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学教法]“无为”思想在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池文清

《文学教育》 2007年 第1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管理新论——无为管理学》一书在绪论中指出:“无为管理”这个概念的诞生,具有突破性的意义,它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无为思想体系与现代管理科学体系在一定历史条件与机缘下水到渠成的融合”,是一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崭新的管理学科。新课改下,我们的教育艺术应努力寻找这个结合点。
       一、“无为”教育艺术体现了无与有两者的辨证统一
       “无为”教育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无为”思想与现代教育学中“主导、主体”理论的结合。老子指明:“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两者同出而异名”。“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显然,老子阐明的“无”,不是什么都没有,“无”是潜在的“有”,“有”是显现的“无”。无和有是事物两种存在表现形式。无、有合二而一,融为一体,相伴相随。
       真正懂得了“无”、“有”之间的关系,才能明白老子所讲“无为”的含义。
       在文学艺术作品中,有许多“无中生有”的生动写照。如白居易诗中所写“别有幽愁怨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鲁迅诗“万家墨面没篙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与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音乐家说,休止符比任何一个音符的含义都丰富,一首名曲要善于使用休止符。《国歌》的乐曲空半拍起,正是对“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的最有力的呼唤。有人评价王羲之的书法艺术为“无声而有音乐般的轻重疾徐,无色而有图画般的光辉灿烂”。《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诸葛亮与周瑜在手上同时写出“火”字,可谓“不谋而合”。诸葛亮在城楼抚琴观景惊退司马懿大军,堪称“不战而胜”……。“不言而喻”、“不期而遇”、“不求而得”、“不翼而飞”、“不寒而栗”诸多成语概括了生活中的这一类经验。
       二、“无为”教育艺术的实践之运用技巧
       “无为”教育要研究教育者的教育艺术和技巧,如何使教育魅力无所不在:“无为”教育要研究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即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开悟过程及规律。
       1. 教育意图的隐蔽性
       “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集中概括了“无为”教育的首要特征。
       2. 教育手段的间接性
       指不运用某些直接的具体手段,教育者的有些行为,在有意或无意中触动了受教育者的心灵,促使其觉悟。这种间接手段,有时更有力量。
       3. 教育者身教的示范性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示范,崇高的师德是最具魅力的“无为”教育。教师这种职业,处处为人师表,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深远。平常常说的功夫在课外就是这个道理。弦外之音最动听,感受的是乐曲的美和心灵的美。
       4. 受教育者亲身经历的体验性
       应该说,没有亲身的体验,就不会有觉悟。“无为”教育是学生作为主体的自我教育。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是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我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获取知识如此,提高觉悟也必须有真切的体验。学生必须通过行为体验,方能感悟人生。
       三、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方能达到从教化进入悟化
       “无为”教育艺术对教师理论修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教育理论要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导”要促进“主体”的发展,其真谛应是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教育则应开发潜在的积极因素,引导其开悟。
       “无为”教育要实施“不教而教”,首要的要求是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教师水平可分为四个层次:“一般教师”、“教学能手”、“学者型教师”、“教学艺术家”,亦可称为“职品”、“能品”、“妙品”、“神品”。
       “无为”教育时常表现为无言与无形,甚至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实属教育艺术的高层次表现。教育者要呕心沥血,从创设情境到引导经历,从教化进入悟化,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新的感觉、新的体验,获得精神的升华,灵魂的净化。这一过程呼唤着“神品”教育艺术家,也指示着教师提高修养的方向。
       池文清,广东河源市广播电视大学教师。