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探索争鸣]卫生职业学校语文教师的定位
作者:黄福享

《文学教育》 2007年 第1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语文是一门基础课、工具课,是学习其他学科的敲门砖,是打开人生知识大门的万能钥匙。在卫生职业教育中,语文教师如何把好这个门,引导学生破解知识大门的密码,关键是我们语文教师对自己要有个正确的定位,演活自己的角色,雪峰终有破冰时,学生终获丰收果。
       一、转变教学观念,丰富教学内涵
       卫生职业学校主要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中等医疗卫生技术专业人才,它不像高中那样有升学任务,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没有升学压力,造成定位不准。不少教师认为,反正教学是一条龙服务,即上课、命题、评卷全包干,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就行了,加上医药类学校重医轻文,语文课时少,语文教师的心有点“歪”了,觉得是配角,少了点底气和冲劲。教学中,没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导性,只侧重传统的传道、受业、解惑,所实施的教学模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直接造成课堂气氛沉闷,教师讲得费劲、学生听得费力。我们知道,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内涵丰富,不同的人对同一篇文章有多种不同的见解,就算同一个人对同一篇文章从不同角度也有多种不同的看法,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语文教师在备课、教学、批改过程中如果简单化、形式化,对一题多解和开放性的题目不注意多加引导,就会无情地限制和扼杀了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因此,语文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多方挖掘学生的潜能,亮出他们的闪光点,极大地丰富教学内涵,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会受学生青睐。
       二、吃透新教材的特点,及时调整教学模式
       卫生中职语文课程具有开放性、典范性、时代性和实用性,新教材注重基础,强化能力,突出重点,学以致用。选编的课文大多优秀典雅、脍炙人口,从各个侧面反映不同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思考和感悟,往往集意境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一些外国作品、科普文章走进了语文课堂。总的来说,它们熔铸着真、善、美,这就要求教师时刻保持一种激情,引领学生一起穿越时空、遨游知识海洋,领略祖国千里风光,审视人生百态,追溯历史文化演变……在这种心灵相通、情感愉悦的热烈而又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会收到预期的效果。阅读和欣赏这些文章,要注重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创设的情境,寻找与作者心灵的磨合点。英国作家王尔德曾说过:“作者完成了书的一半,读者完成了另一半”。这就预示了作者与读者的双向交互作用。在中职教育中,语文教师要以优美的文学作品召唤学生的兴趣和美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在阅读中引导学生走进作品,体会作品所描绘的人、物、事,迸发出与作者产生共鸣的思想感情,达到一种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纯洁的心灵,蠢动的激情。留法学生的爱国之情;“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的深深眷恋之情;“默默地工作平心静气,这就是中国的牛”的传统美德的赞美之情;“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飘逸之情;“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根本”的高尚朴素之情……怎不教学生怦然心动、有所感悟呢?
       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热情;注意启发引导,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的意识;注意讨论探究,训练学生自主释疑的能力;注意学生个性,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注重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促进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当好引路人和点拨者,打开学生心扉,尽情感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又获得心理体验,既陶冶情操,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性。
       三、适应学生的需求,寻找自己的定位
       当前,卫生职业学校使用了新教材,提出了新要求,对教师的传统角色定位有所冲击。作为承担基础学科教学任务的语文教师应自觉转变角色,做到从“师本”向“生本”、从知识的“传授者”、“权威者”向平等的“参与者”、从劳动的“个体性”向“合作者”、从“教书匠”向“科研型”角色的转变,来适应学生的需求,寻找新的着眼点。
       课堂教学是一种教与学双方互动的过程,上课要生动、精彩才能吸引学生,才受学生欢迎。它犹如一出戏,老师好比导演、学生好比演员,如果老师这个导演能“导”好自己,又“导”好学生这个演员,双方默契配合,融入角色,戏就会演得好,就会得到观众的喜爱,卖座率就高。
       1、语文教师的定位
       定位是前进的坐标,是生命的强音,是成败的抉择,是人生的考验,是一种胆识,一种睿智。温家宝总理说:“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作为语文教师将如何定位呢?
       有人说,教师的生命舞台——课堂好比市场,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销售什么;顾客需要什么,我们就卖什么。顾客是上帝。此话不假,但如果将其简单化地照搬到课堂上来,变成学生要什么,老师就给什么,这未免轻率了点。我们教师的职责是既教书又育人。过去是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满堂灌”。今天,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重点培养学生的素质、技能。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我们语文教师要自觉调整自己的角色,由教学的管理者向教学的合作者转变,由教材的忠实实施者向课程资源的积极开发者转变。这样才能赢得教学这个大市场。
       目前,在市场经济的渗透下,有的学生的思想比较前卫、时尚。把原先纯洁的师生关系嫁接到老板与顾客的关系。顾客付钱,老板得为他服务;学生交了学费,学校、老师就有责任、有义务为他们服务,不能给脸色学生看。面对新时期学生的新思维,语文教师要从“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传统意识中释放出来,把住自己,既有蜡烛的奉献精神,又有鲁迅的孺子牛心态,更有杨柳的甘愿平凡的品格。在教学中用好作品、好思想、好风尚加以引导、扶正,来纯洁、净化学生的心灵,不要“一身铜臭肮脏事”。
       2、学生的需求转变
       由于就业压力大、用人单位门槛高,不少学生考虑中专毕业后通过高职考试或成人高考继续升学,来提高学历、拓宽就业渠道。面对学生的需求转变,语文教师要自动克服课时少(安排共80节,一年级学完,仅是其他类中职学校的三分之一)、与其他专业中职生同一考场的不利因素,及时调整教学方向,主动适应新形势变化。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兼顾基础、举一反三,加强辅导教学和自学指导,强化基本技能训练,及时收集传递高职考和成考信息资料,缩短差距,增强考试的对抗力,学生的继续深造的愿望是可以实现的。正如“风雨之后便是彩虹”。从这点来说,学生学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未知的,教师要化为有知,“一切为了学生”。山在移,水在流,我们职教之心永不变。
       就学生的学习需求问题,笔者曾在一个班做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全班56人,34个学生要求语文教师学历高、学识丰富、教态严谨,与学生打成一片;学习的内容要求质量高、容量大,既学得快,又学得明,多做练习题、多作分析辅导。17个学生表示无所谓,学习不要太大压力,轻松一点好。5个学生认为随老师的便,最好是放他们一马,勉强过去就行了。面临严峻考验,语文教师要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既顺应主流,又兼顾次流;既满足大体,又照应个别。分清层次,定准方向,将积极因素促上去,把消极因素导过来,这样,我们就可问心无愧。正如某个广告词:“你的需要就是我的光荣!”。
       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技术能手易贵平说:“职业教育大有可为。我热爱教学,我的职业就在三尺讲台上。”作为语文教师,既然定位在卫生职教上,就无可怨之言、可悔之举。岗位虽然平凡无奇,生活虽然平淡无华,但辛勤劳作之后,自然便是桃李芬芳。
       黄福享,广东江门中医药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