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艺杂谈]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手迹探赏
作者:陈淑冰

《文学教育》 2007年 第1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一生充满传奇的毛泽东主席,在波澜壮阔的政治生涯中创造了恢弘的奇迹,同时,这位历史伟人在诗词、书法这两座民族艺术宫殿里同样创造了不朽的传奇。笔者每读毛泽东的诗词,每阅毛泽东的手书墨迹,总联想他伟岸的身躯、豪迈的性格、坚强的意志、澎湃的力量,仿佛也处于冲刺的状态,产生无往而不胜的信心。毛泽东的手书《忆秦娥·娄山关》,更让笔者百读而不厌。
       一、悲壮激越的词风,充塞诗人豪壮必胜的浓烈感情
       《忆秦娥·娄山关》是毛泽东在马背上的词作,娄山关是红军长征途中著名天险之一,雄踞娄山山脉的最高峰,周围山峰,峰峰如剑,万丈耸立,插入云霄,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地势。红军在西风凄紧,雁声嘹唳,繁霜铺地的环境中列队挺进。战斗胜败,关系重大,红军自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以来,打的多是败仗,湘江一役,损失更是惨重,这次回军遵义,重攻娄山关,自然环境恶劣,任务极其艰巨,沉重的心情让作为革命统帅的毛泽东感到“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所以尽管是急行挺进的战马、悠远嘹亮的军号,在毛泽东的感觉中,却是细碎急促的马蹄声和低咽悲沉的喇叭声。战场气氛凄清苍凉,但是感情豪壮激越,实属钢铁般的“雄关”,红军只是“漫道”而已,重大挫折面前,诗人以“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姿势,从容、自信地面对。越过雄关,昂首遥望,青山连绵,峰峦起伏,落日垂挂,血红的光芒把万里河山染得壮丽辉煌,诗人回首往事,展望未来,心潮澎湃。
       该词虽写战争,却没有硝烟弥漫、尸横遍野的场面,诗首描写战地肃穆气氛,衬托红军战士的英勇豪迈,中间显示诗人面对长征中不可预知的困难所具有的从容的气概,诗末诗人豪迈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词风悲壮道劲,声情激越,显现伟大诗人旺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充塞着诗人豪壮必胜的浓烈感情。
       二、诗人从心所欲中挥就闪烁生辉的珠玉之作
       书法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平面造型艺术,主要以用笔、结构、章法和墨法为艺术表现手段。毛泽东手书的《忆秦娥·娄山关》用笔流畅,连绵不断,一气呵成,就第一行的“西风”两字、“长空雁”三个字,落款的“毛泽东”三字,这几处都是上下承接,一笔而成的,其它地方字与字间似断意连。其笔势似蕴蓄着一股强大的力量,一泻千里。
       结构是从美观角度对字的笔画进行组合的艺术技巧,表现为虚实、疏密、欹侧、匀称、和谐、聚散、呼应等。古人认为“字无定行”“会通于意态之际”。毛泽东手书的《忆秦娥·娄山关》,形体变化无穷,文字随意而成,大小不一,参差不齐,就首起第一行“西风烈,长空雁”中“风”字特别大,“长空”二字明显细小。一行中有的写六个字,有的只写三个字,疏密不等,错落有致。字体不重匀称,如“霜、叭、月、而、苍、山、血"等字,都见左放右收的特点。整幅书法显得自然洒脱,没雕琢之饰,无造作之感,给人一种自由轻松的感觉,可见书家胸有成竹而从心所欲一挥而就的结果。
