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学教法]语文教学与德育的关系
作者:卢碧云

《文学教育》 2008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近年来,学校教育“目标在于取得功名”的“利禄主义”(叶圣陶语),过度追求高考成绩,升学成了高中教育唯一目的,结果我们的教学忽略了学生德育的培养,也因此在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令人寒心的事情,历年来多名学生故意伤人、自残等事件就是最有力的明证。这些事件的发生无疑给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教授学生学业的同时千万不能忘记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由此,教育界也发起了一场新课程改革。而作为学校教育中“龙头”学科的语文教学,更应该承担起一定的德育工作任务,更应该在这场变革中走在最前沿。
       几年来的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我初步体会到了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存在着很好的结合点,这个结合点就是德育教育。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富仁先生曾经强调过语文教育改革“应当回归到人与语文的关系中思考,回归到语文教学对人成长和发展的作用中思考。”而著名学者、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钱理群先生也提出了“中小学语文教育是为人打‘精神的底子’的。”确实,中学语文课本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语文的角度来说,它们是美文,但我们也不难发现,它们又蕴涵许多做人的道理,而这正是德育教育与班级管理所不可或缺的。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让学生感受到光明的重要,同时也懂得应当珍惜自己所拥有的,珍惜身边的友谊。当然,班级管理跟上了,学生的德育工作做好了,不仅会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营造和谐的上课秩序。尤其对于语文而言,学生集体主义意识加强,懂得宽容,懂得理解,就会更有利于他们理解课本中的文句。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然而,有米还不一定就能做一个巧妇。在挖掘到教育的契机之后,怎样让它更易为学生所接受,让它随文本潜入学生心田,以更好地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呢?这需要我们在实际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摸索。
       一、充分利用教材进行德育工作
       古人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精辟地道出了传道和授业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两者相辅相成,起到两全其美的效果。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尤其要利用语文教学的阵地,突出教书育人。据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注意利用教材,有针对性地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其进行人生观、世界观、是非观的教育,培养其健康的心理素质,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生要旨,给学生以感化、熏陶,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1、在讲评中渗透生命教育
       每个人健康地来到世上很不容易的,诸多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事件让我们不寒而栗,我认为高中阶段应着重帮助和引导学生形成这样的生命意识:认识生命的重要,生命来之不易,需要珍爱;尊重生命,肯定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尊重自己的生命,进而尊重他人的生命,包括自然界万物的生命,即尊重自己、他人、环境及自然;要尊重生命的多样性,宽容、张扬人的个性;正确对待人的生与死,以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尤其是要正确对待死亡等等。
       作为语文教师,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要用心体会课文中的德育因素,让学生在学习技能、知识的同时,首先学习到如何做一个懂得生命、珍爱生命,进而去关爱生命的大写的“人”。
       2、在认知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习惯
       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不是靠我们口头上劝戒就能行成的,事实上它需要我们不断地、有意识地去帮助学生来实现,作为课任教师就是要在自己所教的科目上帮助学生。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总是将语文课本中那些饱含着人生是非的判断、社会善恶的评价的优秀篇章,比如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拿来主义》,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等等,进行生硬的解读,忽略了它们的德育功能。现在,在新课程以培养学生素质方针的指引下,人们开始注重学生的德育培养。表现在课本上的变化就是,课程编写者将课文进行了重新编排,侧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道德的提升。
       以苏教版必修一的课文为例,本书分成了“向青春举杯”、“获得教养的途径”、“月是故乡明”、“像山那样思考”四个部分,以此四个部分作为编排课文的总纲,在此总纲的基础上安排了许多针对高一新生的课程。比如说第一单元“向青春举杯”编辑安排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食指的《相信未来》、江河的《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杨子的《十八岁和其他》、张洁的《我的四季》等课文。它们以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学习的信心为目的,让学生在学过这些课文之后深刻地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毕竟他们是刚进入高中课堂,作为老师的我们首先应该要让学生培养起学习的信心,这样才能更有利于以后的教学工作,让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
       3、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参与热情,或者说新课程注重学生活动能力的培养,而苏教版的语文课本正是基于此编撰而成的,因此,在上课时我除了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外,同时也引导学生要形成集体主义意识,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班集体的一员,自己的一举一动关系到整个班级的利益。比如在上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告诉学生,毛泽东在年轻时就关注国家的命运,以国家的利益为重。而我们呢,作为高一的学生,首先就应该关注我们自己的班级、学校,以班级的利益为重,树立集体主义的精神。又如在上《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时候,提示学生来作一个假设:假如明天我们就要重新分班了,你的心情会是如何?让学生提前感受分离的痛苦,从而更加地热爱自己的班级。
       二、充分利用写作教学进行德育教育
       语文离不开写作,没有写作的语文实际上是不能称其为语文的。那么,如何处理好写作与班级管理、德育教育的关系呢?学生的写作渗透着学生的思想感情。一篇作文从构思、写作到修改,都有观点和方法的问题,都渗透着学生的主观意识。因此,在出作文题时并不能随意地选取题目,而要有针对性地来进行。
       比如,第一次作文我的目的不是为了了解学生的作文水平而是要激励学生学习,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我让学生仿照《十八岁和其他》的形式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信,借此让学生好好地反省一下自己,同时明确自己将来的学习目标,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从学生交上来的作文中,我发现本次作文确实对学生有一定的警策作用,学生在与父母的书面交流中情绪变化很大,由原来的指责,到后来的自责,以至激励自己努力学习。
       所以,我认为语文老师,应该留意学生在随笔、作文中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问题,有时,我们的一句告诫,一声叮嘱,一个举动,可以影响他们的一生。
       三、创设多形式“第二课堂”德育内容
       鉴于先前单一的教学内容使许多高中学生丧失了语文学习的兴趣,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90年代构建科学的高中语文课程方案成了当务之急。陈钟梁先生说:“现代课程论力求把理论框架放在一个三角形上,三角形的一个顶点是社会的需求,一个顶点是科学内在的规律,还有一个顶点是学生身心的发展,而三角形的中心为人的素质。在这个理论框架下,语文教学可以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设立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三个板块。这样,才真正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需要。”(见1994年第8-9期《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应着时代的发展,应着新课程的宗旨,要求安排较多的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如:走进社区、设计板报、科普竞赛、技能操练等等,这些都能在不同层面上锻炼学生的能力、考察学生的心理素质。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要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语文学科的教学任重道远。
       但是,只要我们牢记古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话语,教育家赫尔巴特所提倡的“教育的起点在于个性,终点在于德性”的宗旨,在工作中切切实实把德育教育、班级管理工作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真正实现三者的完美统一,那么培育具备高素质高文化的个性学生就不再是一件难事。
       卢碧云,浙江省东阳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