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章写法]小议文章立意三境
作者:杨 洁

《文学教育》 2007年 第1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我国著名散文学家秦牧将文学创作概括为三大要素,即生活、思想和技巧。对于习作而言,生活中的素材就像一块璞玉,技巧则是将那美玉从坚石中剥离出来的雕刀,而最后让这块玉石得以成为一件杰出艺术品的,则是思想,也就是作文中的“立意”。
       现今,我们的学生们在泛滥的快餐文化、功利的网络文学的影响下,在习作的时候,只重视素材的积累和语言文字的雕琢,却放松甚至忽视了对思想的提炼和提高,立意不高,使文章呈现出一种外表华丽、内在虚无的病态。
       清代学者王夫之就曾说过:“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之众。”而作为文章灵魂统帅的“立意”,更是决定了一篇习作成败的关键。在历年高考作文评卷中,它也一直是阅卷老师们关注的焦点。
       那么,同学们在立意时应怎样来推敲?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王国维先生对人生的境界曾经有过很形象的概括。这三大境界本有着先后和高低之分,而在这里,我斗胆“断章取义”地“盗用”一下概念,将习作中的“立意之道”也罗列出三个方向——三个彼此间并无先后或高低之分的方向!
       一、“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若非“独上高楼”,岂能“望尽天涯路”?
       如果把文章中所蕴涵的作者的价值取向和思想倾向比作是“路”,那么唯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全”;也只有靠着较高的立意,才能比较出各种思路之间的是非和优劣,继而引导读者了解作者的意图并作出符合作者心意的选择!
       所以,文章的立意应立足“高点”,覆盖“全面”。
       何为“高”?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2002年高考语文试卷的话题作文“心灵的选择”中,有一考生如此行文——他的自行车多次被盗,某次看见了一辆未上锁的自行车,在经历了一番“偷”与“不偷”的“思想斗争”后,最后作出了将他人的自行车骑回家的决定!此文虽然切题,甚至可称得上创新,但选材庸俗,立意低劣,而且最后居然还是那样一个违背了法制和道德的结果!此例显然不符合“高”的标准,因此被归为“四类作文”。
       文章立意要高,首先必须正确!所谓正确,则是健康、积极,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国家的政治原则,符合社会道德伦理的普遍规范!作文立意,可以有侧重,但不应片面;可以有个性,但不应偏激;可以直面丑恶,但不应灰色、消极甚至低级!
       但这仅仅只是做到了“正确”!
       要达到“高”,作者必须锤炼自己的思想!因为,“正确”或许能通过别人的教导和影响,但“高尚”则只可能来源于生活的积淀和觉悟。所幸,我们的历史中、生活里并不缺乏“巨人”。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以他们充满着人性光辉的言行为楷模和典范,便能为我们的思想指引出一条“高尚”的路,而凝聚着这些思想精粹的文字才能称得上立意高远!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拿来主义”可算是我们确定作文立意方向时的捷径!
       举例说明,我曾经要求学生就“变”这一话题进行写作。在学生习作中,有根据历史谈生活变迁的,有根据生活谈自我成长的,有根据自我谈未来愿景的……其中有个同学就这样写作——在看了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节目后,她最后竟立志成为一名如“超女”一般的偶像……另一同学则从中国历史出发,透析传统文化主流从道家“无为而治”到儒家“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再说到儒家流派渐渐腐朽后到新文化运动的文坛新风,最后说到改革开放形势下对传统文化的反思。这里且不说该作者文笔怎样犀利,眼光有何独到,单在立意一项上,与前作孰高孰低,已是云壤立判!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对任何事物的把握,若仅只停留于皮毛上泛泛而谈,等若空口说白话,没有任何价值。所以,“深度”也是一篇好的习作在立意方面必须达到的标准。而“为伊消得人憔悴”不妨理解为那些为探求那深藏在事物表象之下的一线光明而苦心孤诣、踯躅前行的人的真实写照。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总是由浅入深,由简至繁,由表及里。单就习作而言,面对一个作文题目,审题者的第一意识往往都是浅层的、感性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是无法涉及事物的内核与本质的。不涉及本质,“深度”便无从谈起。
       要达到“深度”,就必须“分析”,而“分析”则需要有理性而冷静的态度、细致而周密的眼光以及合乎辨证法的方法。
       所谓“理性而冷静”,是指不受情绪和固有思维习惯影响的态度;所谓“细致而周密”,则是指对标的事物全面而详尽的理解。只有这样,我们在审视问题的时候才能不会像“愤青”一般以情绪左右视野和判断,才不会偏颇、片面甚至发生错误!而在分析方法上,我个人则比较推崇“拆分法”!
       顾名思义,“拆分”,即是将标的事物根据其特性解析为若干个小的样本,然后根据辨证唯物主义的二分法进行正反两面的审视和透析以得出最接近真相的结论。这一方法反映在习作上,则是面对题目和要求,先确认自己的对文题的“第一感觉”,然后由其入手,分析其现象的外在特征,继而探求其成因和后果,纵深思考,深入挖掘,以自问自答的方式来解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以构筑起严密的行文逻辑架构。
       仍以“变”那次习作为例来说明。其中有两篇习作,同样是以“我”出发,谈的同样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心境渐渐成熟的历程,但一个仅是就“变”而说“变”,简单地对这一过程进行了“回忆”;而另一个学生则是在自己从小学到高中的这段生活中提取了三件导致自己心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故事,得出了“人正是在不断的磨砺中成长”这样一个结论,并对未来寄予期待和希望。虽然,这篇习作在立意上还有继续挖掘的余地,但比起前者简单地“说故事”却是深刻了许多。
       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在每次参加高考阅卷时,我们都可以读到一些不错的作文,立意正确,也不乏深度,但无论是观点还是思想都是众口一辞、人云亦云的“大道理”、“主旋律”。虽然这类作文在立意上不至于扣分,但久而久之也容易让阅卷者产生“审美疲劳”,使作者也湮没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怎么样的习作能抓住眼球,给人惊喜?
       一个字,新!
       同学们也许会说“真、善、美的东西不就那几样,大家说来说去的自然也不会有什么突破了。”殊不知,平凡的事物中也会蕴涵着不平凡的道理;而看似平凡的道理,也可以用不寻常的角度和方式来演绎。正如罗丹的那句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想要让自己的文章脱颖而出,立意就必须创新,而这则需要我们“蓦然回首”!
       同学们或许已经习惯于单向思维,而不擅长多向思维;只知道正向思维,不知道逆向思维;只看到眼前“山穷水尽”,却不知前路“柳暗花明”……当我们面对文题时,不妨问一问自己,“我的立意独特吗?”、“我的立意别人有吗?”、“我能不能从另一个角度再想一想呢?”也许,就是这么一问、一想,你的笔墨便从平庸迈向了新颖。
       同样是“变”的话题作文,大部分学生从自然到历史,从前人到自身,列举了大量的例证,以探讨“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的”这一观点。惟独有一篇习作,先是对一些不良社会现状的陈述,而就在读者以为这便是本文所要陈述的“变”的时候,作者却笔锋一转,谈到传统道德文化对人心教化作用,提出以“不变”应“万变”,呼吁传承和光大传统美德,重振华夏礼仪文明之邦!全篇气势磅礴,逻辑清晰严密,立意高远且独辟蹊径,令读者大呼过瘾!
       “高度”、“深度”和“创新”,这行文立意的三大境界虽然彼此并无先后高低之别,但也不是完全脱离开来。若能融三境于一炉,便是绝妙好文!
       杨洁,湖北沙市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