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学教法]语文教学与多媒体运用
作者:吕永山 张 清

《文学教育》 2008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新课程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使用,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力度,以此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良好环境,培养其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教学的整体效益。为此,我们的备课在重视形式改革的前提下,应重视多媒体运用的设计,以低廉的经济手段获取多方面的资源,使更多的学生受益。
       一、媒体使用应紧扣课本内容
       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恰当运用自有其妙处,它可使教学内容丰富而立体,它“可将抽象的图形、抽象的概念,演变成一个个生动的、立体的、眼光可触及的活生生的事物”,使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受到强烈的刺激。这自然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帮助学生了解文本学习的背景材料,展示有关教学内容,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应注意的是,多媒体教学应与文本内容紧密结合,注重学生的朗读理解;切忌丢开书本,让学生专注于视频画面,以此削减了文本语言醉人的情韵、引人的魅力以及审美的教育、智力的开发、想象力的培养。要知道文本才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师生交往互动、实施课程标准的主要凭借,是其他任何媒体都难以替代的。正如于漪老师说的:使用多媒体“应有助于学生更形象、更准确、更深入地阅读文本,更能自主探究,提高学习效率。不管使用怎样先进的工具,都应从实际出发,适应实际需要。”因此,我们备课时,应在吃透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多做些思考设想,哪些内容该使用媒体,如何使用,要达到什么效果,在精心设计上下功夫,使之有效地帮助学生解读文本,提升情感。
       二、媒体使用应有助于学生思维
       多媒体的功用是无可非议的,它扩大了学习空间,拓宽了学生视野,提升了学生素质。“广袤的世界成了学生多彩的书本,大量的信息可以通过声音和动画等手段呈现,教学内容以其无穷的张力,让学生享受审美的乐趣,接受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情感、态度、价值观伴随知识得以同生、共长。”然而,多媒体虽好,也只能是一种先进的教学工具;使用多媒体,也只是为解读文本而采取的一种教学手段。而手段的选择,一定要注意学科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要求,画面的设计与展示要自然恰当,不能因画面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了学生的听课与思考。
       学生读文想象、独立思考及相互讨论时,最好应关闭画面,使之专注于文本。如有的老师设计的视频上,正中是部分要学习的内容,左上角一只鸟儿无休无止地扇动着翅膀,或右下角一只青蛙没完没了地转动着脑袋;从心理学角度讲,静止的画面背景上,动着的部分易引起人的有意注意,所以如此设计,学生为其所吸引,谁知道老师半天讲了些什么。再如一位老师讲一首写景诗,他将诗句的内容都设计成一幅幅图画,让学生借助画面来理解诗句,自然轻松愉快,因为学生看画知诗,毫不费力。殊不知诗歌是运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来描绘景物、表达感情的,只有在不断地诵读中,借助想象力才能有所感悟,才能体味其美,才能在眼前展现出图景画面。正如古人说的:“读到有情处,文也通大半。”因此,备课设计中,一定要注重学生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想象、思维的羽翼腾飞起来。
       三、媒体使用应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
       多媒体的使用不能为了图好看、图热闹、图轻松,更不能为了作秀去玩弄花拳绣腿,使之成为表演的道具。而应成为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手段,以引导学生有效地去解读课文、独立思考、交往互动;以改变教师枯燥的文字讲解、空洞的说教、乏力的语言、有限的挂图演示以及“教师——课本”这种单一传递结构的限制,引导学生与社会生活实践相联系,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使教学与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怎样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以提高媒体教学的质量,应作为备课的一个重点去进行认真思考、精心设计。
       使用多媒体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效率。而要提高效率就必须注重方法的选择,必须精心设计过程,使备课成为课堂教学有效的预设。
       吕永山,张清,甘肃天祝县松山初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