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本读法]审美阅读教学浅议
作者:李振庆

《文学教育》 2008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新《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教学大纲关于阅读的要求中也有“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要求。可见,整个语文教育界已经普遍开始认识到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文学审美教育的重要性。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是实现审美化阅读教学的大前提。
       文学同其他形式的艺术一样,都体现了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反映艺术家们所理解把握的社会生活与自然事物的美,是现实美最集中、最典型的理想化形式。文学的特殊性质在于它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因此学习文学作品就必须深入挖掘蕴含其中的审美价值。比如《人间最美的坟墓》描绘了托尔斯泰墓那种逼人的朴素之美,反映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崇高境界;《冬天之美》则向我们展示了那种冬日围炉而坐、其乐融融的人情之美;《我与地坛》中有对生命的深刻感悟之美,亦有对母爱的细腻刻画……此外,周瘦鹃的“杜鹃”引领我们去感悟中国传统文化,而孙犁的“黄鹂”又让我们深深反思“如何去创造艺术的极致”,青冈卓行的“维纳斯”则激发了读者一种强烈的审美欲望……如许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都是文学审美创造的结晶,都蕴含着无比深刻的审美因素,深入浅出地进行挖掘,怎能不带给学生一种审美愉悦,怎能不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
       文学的艺术性除了内容上的之外还有形式上的。
       以往,因受价值取向的影响,教师更多地是引领学生探讨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如今面对“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新教材,我们没有理由只强调作品的思想性而忽视了其艺术性。
       语言作为文学的载体,其审美价值是不可估量的,而文学亦被视为“语言的艺术”。清代桐城派古文家姚鼐就曾说过:“文章之精妙不出字句声色之间,舍此便无可窥寻。”文学语言讲究音韵和谐,骈散有致,亦讲究与思想内容完美统一。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句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得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得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多么优美的语言,多么诗意的境界!若没有语言这一载体,何来如此诗意的境界!“我沉重地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若没有语言,鲁迅的悲愤之情将何以寄托!“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多么富于警策的语言;“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但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多么感人至深的语言!语言造就了文学,文学丰富了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引领学生,用心去体会这些优美的字句篇章,在品读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在品读中积累自己的审美经验。
       除了语言,结构也是文学作品存在的一种形式。它包含文章各部分的内在联系和语言材料的组合关系。这些因素只有按照形式美的一定法则和谐匀称地组合在一起,达到目的性与规律性的完美统一,才能产生或曲径通幽、回环曲折之美,或汪洋恣肆、纵横捭阖之美。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从外结构看,作者从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从空间上看是一个圆形结构;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由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也呈一个圆形,内外结构一致,恰倒好处地适应了作者展现一段心理历程的需要。又如刘征的《过万重山漫想》,作者围绕“第一个”展开无尽的漫想,文笔大开大阖,汪洋恣肆,引领读者在历史隧道里穿梭畅游,激发读者无尽的奇思妙想。
       只有从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两个方面深入挖掘教材审美因素,才能真正为学生开创一片审美的天地,真正引领学生走入审美的艺术殿堂,真正去实现大纲关于审美阅读教学的既定方针。作为学生审美教育启蒙者的中学语文教师,在文学审美教育的路途上,任重而道远。
       李振庆,山东定陶一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