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作家研究]浅谈曹丕的游宴诗
作者:杨 晋

《文学教育》 2008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建安时期的诗歌作品中,有许多游宴诗,即建安诗人以宴饮、游玩为题材,表现他们在宴饮、游玩中“怜风月,狎池苑,述恩荣,叙酣宴”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是建安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文人、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曹丕是建安中、后期的代表作家,是建安时期邺下文人交游活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他生活在安定的环境里,过着贵公子和帝王的生活,写下了不少游宴诗,是曹丕诗歌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曹丕的游宴诗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以邺城为自己的大本营,在这里先后设立丞相府、魏公府和魏王府,邺城成为曹氏统治的中心。曹操在邺城修筑北宫,开凿玄武池,建筑了著名的铜雀台,金虎台和冰井台,这里树木繁茂,池水环绕,景色宜人,环境幽雅,良好的氛围使这里成为邺下文人们最喜欢聚会的地方。建安十六年(211年),曹丕为五官中郎将,曹植为平原候,在丕、植兄弟的周围,聚集了大批文学之士,这些文人大多长期居住邺城,和曹氏兄弟品文赠诗,进行游宴赋诗的活动,钟嵘《诗品》中记载:“降及建安,曹公父子,笃好斯文;平原兄弟,郁为文栋、刘桢、王粲,为其羽翼,次有攀龙托凤自致于属车者,盖将百计,彬彬之盛,大备于时矣!”、“朝游夕宴,究欢娱之极”,是当时邺下文人与曹氏兄弟的生活内容。
       曹丕现存的诗作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游宴诗如:《善哉行》(朝游高台观)、《善哉行》(朝日乐相乐)、《于樵作诗》、《孟津诗》、《芙蓉池作诗》、《于玄武陂作诗》等,都作于这一时期。诗中有的直接描写宴会游览,有的描写游宴中的某一活动,有的则描写出游时的所见之事,因为许多诗是在宴会上写的,所以有的作品又以描写宴乐为内容,或与宴乐有关。这些产生在“酒酣耳热,仰而赋诗”情境之中的诗歌,是诗人自由发挥,抒情写志,体现个性,表达丰富而真挚情感的真实流露,充分展现了曹丕游宴诗独特的艺术特色。
       二、曹丕游宴诗的特色
       1、毫无拘束的情感表达
       宴会上美酒佳肴,清歌妙舞,佳宾兴文赋诗,相互酬唱,作为拥有特殊地位和身份的曹丕,更是良辰美景赏心悦事四者俱备,他在诗歌中可以毫无顾忌地将游宴时的感触直接表露出来,可以尽情地抒发乐游之情,如在《芙蓉池作诗》中,描写了铜雀园的优美景色与游园的无穷乐趣,表达了适性游乐、愉悦心志、追求长寿的思想感情,流露出一种平实而又乐观的人生态度。《夏日诗》结尾“巧拙更胜负,欢美乐人肠。从朝至日夕,安知夏节长。”;《于樵作诗》中“穆穆众君子,和合同乐康。”,表达了与人同乐、追求融洽的思想感情。《于玄武陂作诗》末:“忘忧共容与,畅此千秋情”;《芙蓉池作诗》中“寿命非松乔,谁能得神仙。遨游快心意,保己终百年。”游宴之乐可以暂时忘掉人生种种忧患,乐以忘忧的思想也是曹丕游宴诗中常常流露的情感。还有的诗则写到由游宴而引出的愁思《善哉行》(朝日乐相乐):“君子多苦心,所愁不但一。”;《善哉行》(朝游高台观):“乐极哀情来,廖亮摧甘心。”凡此种种,虽然表达的思想内容不尽相同,但都是曹丕一己之情的抒发,无论对游宴之乐的陶醉还是乐极哀来的感慨,曹丕都将其尽情地写入作品,诗句中展示了作者真实自然的内心世界,是毫无拘束的情感表达。
       曹丕游宴诗中所表露的情感,既不是浅薄无聊的纵欲享乐,也不能说是一种消极悲观。宴乐场面的描写中往往带有昂扬、激越的情调,如《夏日诗》:“比坐高阁下,延宾作名倡。弦歌随风厉,吐羽含徽商。嘉肴重叠来,珍果在一傍。棋局纵横陈,博弈合双扬。”、《于樵作诗》:“弦歌奏新曲,游响拂丹梁。余音赴迅节,慷慨时激扬。献酬纷交错,雅舞何铿锵。罗缨从风飞,长剑自低昂。”乐极生悲的感伤,正如诗人自己感觉的:“高山有崖,林木有枝,忧来无方,人莫之知。”但也体现了诗人个性化细腻情感的浅斟低唱,如《善哉行》(朝日乐相乐)一诗。
