记》中,曹七巧的哥哥曹大年把自己的亲妹妹嫁给姜家的残废公子,一心只想的是钱,他可不管妹妹一生所受的委屈。《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因为婚姻的失败回到娘家后,终日被“破落户”兄嫂冷嘲热讽。“倾城之恋”美名之下掩藏着兄妹的倾扎。《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葛薇龙被亲生姑母当诱饵来吸引青年人,以满足自己变态的虚荣心。
       在张爱玲的笔下,血缘亲情,这种最原始最自然最亲密的关系,仍摆脱不了人的局限性,摆脱不了为了自己的生存而露出的自私、残酷而又无奈的本质。贫穷可以挫伤人性中一切美好的事物,人人都忙于自己的生存,无法为别人作一点点的牺牲。
       二、复杂的亲情观
       作者与文本的关系很早就受到批评家们的研究和重视。精神分析派甚至认为创作是作家的白日梦。我们相信,张爱玲在现实生活中的经历和经验会深深地影响她的创作。
       张爱玲1921年(一说1920年)出生在上海一个封建化、西化畸形交织的家庭。花天酒地,封建遗少式的父亲;深受新思想影响,孤傲睿智,毅然走出家庭的母亲;以及庸俗残暴,自私专横的后母。这样的家庭环境和文化氛围使张爱玲过早的成熟,并确定了她怪异顽强的性格和自立于世的人生态度。
       1、对母亲的爱与怨
       张爱玲四岁,母亲就出国留学。母亲走后,父亲便把外面娶的姨奶奶带回家。直到张爱玲八岁,母亲才回国,姨奶奶搬走,一家人团圆。张爱玲在母亲的坚持下,从私塾转往中学读书,后来她自己回忆,这期间是最快乐的时光。但好景不长,她的父母又开始争吵,而且是剧烈的争吵,从复合算起,前后才不到两年,终于协议离婚。后来母亲再度出国,直到女儿十七岁才回国。
       张爱玲的母亲虽出身宦臣世家,但相当特立独行,与传统女性很不一样,“踏着这双三寸金莲横跨两个时代,”“在瑞士阿尔卑斯山滑雪”“珍珠港事变后她从新加坡逃难到印度,曾经做过尼赫鲁的两个姐姐的秘书,1951年在英国又一度下厂做女工。”(张爱玲《对照记》)对这样时代先行者的母亲,张爱玲是充满钦羡的,在她眼里,母亲是美丽敏感的女人。她自己后来在回忆中写到:“我一直是用一种罗曼蒂克的爱来爱着我母亲的。”母亲的世界,洋派、光明,而富足。在母亲那里她得到了西方文化的教育和西方现代文学的熏陶,得到了文明的教养和气质的培育。
       正是因为张爱玲对母亲的爱是如此痴迷,因此她敏感着母亲的每一次离去和对孩子的漠然。她把亲情的冷酷、自私写进小说,实是一种大爱大怨后给亲情找了一个宣泄的出口。
       2、憎父,恋父
       太多的评论家描写了张爱玲对其父张廷重的满腔痛恨。她自己也曾在自传性散文《私语》中写到“我把世界强行分作两半,光明与黑暗,善与恶,神与魔。属于我父亲这一边的必定是不好的。”
       但我宁愿相信张爱玲对父亲是“爱之深,恨之切。”因为最初太爱,才有了诸多不理智的行为,导致与本就变得对生命自暴自弃、麻木不仁的父亲彻底决裂,
       曾经年少的张爱玲曾在父亲书房里贪婪地阅读《金瓶梅》、《红楼梦》、《海上花列传》,十三岁时又与父亲合作自己的处女作《摩登红楼梦》,很有学识的父亲认真亲切地帮她拟好书的六个回目。书房里笑语盈盈,其乐融融……
       那时的张爱玲是多么地依恋父亲啊,然而好景不长,家变、鸦片、后母、父亲的转恶,彻底打破了早期的祥和。
       与父亲争斗的高潮,是那次因她和继母孙用番打骂,父亲毒打她,并将她关起来达半年之久,致使她因一场痢疾差点丧了命。于是她由爱转恨。痛恨父亲的薄情和狠心。她将对父亲的不满,怨恨和讽刺都投影到小说中父亲形象的塑造上。由于这份不寻常的父爱掺杂了爱恨与伊蕾克特拉情结(Electra complex)的暧昧性与复杂性,因而也特别难以跨越。
       《心经》在许小寒对父亲的狂热爱恋中何尝没有张爱玲自己对父爱的渴求呢?许小寒将自己的父亲幻化成理想男性的象征,她对父亲的爱恋与崇拜其实暗含了张爱玲本人对理想父性的人格追寻,然而现实是无情的,许峰仪的绝情与不负责任摧毁了小寒心中理想的爱。在她被父亲摔倒在地、满脸是血的经历中,又何尝没有张爱玲自己人生经历的痛楚体验呢?小寒的寻求、创伤和绝望之所以刻骨铭心令人动容,是因为它凝聚了张爱玲自己最苦涩的青春体验和生命渴望,缠绕着张爱玲对“父亲”的全部温暖与痛楚的记忆和微妙复杂的感情。或许正是如此,张爱玲才说它“晦涩”吧?
       我一直在想张爱玲为何不取“心魔”作题,而用“心经”也许是因为她潜意识里并不否认小寒对父亲的这段畸恋吧!
       《茉莉香片》在一个共同的时空中塑造了两个迥异的父亲形象,或许在张爱玲的内心深处,言子夜就是早期父亲的化身,而聂介臣则是后期父亲的形象。“事实上,张爱玲小说中的男人形象都含有她父亲的影子,甚至可以说是张廷重的化身与投影。”父亲所给予她的印象是如此深刻,无论是早期的温馨还是后来的伤害,对张爱玲来说都是刻骨铭心的。她怀着无比复杂的爱、恨,一次一次将父亲写进小说。
       “那就是爱——二十多年前的,绝望的爱。二十多年后,刀子生了锈了,然而还是刀。在他母亲心里的一把刀,又在他心里搅动了。”(张爱玲《茉莉香片》)对父母的复杂的感情或许于张爱玲,就是一把刀,它在她心里时时搅动着,通彻骨髓,甚至令她品尽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每每用冷眼旁观亲情。可是她内心深处其实明了,“那就是爱,”“刀子生了锈了,然而还是刀。”
       参考资料:
       1、《张爱玲全集》 张爱玲
       2、《伤逝的周期》 平路
       3、《母亲,你在何方》 胡锦媛
       4、《浅谈张爱玲小说中的亲情解构》 sammij
       陈欣,中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