       草书最重章法,它通过字与字、行与行间的安排实现既完美和谐又有变化的作品整体的艺术技巧。因此,这种安排既要注意疏密均衡的关系,又要注意字字上下顾盼、左右相映、行行相互联系、气脉连贯。现代书法大家沈鹏评价毛泽东书法:“强调个性,强调自我表现,纯然是高屋建瓴、所向无碍、汪洋恣肆、纵横捭阖的气概,着眼总体战略而不拘泥一城一池之得失,自由烂漫而毫不顾忌胶柱鼓瑟之成规。”取这评价放之毛泽东手书《忆秦娥·娄山关》中欣赏,更助笔者理解该幅书法布局谋篇的特点,从大处着眼,随势而变,出其不意。该幅书法布局突破前人的章法模式,没有拘泥于一笔一画的运用,没有束缚于一字一行的安排,横向上下没有整齐划一的高低,有的纵行没有垂直的轴心,看第一列中“长空雁”三个字,“雁”字完全偏离于中轴。署款更是放纵不羁,别具一格。另起一行的署款“毛泽东”三个字,前两字同在一行,“东”字却斜写在正文下面,另外,署款的字体大小与正文完全没有分别。这种富有个性的创作,让读者感到自然随意,如出水芙蓉,天然去雕饰。
       草书最高的境界是在从心所欲中挥就而成。作为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的毛泽东,写诗作词和书法都是他的业余爱好,但是他又是现代杰出的诗人和书法家,书法被称为“毛体”,成为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书法家之一。他的草书信笔挥洒,似无意求好中却自然天成。
       毛泽东草书的成就,是他一生在书法领域耕耘求索至老不倦的结晶。这使笔者感悟到:书法确实是一门高深的艺术,非一暴十寒所能取得成功的;书法需要继承然后创新。毛泽东从年青时代就开始钟情于古人的字帖,即便是战争年代,他的身边也带着书法字帖,有空就观摩。建国之后,身为主席的他日理万机,但也从未离开过书法碑帖,他把临帖作为自己工作之余的一种休养方法。据说,毛泽东逝世后,工作人员发现他的遗物中收藏最多的是碑帖,达到600多种。毛泽东把书法学习作为一种业余的爱好,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利用哪怕是点点滴滴的时间阅读碑帖和练习书法,在国内各地考察路上,到国外访问途中,他老人家也如痴如醉的学习书法。草书是书体创作中最难的一种,毛泽东在从心所欲中挥就而成一篇篇珠玉之作,是他一生浸润于书法长河中,博取了众家字帖之长而聚一家的成果,也是他锐意创新的成果。
       三、气势磅礴的草书挥写悲壮激越的情怀,书情达意,妙不可言
       有人说草书不是“法书”而是“情书”,情有多痴,书有多狂。毛泽东以气势磅礴的草书信笔挥洒悲壮苍凉,声情激越的《忆秦娥·娄山关》,书情达意,其意境之优美妙不可言。
       毛泽东认为人生不能没有压力没有坎坷,不能没有紧张激越的生活,运动、抗争、奋进是他的追求。好斗的个性使毛泽东时常处于冲刺状态,越是在乱云飞渡、山雨欲来的搏击气氛中,他越是体验到一种人生的价值,越能实现和张扬他的个性意志。所以,在西风凛冽的隆冬季节中三度高耸入云的天险娄山关,毛泽东却道“雄关漫道真如铁”,所以,虽然娄山关战斗取得胜利,而长征战略任务受到挫折时,在斗争中显示英雄本色的挑战者毛泽东却道“而今迈步从头越”,以必胜的信念从头部署长征计划。这是何等的坚毅、何等的气魄啊!再看《忆秦娥·娄山关》的景物描写:“西风劲烈,烟雾茫茫,飞雁唤叫”,“青山无边,峰峦起伏,落日西挂,光芒四射”,大手笔描写,气象开阔,气魄雄伟,境界浩大,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毛泽东以狂放奔泻、任情恣性的草书挥写气势磅礴、行气如虹的诗句,线条自然流畅,无阻无碍,无滞无涩,千变万化的笔画线条统一在自然挥洒的笔意之中,流露出来的狂热奔放的激情与诗词中表达的“全无敌”的挑战者气概浑然一体,豪迈、苍凉、激越,产生浓烈的艺术感染力。笔者想,只有用狂草挥洒《忆秦娥·娄山关》,才能尽情抒写红军战士一往无前、义无返顾的精神,尽情抒写革命领袖在曲折的道路上百折不挠、坚定不移的信念,才能产生诗书情融的优美意境。
       毛泽东的情怀创造了广阔磅礴的诗歌境界,毛泽东的草书抒写了伟人豪迈激越的情怀。朗读诗词、欣赏书法,诗书情融,交烁生辉,余韵无穷。
       参考文献:
       [1]公木,毛泽东诗词鉴赏。长春:长春出版社,2001.9。
       [2]邓力群,毛泽东的文化性格。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1
       陈淑冰,广东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医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