       2、自然平实与生动细腻结合
       曹丕游宴诗代表作《芙蓉池作诗》:“乘辇夜行游。逍遥步西园。双渠相溉灌。嘉木绕通川。卑枝拂羽盖。修条摩苍天。惊风扶轮毂。飞鸟翔我前。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上天垂光彩。五色一何鲜。寿命非松乔。谁能得神仙。遨游快心意。保己终百年。”写景细腻生动,语句自然平易。历代文人称赞有佳,“三四句写景如画”、“双渠四句,写景何其生动。飞鸟、丹霞二句,光泽鲜丽”、全诗“逐一细写”,这些评价恰好说明这首诗的写作特色,写景自然细腻,生动传神。
       曹丕游宴诗中的景物描写均体现了写景状物的细腻生动。如《芙蓉池作诗》中对池塘、树木、夜空的描摹;《于玄武陂作诗》:“菱芡覆绿水,芙蓉发丹荣。柳垂重荫绿,向我池边生。踊跃自浮沉。飞鸟翻翔舞,悲鸣集北林。”写景状物时对景物光泽、器物质地加以细致描绘,使诗中的景和物有一种奇异的美感。如《于樵作诗》:“清夜延拜客,明烛发高光。丰膳漫星陈,旨酒盈玉觞。”;《孟津诗》:“通天拂景色,俯临四达衢。羽爵浮象樽,珍善盈豆区。”。《芙蓉池作诗》:“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上天垂光彩。五色一何鲜。”诗人写了月下的景色,月光烛光照耀的宴会上杯盘晶莹的景象,展现出一幅神奇美妙的景象。
       曹丕游宴诗作基本都是按照游宴的时间顺序写下来,起兴——写景、叙欢宴——抒情,诗歌充分体现了曹丕的文学思想,即感情表露恣纵率真和景物描写不加雕饰的风格。
       三、曹丕游宴诗的影响
       1、对后世文人集团和文学集团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
       曹丕倡导邺下文人之游,邺下文人的主要活动方式就是宴饮游乐、诗赋唱和,积极地进行文学创作,很多诗篇都细致地描写了游宴、吟诗、唱和的情景,不仅是推动建安文学繁荣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这些作品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建安时期,一般文人都愿意投奔邺下,邺下之游的文人之盛,曹丕、曹植与邺下文人能平等相处,在游宴活动中关系非常亲密融洽,使得这些游宴活动为后世诗人们所追慕。西晋以后在贵族周围形成了许多文学集团,他们经常在诗文中把自己的文学活动与当年邺下文人的游宴相提并论。邺下文人之游,成为后世文人集会的样板,对以后文学集团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2、对后世山水诗歌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曹丕的《芙蓉池作诗》、《于玄武陂作诗》等诗歌都是以记游为主要内容,诗中出现了大量描写园林景物的诗句。邺下时期产生较多有山水景物描写成分的诗作,也和曹丕倡导的游宴活动有直接关系。这些诗作和诗句都直接影响到后世诗歌的景物描写,而且曹丕游宴诗按游宴的顺序起兴、写景、抒情的这种写作方法,自然真挚,在他之后的游览诗作多采用这种写法,在结尾抒发情志。
       参考文献:
       [1]钱志熙《魏晋诗歌艺术原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钱志熙《汉魏乐府的音乐与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张可礼《建安文学论稿》,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6月版
       [5]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9月第一版
       杨晋,女,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